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练习题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0807859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2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学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病理学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病理学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病理学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病理学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理学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练习题(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病理学练习题1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损伤的修复一、名词解释1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其体积缩小或伴有细胞数目的减少。2 肥大(hypertrophy):细胞和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称为肥大。可伴有细胞数量的增多(增生),即肥大与增生并存。包括代偿性肥大和内分泌性肥大。肥大与萎缩相对应。3 增生(hyperplasia):由于实质细胞数量增多而造成的组织、器官体积增大称为增生。4 化生(metaplasia):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主要发生于上皮组织,亦可见于间叶组织。5. 变性(degeneration):细

2、胞及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显著增多而引起的细胞或间质的一系列形态学改变,可伴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6. 虎斑心(tigerd-effect heart):心肌脂肪变性常累及左心室的内膜下和乳头肌。严重贫血所致的心肌脂肪变,肉眼上表现为大致横行的黄色条纹,与未脂肪变的暗红色心肌相间,形似虎皮斑纹,称虎斑心。7. 再生(regeneration):指由损伤部位周围的同种细胞来完成的修复。如能完全恢复原组织的结构及功能则称为完全性再生,否则为不完全再生。8. 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是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增生的成纤维细胞以及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等有形成分组成。

3、肉眼上呈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9. 瘢痕(scar):是指肉芽组织成熟转变而来的老化阶段的纤维结缔组织。表现为纤维细胞稀少,小血管减少消失。肉眼呈收缩状态,颜色苍白或灰白半透明,质韧并缺乏弹性。二、选择题【A型题】1、营养不良萎缩多累及全身多器官,首先发生萎缩的组织或器官是:A. 肌肉组织 B.脂肪组织 C. 肝、肾 D. 脑 E. 心肌2、属于病理性增生和肥大的是:A. 妊娠期子宫肥大 B. 哺乳期乳腺肥大 C. 高血压引起的心肌肥大 D. 运动员肌肉肥大 E 长期体力劳动者的心室肥大3、心肌细胞不会发生:A萎缩 B. 变性 C. 坏死 D. 增生 E. 肥大4、支气管上

4、皮鳞化属于哪种改变?A. 分化不良 B. 异型增生 C. 不完全再生 D. 癌前病变 E. 适应性改变5、肠上皮化生的概念是:A. 原来无上皮的部位出现肠上皮 B. 肠上皮转变为其它上皮C. 肠上皮转变为胃粘膜上皮 D. 胃粘膜上皮转变为肠上皮E. 呼吸道上皮转变为肠上皮6、对各种损伤最敏感的是:A. 粗面内质网 B. 光面内质网 C. 线粒体 D.中间丝 E. 溶酶体7、缺氧时最易受损伤的细胞器是:A. 内质网 B. 高尔基体 C. 线粒体 D. 溶酶体 E. 核糖体8、脂肪心和虎斑心的区别在于:A. 脂肪的质不同 B. 脂肪的量不同 C. 脂肪存在的部位不同 D. 脂肪的质和量均不同 E.

5、 以上皆不是9、“虎斑心”是指:A. 心肌发生水样变性 B. 心肌脂肪浸润 C. 心肌细胞脂肪滴明显增多 D. 心肌脂褐素沉着 E. 心肌含铁血黄素沉着10、细胞水肿好发生于肝、心、肾,这是由于这些脏器:A. 容易发生缺氧 B. 容易发生中毒 C. 容易发生感染 D. 实质细胞富于溶酶体 E. 实质细胞富于线粒体,代谢旺盛11、Mallory小体的形成与下列哪种细胞器有关?A. 细胞膜 B. 线粒体 C. 核蛋白体 D. 溶酶体 E. 以上皆不是12、不属于结缔组织玻璃样变的是:A. 纤维瘢痕 B. 瘢痕疙瘩 C.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D. 结节性动脉周围炎 E. 脾周围炎包膜增厚13、淀粉样物质

6、沉着症不见于:A. 睑结膜、舌、肺、膀胱和皮肤等处 B. 紫癜性肾炎C.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间质内 D. II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中 E. Alzheimer病14、下列组织未见发生化生者为:A. 结缔组织成分 B.胃肠道 C. 中枢神经系统 D.胆道系统 E. 泌尿道上皮15、脂肪坏死常见于:A. 急性胰腺炎 B. 糖尿病 C. 肝脂肪变性 D.脂性肾病 E. 脂肪心16、下列哪一项不引起营养不良性钙化?A. 肾结核坏死灶 B.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C.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D. 血吸虫病 E. 下肢静脉血栓17、区别坏死与组织死后自溶的可靠依据:A. 溶酶体膜破坏,酶释放到胞质 B. 细胞器溶解

7、 C. 周围有无炎症反应 D. 细胞核固缩、碎裂、溶解 E. 是否保存细胞轮廓18、细胞坏死主要表现在:A. 细胞膜 B. 细胞质 C. 细胞器 D. 细胞核 E. 细胞连接19、与液化性坏死无关的是:A. 脑组织坏死 B. 化脓菌感染 C. 乳房外伤性脂肪坏死 D. 急性胰腺炎引起的脂肪坏死 E. 肾梗死20、关于干性坏疽正确的是:A. 实质脏器凝固性坏死后细菌感染 B. 阑尾坏死伴腐败菌感染C. 肺组织坏死伴不同程度的腐败菌感染 D. 糖尿病所引起的肢端坏死E. 肢体动脉闭塞,静脉回流受阻21、急性肠扭转最可能引起:A. 凝固性坏死 B. 湿性坏疽 C. 气性坏疽 D. 脂肪坏死 E. 以

