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机的主要技术平台与优缺点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0804196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D打印机的主要技术平台与优缺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3D打印机的主要技术平台与优缺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3D打印机的主要技术平台与优缺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3D打印机的主要技术平台与优缺点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3D打印机的主要技术平台与优缺点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D打印机的主要技术平台与优缺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D打印机的主要技术平台与优缺点(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D打印机的主要技术平台及优缺点3D打印技术从狭义上来说主要是指增材成型技术,从成型工艺上看,3D打印技术突破 了传统成型方法,通过快速自动成型系统与计算机数据模型结合,无需任何附加的传统模具 制造和机械加工就能够制造出各种形状复杂的原型,这使得产品的设计生产周期大大缩短, 生产成本大幅下降。3D打印,俗称“三维打印技术”或“快速制造技术”,是对一系列“增 材制造”技术的总称。那么,3D打印技术主要分为哪几种,优缺点是什么呢?以下详细说明:一、FDM:熔融沉积成型工艺熔融沉积成型工艺(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 FDM)是继LOM工艺和SLA工艺之 后发展起来的一种

2、3D打印技术。该技术于1988年发明,随后Stratasys公司成立并在1992 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基于FDM技术的3D打印机 “3D造型者(3DModeler) ”,这也 标志着FDM技术步入商用阶段。国内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殷华公司、中科院广州电 子技术有限公司都是较早引进FDM技术并进行研究的科研单位。FDM工艺无需激光系统的支 持,所用的成型材料也相对低廉,总体性价比高,这也是众多开源桌面3D打印机主要采用 的技术方案。FDM成型原理:熔融沉积有时候又被称为熔丝沉积,它将丝状的热熔性材料进行加热融 化,通过带有微细喷嘴的挤出机把材料挤出来。喷头可以沿X轴的方向进行移动,工作台则

3、 沿Y轴和Z轴方向移动(当然不同的设备其机械结构的设计也许不一样),熔融的丝材被挤 出后随即会和前一层材料粘合在一起。一层材料沉积后工作台将按预定的增量下降一个厚 度,然后重复以上的步骤直到工件完全成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FDM的详细技术原理(如 图1)。主功轉导向套喷头FDM成型技术的优点:(1) 成本低。熔融沉积造型技术用液化器代替了激光器,设备费用低;另外原材料的利用 效率高且没有毒气或化学物质的污染,使得成型成本大大降低。(2) 原材料以材料卷得的形式提供,易于粉末材料搬运和储存以及快速更换;(3) 原材料在成型过程中无化学变化,相对金属粉末,树脂固化制件成型的变形小。FDM成型技术的

4、缺点:(1) 需要配合支撑结构打内腔模型时,支撑面效果欠佳。(2) 需要对整个截面进行逐步打印,成型时间较长,成型速度相对SLA慢7%左右。二、SLA与DLP:立体光固化成型工艺SLA立体光固化成型工艺又称立体光刻成型,该工艺最早于1984年提出并获得美国国 家专利,是最早发展起来的3D打印技术之一。该专利申请两年后便成立了 3D Systems公司, 并于1988年发布了世界上第一台商用3D打印机SLA-250。SLA工艺以光敏树脂作为材料, 在计算机的控制下紫外激光将对液态的光敏树脂进行扫描从而让其逐层凝固成型,SLA工艺 能以简洁且全自动的方式制造出精度极高的几何立体模型;DLP投影成型

5、技术导引:为了提高光固化成型速度,由之前激光扫描固化提高到固化更 快面积更大的投影固化技术;SLA激光光固化成型原理:液槽中会先盛满液态的光敏树脂,氦-镉激光器或氩离子激光器发射出的紫外激光束在 计算机的操纵下按工件的分层截面数据在液态的光敏树脂表面进行逐行逐点扫描,这使扫描 区域的树脂薄层产生聚合反应而固化形成工件的一个薄层。当一层树脂固化完毕后,工作台将下移一个层厚的距离以使在原先固化好的树脂表面上 再覆盖一层新的液态树脂,刮板将黏度较大的树脂液面刮平然后再进行下一层的激光扫描固 化。因为液态树脂具有高黏性而导致流动性较差,在每层固化之后液面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 抚平,这样将会影响到实体的成

6、型精度。采用刮板刮平后,所需要的液态树脂将会均匀地涂 在上一叠层上,这样经过激光固化后将可以得到较好的精度,也能使成型工件的表面更加光 滑平整。新固化的一层将牢固地粘合在前一层上,如此重复直至整个工件层叠完毕,这样最 后就能得到一个完整的立体模型。当工件完全成型后,首先需要把工件取出并把多余的树脂 清理干净,接着还需要把支撑结构清除掉,最后还需要把工件放到紫外灯下进行二次固化。SLA工艺成型效率高,系统运行相对稳定,成型工件表面光滑精度也有保证,适合制作 结构异常复杂的模型,能够直接制作面向熔模精密铸造的中间模。尽管SLA的成型精度高, 但成型尺寸也有较大的限制而不适合制作体积庞大的工件,成型

