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工人先进事迹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0806242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工人先进事迹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煤矿工人先进事迹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煤矿工人先进事迹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煤矿工人先进事迹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煤矿工人先进事迹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工人先进事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工人先进事迹(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矿工人先进事迹 煤矿工人先进事迹篇一:煤矿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煤矿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同地北杏庄煤业有限公司 张智达 张智达,43岁,169年出生,1989年参加工作,2_(请自填)年6月调入到同地北杏庄煤业有限公司通风区工作,现为通风区副区长。 人人都说煤矿苦,但他却以苦为荣;人人都说煤矿险,但他参加工作就一直奋战在井下第一线。黑黑的脸膛映衬出他憨厚朴实的性格,满是老茧的双手诉说着他矿山的传奇。寒来暑往,冬去春回,青春岁月换得两鬓斑白;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 199年,20岁的他带着对矿山的好奇与憧憬,由机电的一名工人,曾多次荣获矿“生产先进者”的

2、老师傅带到井下场子面,成为一名煤矿工人。当时,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和生产工艺落后,生产方式基本上是半机械半人力,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在这样的条件下,他感受到了工作条件的艰苦。一个班下来,身子骨累得像散了架一样,回到家里,他闷闷不乐,对父亲说不想干了,这个工作太累了。父亲对他说:“孩子,一定要坚持住,可不能怕吃苦。我当年工作的时候,哪有什么机械化啊,全凭的是手啊!再说你看你的师傅,他们不也是和你一样干活吗!”是个懂事的孩子,他理解父亲话语里的含义。凭着他不服输的性格,从此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来。他以师傅为榜样,用他们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的精神默默地激励、鞭策着自己。工作中冲在最前头,脏活累活

3、抢着干,从不计报酬,更没有一句怨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终于成为机电队精英。 3年来,他凭着对矿山的无比热爱,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决心和毅力,在煤矿上一干就是23年。他,就是煤矿通风区副区长,干一行爱一行扎根矿山无怨无悔。 99年是马口矿举步维艰的一年,受各种条件的影响,总量规模不足,经营形势严峻,简单再生产难以维系,工人原本不高的工资还常期拖欠,一年中仅能开几个月的工资,职工情绪都很低落,很多人都离开了企业,到地方小井上班去了,可却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的一个朋友劝他说:“现在矿上都开不出工资了,你的技术这么好,何必窝在矿上呢?到哪个小井不比矿上开的多啊!别在矿上干了,

4、赶紧走吧!”他虽然知道朋友是出于好心,可是却不领情,对朋友说:“两师傅培养了我这么多年,现在工作刚干出了点样子,我不能辜负师傅们对我的教育;矿上的困难肯定是暂时的,我相信总有一天会渡过难关好起来的,再说,你只想着挣钱多,小井的安全有保障吗?万一出了什么事情,老婆、 孩子怎么办?”朋友认为他不知好歹,被他的一席话气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劝过他说下小井的事。20_(请自填)年调入通风区做一名瓦检员,自2_(请自填)年集团公司董事长吴永平提出了“人人都是通风员”的安全新理念,并提出了井下员工“人人都是通风员”的标准,要求井下员工“人人都是通风员,人人都负通风责”。这一理念的提出他深刻的认识到煤矿“一通三

5、防”工作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工作中,对“一通三防”工作不仅细致用心,而且对自己发现的通风设施、通风设备的损坏或破坏都及时上报后并处理。在调入同地北杏庄煤业有限公司后,对“一同三防”工作更加提高了警惕性。本着集团公司“用心做事,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人人都是通风员”的安全理念,认真踏实,勤勤恳恳,经常深入一线,抓违章、查隐患、堵漏洞,没有节假日,更无休息日。他充分利用任何闲暇时间,大量翻阅矿井文献资料,积极认真领悟煤矿三大规程操作释义,手抄矿井各专业知识笔记本达3本有余,同时也影响了其他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由于部分员工对通风知识的缺乏,盲目工作,对通风设施的管理不重视,对风筒的吊挂不规范,对监

