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名著读书心得范文5篇教育名著读书心得3000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0811577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名著读书心得范文5篇教育名著读书心得3000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育名著读书心得范文5篇教育名著读书心得3000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育名著读书心得范文5篇教育名著读书心得3000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育名著读书心得范文5篇教育名著读书心得3000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育名著读书心得范文5篇教育名著读书心得3000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名著读书心得范文5篇教育名著读书心得300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名著读书心得范文5篇教育名著读书心得3000(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名著读书心得范文5篇_教育名著读书心得3000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一般 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以下 是 WTT 整理的教育名著读书心得范文 5 篇,欢迎阅读参考!教育名著读书心得(一)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心得作为一名教师,我一向在为做一个称职的、优秀的教师而 不懈地努力着,自认为只要成绩提高上去了,班级管理好了就 是称职的教师、优秀的教师。而拜读了教学勇气一书后, 我的心震撼了,好象黑暗中摸索的行人看到了指路的明灯;我 的心豁然开朗,一些沉睡的教育琐事突然之间苏醒,以前和此 刻的一些困惑也能在那里找到共鸣,因为教学勇气给了我 一个全新

2、的视角让我审视到了最最真实的“教师心灵”。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是一本充满智慧和理性的 书,作者透过描述个人的心理经历,以及在工作期间对其他教 师的了解,直面那些为教学所恐惧、所纠缠的痛苦心灵的经历。帕尔默告诉我们,“认识自我”是核心问题,他说:“当 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就不了解我的学生们是谁。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也不能够懂得我的学科。”(lzl3)帕尔默 引导我们进行了一次精神之旅,帮忙我们建立了对教学的共同 认识。教师的内心包含着知识、情感、精神和意志,教育是带 领学生进行一次心灵之旅的过程。这就是帕尔默独特的眼光, 崭新的视角,他带领着我去审视自我的心灵,去寻找属于自我 的教学勇气的支

3、点。一、整合心灵自爱心当我们的激情逐渐被繁琐的工作、平淡的生活、工作的压 力所吞噬;当我们重新看自我的时候不禁觉得有些陌生时,我 们怎样在教学中把我们的心灵找回?怎样把真心献给我们的学 生?我们能不能也像一些优秀的老师那样,把爱献给孩子们, 用心来教,为我们的教学注入鲜活的情感?在教学勇气-漫 步教师心灵这本书中,帕尔默带领我进行一次心灵之旅。他 认为,良好的教学不在于教学技巧的纯熟,真正好的教学于教 师正直、诚实的优秀品质,这就需要教师拥有一颗博大的爱 心。一个没有爱心的教师,不管他的技术怎样纯熟,我想,他 也不会把学生教好。冰心说:“世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 可爱。”教师是

4、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既要有“严父”般 的严格要求,又要有“慈母心肠”的细心呵护。老师的爱能使 自卑者自尊,使落后者上进,使悲观者看到期望,使冷漠者燃 起激情。在教学中,如果我们的教师多给学生一点爱心,多一 些鼓励,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那么他们必须会用 心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习效率就不言而喻了。教育名著读书心得(二)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以毕生 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 践。对于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就应努力学习他的教 育思想,服务于我们的教育事业。我有幸拜读了陶行知教育 名著这本书,受益匪浅。“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

5、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 “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 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好处是生活之变化。 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内含教育的好处。”既然生活教 育是人类社会原先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 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 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 来,与生同去。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 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 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 识教育的对立物。“生活教育”能够找到现实需要的

6、根基, “生活教育”也是学生需要的教育。在每年对学生的教师教学 状况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喜欢同现实生活、学生生活有密切联 系的知识;学生喜欢能用生活的事件来解释学科知识的老师。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是我前所未 闻的,更给了我一丝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感叹 教育家的前瞻性,这不就是我们此刻提倡的素质教育吗?教师 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还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 学会学习,也就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就是我们此刻所推崇的教育的目 的。按照他的思想,“生活即教育”就是说“生活即教育”是 人类社会原先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

7、生活教育,生活 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次,“生活即教育”与人 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 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 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我们的教育 才具有鲜明性,脱离了实际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说教。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善于开启学生感受生活、学习探 索的兴致,教师是一个活的教科书,孩子从“活”的书中能感 受生活,感受生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仅要教给孩子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计算,学会学习。 教师就应像一个有能支持的火炬,后者性一个有生命的蜡烛, 以便燃烧,一边又在生长。在不断的

8、学习过程中,不断的丰富 自我,使自我有更高的燃烧值,更高的照亮度,这样才有可能 在有限的从教生涯中,为祖国,为民族的教育事业,为千百万 人的成长做出一份自我的贡献,陶行知的教育名言是我教育之 路的一盏明灯,指引我继续前进、感悟和探索 教育名著读书心得(三)最近读了教育的 55 个细节和爱的教育,透过读 书让我觉得,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读 这些教育专著时,我边看边与自我平时的教育实际相比较,不 禁有了感触,有了共鸣。这些书在教我如何当一个好老师的同 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一、做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 海纳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无边。一个真正优秀的教 师,就