8、上都不是22、下列哪一项不是肉芽组织的特征?A. 新生的毛细血管 B. 新生的成纤维细胞 C. 再生的上皮细胞 D. 程度不等的炎症细胞 E. 新生的内皮细胞23、下列哪一项为再生能力差的组织?A. 分化程度低的组织 B.分化成熟的组织 C. 容易遭受损伤的组织 D.呼吸道被覆上皮 E. 生理情况下经常更新的组织24、下列各种细胞再生能力最强的是:A. 表皮细胞 B. 平滑肌细胞 C. 肾小管上皮细胞 D. 血管内皮细胞 E. 雪旺氏细胞25、关于肉芽组织下列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是不完全修复的必由之路 B. 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C. 常伴有炎性水肿,数量不等的炎症细胞 D. 当

9、它老化时血管和胶原均见增多E. 最后被大量的纤维细胞取代26、组织创伤由结缔组织取代的过程称:A. 化生 B. 完全性再生 C. 瘢痕修复 D.不典型增生 E. 异型增生27、良性高血压病可发生A脂肪坏死 B凝固性坏死 C液化性坏死 D干酪样坏死 E溶解坏死【B型题】28、再生过程中的胃黏膜上皮细胞属于29、再生过程中的神经细胞属于30、再生过程中的心肌细胞属于A稳定细胞 B不稳定细胞 C永久性细胞D与疤痕修复后抗拉力较正常组织弱有关 E与疤痕收缩有关【C型题】A细胞间质物质沉积 B细胞内物质沉积 C两者均无 D两者均有31细胞水肿32玻璃样变性 33脂肪变性答案:1、B 2、C 3、D 4、

10、E 5、D 6、C 7、C 8、C 9、C 10、E11、E 12、D 13、B 14、C 15、A 16、C 17、C 18、D 19、E 20、D21、B 22、C 23、B 24、A 25、D 26、C 27、D 28、B 29、C 30、C31、B32、D33、B三、问答题1、举例说明化生的病理学意义。化生是指一种已分化组织转化为另一种性质相似的分化组织的过程。如鳞状上皮化生,常见于气管、支气管黏膜。这是一种适应性反应,但若持续存在,可能成为支气管鳞状细胞癌的基础。2、何谓坏疽?分哪几类?其特点各如何?坏疽是组织坏死并继发腐败感染,可分为三种类型: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干性坏疽

11、大多见于四肢末端,坏死组织水分少,病变部位干涸皱缩,呈黑褐色,与周围组织有分界线,腐败菌感染较轻。湿性坏疽多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子宫、肠、肺等),也可见于四肢,坏死组织水分多,腐败菌感染严重,局部肿胀,呈深蓝、暗绿或污黑色,有恶臭,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明显,可以引起全身中毒症状。气性坏疽为湿性坏疽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见于严重的深达肌肉的开放性创伤合并厌氧菌感染时,细菌分解坏死组织时产生大量气体,使坏死组织内含气泡呈蜂窝状,按之有捻发音。3、简述坏死的基本病变。 细胞核的改变: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最后核完全消失。细胞核的变化是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改变。 胞质的改变:胞质嗜酸红染、崩解,致胞质呈颗

12、粒状。 质的改变:基质逐渐崩解,胶原纤维肿胀、崩解、断裂、液化。坏死的细胞和崩解的间质融合成一片模糊的颗粒状、无结构的红染物质。4、简要说明肉芽组织的构成及功能。肉芽组织的功能: 抗感染保护创面; 填补创口及其它组织缺损; 机化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炎性渗出物或其它异物。5、试比较一期愈合及二期愈合。根据创面大小、深度及有无感染,可将皮肤创作愈合分为一期愈合和二期愈合两种类型。一期愈合见于组织破坏范围小、出血和渗出物少、创缘整齐、无感染、经粘合或缝合后创面对合严密的伤口,例如皮肤无菌手术切口。一期愈合的时间短,瘢痕少。二期愈合见于组织缺损较大、创缘不整、哆开、无法整齐对合,或伴有感染的伤口。这

13、种伤口由于坏死组织多,或由于感染,继续引起局部组织变性、坏死,炎症反应明显,所以愈合的时间较长,形成的瘢痕较大。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一、名词解释1、心力衰竭细胞(heart failure cell):左心衰竭严重肺淤血时,漏出到肺泡腔内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将其分解为橙黄色的含铁血黄素。由于含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常见于心力衰竭时,故称之为心力衰竭细胞。2、 槟榔肝(nutmeg liver):右心衰竭引起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静脉及其附近肝窦高度扩张淤血,肝细胞萎缩、坏死、崩解,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则发生脂肪变性。肉眼见肝切面出现红黄相间的似槟榔样的条纹,故称之为槟榔肝。3、 血栓形成(thrombosis):在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析出、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4、 栓塞(embolism):血管内出现的异常物质(栓子)随血流至远处阻塞血管的过程。5、 再通(recanalization):指血栓在机化过程中,因血栓干燥收缩,其内部或与血管壁间出现裂隙,新生的内皮细胞长入并被覆其表面,形成迷路状的结构,使血栓上下的血流可以部分复流。6、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在分娩过程中,羊膜破裂或早破、胎盘早期剥离、胎儿阻塞产道时,由于子宫强烈收缩,宫内压增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