教学设计: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一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0811850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一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学设计: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一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学设计: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一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学设计: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一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一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一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 学 方 案 设 计时间第 周 年 月 日 周 课时1课题专题二 一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及产生的影响,过程与方法讲授法、探究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掌握中国古代各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及产生的影响,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与社会环境的促进与制约关系。教材分析重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及产生的影响难点中国古代科技未能发展为近代科学的原因教学策略教学方法选择讲授法、探究法教学媒体工具多媒体课堂组织形式班级集中授课教 学 反 思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的教学设计,希望通过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发展和演变过程的学习,能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对世界作出的贡献。

2、一般来讲,上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也就是四大发明无非就是按照四大文明的发明、改进与传播,最后四大发明的影响这样一个流程来组织教学,觉得可能会平淡,最后我的课堂设计是从学生对历史的一般理解过程展开的:了解(从构建知识网络)理解(案例分析)见解(思维拓展)。学生要达成对历史的真正理解,就必须创设最有效最真实的历史情境,如此,才能带着学生走进历史,也才能在深切体验历史的基础上感受历史人物的魅力和历史事件的真实,从而达到学生对历史真正、深入理解。主要是通过几则史料,图片,表格,等多种形式,用师生互动的方式,说明中西方人的四大发明是不一样的,四大发明对近代欧洲历史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中国影响不大,没有起到

3、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通过两则材料,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近代中国科技落后?再通过观看视频,对课堂教学的升华和总结,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当然也有不足:在心理素质方面,不免还是有些紧张,导致整堂课自己放不开,显得比较拘谨,有点底气不足。反思这节课,我在突破重点和难点的问题上,对于学生的回答的语言组织能力的指导还有加强。教 学 活 动 过 程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有三种发明在世界范围内将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并由此又引起难以数计的变化来:竟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国、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影响都无过于这些机械性的发现了。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创设情境

4、展示:香港发行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特别邮票请学生分别用简短的语言介绍四张邮票,了解四大发明主要史实。开篇:回首千年辉煌构建知识网络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快速填表,构建知识网络。项目发明过程外传影响造纸术西汉: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侯纸”向东:朝鲜、日本向西:西亚、欧洲使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指南针战国:司南;北宋:指南鱼;南宋: 指南龟12C末13C初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对军事、经济、航海意义重大;推动近代的地理大发现火药唐末:应用于军事宋朝:火药武器广泛运用12、13C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推动欧洲火药武器发展;采矿业、金属制造业的发展印刷术隋唐:雕版印刷术北宋:活字印刷

5、术 (毕升)向东:朝鲜、日本向西:埃及、欧洲为世界文明作出重大贡献,为文艺复兴运动准备条件展示材料,创设情境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应用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利用中国的三大发明进行了哪些奋斗?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对欧洲的最终作用是什么?答:奋斗: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开辟新航路,形成世界市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促使人

6、们的思想解放。作用:推动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第二篇:感悟先民智慧案例探究以造纸术为案例导入2008年奥运火炬的设计源泉 “中国纸卷轴”,点燃奥运圣火,传递文明。造纸术的起源展示材料:敦煌发现的西汉麻纸书信;“蔡伦”纪念邮票问:造纸术是不是蔡伦的发明?1. 文献记录的汉代纸“自古书籍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后汉书蔡伦传2. 考古发掘的汉代纸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纸质地图;东汉墓葬出土的纸“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

7、,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王国维文献学资料(后汉书)、考古学资料(遗址发掘)两者互为补正,二重证据法。第三篇:汲取千年精华思维拓展展示图片法国人罗勃氏创造世界第一台造纸机(1799年);清代引进设备建立第一个造纸厂(1882年)上海机器造纸局问:从两张图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答:中国虽然是造纸术的发明国,但造纸术的工业化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展示图片及材料187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1876年清政府正式派官员和商人携赴美国费城参加国际博览会。大清国的展品“物件悉遵华式,专为手工制造,无一借助机

8、器。”世博会机器院,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竟无一物于此”。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中西文明发展的本质差异是什么?西方,向资本主义工业文明阶段迈进;中国,在落后的封建农耕文明中徘徊。“在上古和中古时代,中国科学技术一保持一个让西方望尘莫及的发展水平,中国科学发现和发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而中国古代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应的近代科学,其阻碍因素又是什么?” 中国科学技术史李约瑟问: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科技存在的问题。答:重视整理与经验总结,缺乏实验研究,缺乏对自然规律的探索。缺乏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动力和机制。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中国真是一个保存

9、胎儿的酒精”。答:政治:当时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中国现代科技的产生;经济:明清时期,封建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对科技的发展提出迫切要求和推动力;文化: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禁锢了思想,科技结构自身的缺陷,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对外:“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东西方文化的正常交流。 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开始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是什么?观看视频秋雨时分: 四大发明太古老了展示材料一条干涸的河道,应该老是让月光下的荒草幻想着遥远的源头。对源头的最大孝顺,是眼下滔滔不绝的水流。总有很多好心人担忧,中国面向未来就会丢弃传统,着眼创新就会背叛祖先。其实,一群失去现代活力的子孙,连祭拜祖

10、先的台阶都爬不上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历法、农学及医学成就领域成就地位及影响历法夏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干支纪年月日)元授时历古代最优秀历法,比现行公历颁行早三百年农学西汉氾胜之书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 北魏齐民要术我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一部农书(记录农牧业的成就)元朝农书详细包含了农业各方面的知识明朝农政全书体现了西学东渐,达到了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医学战国黄帝内经中医学奠基之作东汉伤寒杂病论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万世宝典”明本草纲目东方药物巨典课后拓展神奇的青蒿素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2015年10月8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201

1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学奖的中国人。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候给予我灵感。这位80岁的女科学家说,我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为防治疟疾,当时研究方向之一就是从中药古方里找,在成百上千中中药里,青蒿一直表现不好,一直就不是首选。后来屠呦呦率先想到的是提取方法错了,改用乙醚,结果用乙醚得到的青蒿取代物抗痂性超强,几乎达到100%。后来屠呦呦把这个方法在1972年全国工作会上一报告,大家就都知道了。最终,她通过与其他专家合作获得了成功。名人名言导入直观教学概述成就 纵览全局展示材料,创设情境案例探究史学实证素养直观教学中西对比讨论回答时代特征中西时代特征对比直观教学观看视频知识拓展课后思维拓展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