9、就应是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向前辈学习,向优秀者学 习,甚至向我们的学生学习。陶渊明说:勤学如春起之苗,不 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坚持不懈,就会天天成长。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人才的培 养者,就更就应勤奋的读书学习。最终到达一种境界:读书内 化为自我的精神需要,读书成为自我的一种生活习惯,读书成 为自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师读书不一样一般人读书,要活读书、读活书、读书 活;要带着问题读书,深入思考、大胆怀疑、努力实践、勇于 创新。学习的方面要博而精,要有自我的主观选取。如读教育 名著,与大师对话,和名校交流,拜专家为师,以学者为友等 等。不仅仅学大师们的理

10、论精髓和实践经验,更要学习他们不 迷信权威的创新精神,学习他们不懈追求探索的人生境界和献 身事业的人格力量。同时要懂得把学习资料转化积淀为自我的 综合素养和创造潜力,这样才能提高自我的业务水平,提升追 求的境界。许多专家也给我们带给了经验和指导意见。李海林校长总结的读书方法是:在身边寻找问题带着问题读书透过读书找到解决问题的观点、立场、方法-用书中找到的观点、立场、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改善自我的行为。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值得大家借 鉴。特级教师宋如郊认为:“读书学习这个过程贵在坚 持和得法。”他总结出一线教师读书的要点:第一,读书要坚持这样的习惯:1。勤,天天读一点。

11、2。博,各种书都看一点;3。新,追踪前沿的新信息;4。思,回味咀嚼。勤,是保障;博,是宽度;新,是锐度; 思,是深度。第二,读书要坚持内化: 1。由数量上的积累进而构成质量上的积淀; 2。将资转化为能量。即将所读资料有效转化,为己所 用,变成自我的专业思想和技能。第三,读书要坚持务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一一论语1。即重点要突出,教育理论和本专业的著述是读书的重 点,数量上要保证,时光上要倾斜,整合上要优先;2。返“本”,即经典著作要常常“回头看”,常读常 新,像叶圣陶文集这类著作就应多看几遍,每一遍都有新 收获。在教育新形势下,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者,学习是唯一的 途径:学习,学习,再学

12、习;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学习,不急功 近利,不心浮气躁;从错误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二、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者 人没有了思想,根本就属于酒囊饭袋、行尸走肉。教师没 有了思想,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者。教育需要思想。教育不光需 要有思想的教育学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更需要有成千上 万有思想的教师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具有两方面的好处: 一是用思想去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观念改变行动,行动改 变命运”。二是用思想陶冶学生的心灵。只有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 灵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熠熠生 辉,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相互碰撞,淌若有高尚、丰富、独到、 深刻的思想来鼓舞人心,我们的工作,

13、我们的人生,才更搞笑 味,更有魅力,我们才真正无愧于上苍给予我们的不可重复, 不可替代,无比珍贵的生命。三、做一个宽容的智者在给教师的一百条推荐中有一条就是宽容,在中国 教师缺什么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很欣赏:土地宽容了种 子,才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才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 了云霞,才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遗憾,才拥有了未来。宽 容意味着承认儿童的差异,承认儿童的未完成状态。教育应从 宽容开始。宽容地对待自我的学生,你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 的喜悦;教师宽容地对待自我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 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师宽容地对待自我的学生时, 就是科学地看待教育过程。正如陶行知先生说

14、的:“你的教鞭 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对待工作如此,对待人生也是如此,人生在世,难免有许 多不如意,同事相处、朋友相交,难免有一些误会,但如果能 用宽容的心对待一切,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智者。有人说,人生有三大境界,一是物质人生,二是艺术人 生,三是宗教人生。宗教人生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可能一辈子也 达不到,但追求一种快乐的让心灵释放的艺术人生还是能够做 到的,那就是多读书。作为教师,尤其要多读教育类书籍。愿 读书能让我们的人生充满智慧。教育名著读书心得(四)关于教育无痕,教育要“润物细无声”,以前在各种理论 培训学习中也有所闻,但都没有这次体会深刻。我所教的科目 是中学

15、思想品德,这次读书悟到:道德教育不是解决“知 不知”的问题,主要是解决“信不信”、“行(行动)不行(行 动)”的问题,因此品德教育是很需要技巧的。当学生感觉到 你在教育他时,就很难让他坚信。个性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正 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有了必须的发展,逆反心理增强,对成 年人的一味说教和唠叨有抵触情绪。所以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教 育就应多选取感悟教学策略:教师自我少讲或不讲任何道理, 让学生自我生成问题,用事实说话,用真实的镜头说话,用现 场教学资说话,让学生感悟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生活,在生活中感悟。“新课程于生活, 新课程为了生活”。德育不一样于其他学科,她应当是

16、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 云,一棵树去撼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去撞击另一个灵魂。德 育追寻“真、善、美”的境界,课堂教学能够用多媒体辅助, 营造情理交融的完美境界,让学生在完美境界中由感性认识逐 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从而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 果,实现教育无痕的境界。新课程备课新思维,我读了很 久,认真做了几千字的读书笔记,真的从中学到很多东西。我 要从此刻开始反思自我的教学行为,继续加强理论学习,向书 本学习,向名师学习,不断提高自我对教学资料的处理加工潜 力、课堂组织引导潜力以及评价反思潜力。努力优化课堂教学 操作,“重视课前预设,关注课堂生成”。努力优化课堂教学 手段,根据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性,采用感悟教学策略,运用 多媒体直观形象、动静结合、交互性强的特点,创设教学情 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从自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