6、控的不到位,经常受到他严厉的批评与耐心的教导,因而逐步加深了员工对“一通三防”的认识和安全意识。经过多年对监控、防尘、瓦斯管理等的细心揣摩,大大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 最终成为了通风区的骨干,在20_(请自填)年6月成为北杏庄煤业有限公司通风区的一名副区长。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二十几年来,他在矿井中留下勤劳的足迹,奉献了火热的青春,在这片土地上谱写了灿烂的人生篇章。 篇二:煤矿个人事迹材料 煤矿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同地北杏庄煤业有限公司 张智达张智达,43岁,196年出生,989年参加工作,2_(请自填)年6月调入到同地北杏庄煤业有 限公司通风区工作,现为通风区副区长。 人人都说煤矿苦,但他却以

7、苦为荣;人人都说煤矿险,但他参加工作就一直奋战在井下 第一线。黑黑的脸膛映衬出他憨厚朴实的性格,满是老茧的双手诉说着他矿山的传奇。寒来 暑往,冬去春回,青春岁月换得两鬓斑白;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 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1989年,20岁的他带着对矿山的好奇与憧憬,由机电的一名工人,曾多次荣获矿“生产 先进者”的老师傅带到井下场子面,成为一名煤矿工人。当时,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和生产工艺落后,生产方式基本上是半机械半人力,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在这样的条件下,他 感受到了工作条件的艰苦。一个班下来,身子骨累得像散了架一样,回到家里,他闷闷不乐, 对父亲说不想干了,这个工作

8、太累了。父亲对他说:“孩子,一定要坚持住,可不能怕吃苦。 我当年工作的时候,哪有什么机械化啊,全凭的是手啊!再说你看你的师傅,他 们不也是和你一样干活吗!”是个懂事的孩子,他理解父亲话语里的含义。凭着他不服输 的性格,从此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来。他以师傅为榜样,用他们吃苦耐劳、敬业奉 献的精神默默地激励、鞭策着自己。工作中冲在最前头,脏活累活抢着干,从不计报酬,更 没有一句怨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终于成为机电队精英。 23年来,他凭着对矿山的无比热爱,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决心和毅力,在煤矿上一干就是 23年。他,就是煤矿通风区副区长,干一行爱一行扎根矿山无怨无悔。1

9、996年是马口矿举步维艰的一年,受各种条件的影响,总量规模不足,经营形势严峻, 简单再生产难以维系,工人原本不高的工资还常期拖欠,一年中仅能开几个月的工资,职工 情绪都很低落,很多人都离开了企业,到地方小井上班去了,可却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他的一个朋友劝他说:“现在矿上都开不出工资了,你的技术这么好,何必窝在矿上呢?到哪 个小井不比矿上开的多啊!别在矿上干了,赶紧走吧!”他虽然知道朋友是出于好心,可是却 不领情,对朋友说:“两师傅培养了我这么多年,现在工作刚干出了点样子,我不能辜负师傅 们对我的教育;矿上的困难肯定是暂时的,我相信总有一天会渡过难关好起来的,再说,你 只想着挣钱多,小井的安

10、全有保障吗?万一出了什么事情,老婆、孩子怎么办?”朋友认为他不知好歹,被他的一席话气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劝过他说下 小井的事。 0_(请自填)年调入通风区做一名瓦检员,自20_(请自填)年集团公司董事长吴永平提出了“人人都是 通风员”的安全新理念,并提出了井下员工“人人都是通风员”的标准,要求井下员工“人 人都是通风员,人人都负通风责”。这一理念的提出他深刻的认识到煤矿“一通三防”工作的 重要性,在以后的工作中,对“一通三防”工作不仅细致用心,而且对自己发现的通风设施、 通风设备的损坏或破坏都及时上报后并处理。在调入同地北杏庄煤业有限公司后,对“一同 三防”工作更加提高了警惕性。本着集团公司“用

11、心做事,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人人 都是通风员”的安全理念,认真踏实,勤勤恳恳,经常深入一线,抓违章、查隐患、堵漏洞, 没有节假日,更无休息日。他充分利用任何闲暇时间,大量翻阅矿井文献资料,积极认真领 悟煤矿三大规程操作释义,手抄矿井各专业知识笔记本达3本有余,同时也影响了其他员工 对工作的积极性。由于部分员工对通风知识的缺乏,盲目工作,对通风设施的管理不重视, 对风筒的吊挂不规范,对监控的不到位,经常受到他严厉的批评与耐心的教导,因而逐步加 深了员工对“一通三防”的认识和安全意识。经过多年对监控、防尘、瓦斯管理等的细心揣 摩,大大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 最终成为了通风区的骨干,在2_(请

12、自填)年6月成为北杏庄煤业有限公司通风区的一名副区长。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二十几年来,他在矿井中留下勤劳的足迹,奉献了火热的青春,在 这片土地上谱写了灿烂的人生篇章。篇二:煤矿先进个人事迹 扎根煤海谱写无悔青春记xxx煤矿综采队xxx最美青工先进事迹 xx从2_(请自填)年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以兢 兢业业的态度,求真务实、勤奋进取、勇于奉献的工作作风,扎根生产一线,赢得了全队上 下的一致赞誉;在青年“岗位练兵”、“技能提升”、“金牌师徒”活动中都有着突出的表现;曾 荣获20_(请自填)年度“双文明”先进个人、20(请自填)年度“安全先进”个人等多个荣誉称号。在成绩 面前不骄不躁,认认真真一如既往

13、的从事自己的工作。他热爱矿山,热爱自己的事业,对他来说事业就如同他的家人一样,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干好每一项工作、打造精品 工程亮点工程、精益求精是他对事业的追求。 一、勤学好问,技术能手他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在要求别人做到的同时,自己首先做到。严格遵守矿上的 各项规章制度,从进矿开始,他就暗下决心,非学出个标兵,干出个榜样来不可。他从一个 最普通的清煤工,到液压支架工,到采煤机司机,后来由于自己的的出色表现,很快,他便 成长为一名采煤班长。 xxx工作面元月份投产,使用的是一套新设备,身为生产班班长的他感到肩上责任重大, 怎样更好的去管理、去操作设备是他最关心的问题,每天下班后他

14、积极查阅设备操作说明书、 参加队上组织的厂家技术培训课,认真做好学习笔记,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虚心向别人请教; 同时也不断加强煤矿安全规程、xx综放面回采作业规程、xxx综方面设备操作规程。 长时间的理论和实践的积累,使他对这套新设备的性能、参数有了详细的了解,成为了一名知设备结构、知设备性能、知安 全操作原理的优秀班长。 二、精细管理 严抓质量他对工程质量要求很高,对特种作业人员要求也非常高,在采煤工作面经常对液压支架工强调操作的要点及操作的要求,支架必须移成一条直线,正负误差不超过10m,且支撑强度要达到要求。采煤机是工作面的核心,直接影响工作面的工程质量,每天割两刀煤他都在煤机旁边,跟机指导

15、、勤查隐患。150m的工作面他每天来回跑三四遍。凭借多年的现场经验, 指导采煤机司机“挑顶”、“割底”最大限度提高底煤和顶煤的回采率,并且底板坡度留一致, 顶板、底板、煤壁必须割平。每天上班前他每天总是第一个到达工作面了解作业现场的情况,xx工作面有一定的坡度,时常存在前溜上串下滑的问题,他每班都掌握两个端头的进尺、 观察架头和移架连杆的变化情况,及时加以工作面调斜,采取措施杜绝前溜的上串下滑现象; 每天下班后他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工作面,从回风巷的超前支护抬棚到端头支护质量、上下隅 角的落实情况、工作面的工程质量、两巷的文明生产整治工作他都做细致的检查,第二天班 前会作以点评,赏罚分明。 三、现场把关提质增效当下社会煤炭市场出现疲软状态,如何做好煤炭的增效工作成了首要话题。为采煤一线 的工作至关重要。陈班长认真学习集团公司及矿上的相关文件,配合领导的安排,再结合作业规程及查阅相关资料,认真组织生产,严格在现场把关,严格要求放煤工做到“多轮、顺 序, 等量的工艺放煤,见矸立即停止,在煤质有保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提高回采率。他 时常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采煤方面的知识,在井下工作的时候多与工人交流沟通,从而激发了工人学习的自觉性。他常和工友说:“干活要多动脑筋,时刻都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