7、过程中伴随的物理变化和化 学变化可能会导致工件变形,因此成型工件需要有支撑结构。目前SLA 工艺所支持的材料还 相当有限且价格昂贵,液态的光敏树脂具有一定的毒性和气味,材料需要避光保存以防止提 前发生聚合反应。SLA 成型的成品硬度很低而相对脆弱(笔者在一次3D打印体验活动中看 到了 SLA成品触地碎裂的情况)。此外,使用SLA 成型的模型还需要进行二次固化,后期处 理相对复杂。DLP投影固化成型原理:光源透过聚光镜,使光源均匀分布,菲涅尔镜是光源垂直照射在液晶屏上,液晶屏两 面分别有偏振膜,偏振膜是液晶显示成像的基础,任何液晶屏自身都有偏振膜,液晶屏的成 像显示就是透明显示的,图像就会通过液

8、晶屏照射到光敏树脂上,托板与底模之间固定高度 的树脂通过投影的光发生固化成形并附着在托板上,再由托板将固化成形的部分拉起,让液 体再次补充进来,托板在下降,从而托板与底模之间的薄层树脂再次发生固化并附着在之前 成形的固化树脂上,周而复始,逐层固化直到完成模型整体成形。1光源2聚焦透镜3菲涅尔透镜4偏振膜5液晶屏6偏振膜7储液槽底模8光固 化树脂9光固化成型托板紫外线光源采用半导体LED光源,或者辅助增加高压钠灯来提高光源强度,缩短曝光固 化时间。液晶屏上放着的是储液槽,储液槽下方是透明薄膜结构,要比较松弛,不要过于绷 紧,不利于固化脱模。光固化成型优点:(1) 表面质量好;(2) 整面固化,成

9、型速度快;光固化成型缺点:(1) 尺寸的稳定性差。成型过程中伴随着物理和化学变化,导致软薄部分易产生翘曲变形, 因而极大地影响成型件的整体尺寸精度。所以需要设计成型件的支撑结构,否则会引起成型 件的变形。(2) 可使用的材料种类较小。目前可使用材料主要为感光性液态树脂材料,并且因为材料 本身特性问题,不能对成型件进行抗力和热量的测试。(3) 液态树脂具有气味和毒性,并且需要避光保护,以防止其提前发生聚合反应,选择时 有局限性。(4) 需要二次固化。在很多情况下,经过快速成型系统光固化后的原型树脂并未完全被激 光固化,所以通常需要二次固化。三、SLS: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SLS技术起源于1986年

10、,于1988年研制成功了第一台SLS 成形机。随后,由美国的DTM 公司将其商业化,于1992年推出了该工艺的商业化生产设备Sin terS tat ion 2000成形机。 在过去的20多年里,SLS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研究选择性激光烧结设备工艺 的单位有美国的DTM公司、3D Systems公司、德国的EOS公司,在国内也有许多科研单位 开展了对SLS工艺的研究,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滨湖机电 产业有限公司、北京隆源自动成型有限公司、湖南华曙高科等;图所示为SLS的成型原理滦光器激光朿粉耒SLS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成型原理:选择性激光烧结加工的过程先采用压

11、辊将一层粉末平铺到已成型工件的上表面,数控系 统操控激光束按照该层截面轮廓在粉层上进行扫描照射而使粉末的温度升至熔化点,从而进 行烧结并于下面已成型的部分实现粘合。当一层截面烧结完后工作台将下降一个层厚,这时 压辊又会均匀地在上面铺上一层粉末并开始新一层截面的烧结,如此反复操作直接工件完全 成型。在成型的过程中,未经烧结的粉末对模型的空腔和悬臂起着支撑的作用,因此SLS 成型的工件不需要像SLA 成型的工件那样需要支撑结构。SLS工艺使用的材料与SLA相比相 对丰富些,主要有石蜡、聚碳酸酯、尼龙、纤细尼龙、合成尼龙、陶瓷,甚至还可以是金属。 当工件完全成型并完全冷却后,工作台将上升至原来的高度

12、,此时需要把工件取出使用刷子 或压缩空气把模型表层的粉末去掉。SLS选择性激光烧结优点:(1) 可以采用多种材料。从理论上说,任何加热后能够形成原子间粘结的粉末材料都可以 作为SLS的成型材料。(2) 过程与零件复杂程度无关,无须支撑结构,且制件的强度高。(3) 材料利用率高,为烧结的粉末可重复使用,材料无浪费。SLS选择性激光烧结缺点:(1)原型结构疏松、多孔,且有内应力,制作易变性;(2)需要预热和冷却浪费很长时间;(4) 且制成陶瓷、金属制件的成型表面粗糙多孔,后期较难处理;(5) 材料不易存储,且材料成型过程产生有毒气体及粉尘,污染环境。四、PolyJet聚合物喷射工艺PolyJet聚

13、合物喷射技术是以色列Objet公司于2000年初推出的专利技术,PolyJet技术也 是当前最为先进的3D打印技术之一一,2012年Stratasys和Obiet宣布进行合并,交易额为 14亿美元,合并后的公司名仍为Stratasys。此项合作也将Polyjet技术推向了更高更广的 3D打印市场,令3D打印热进一步升温,且会加快数字制造商用化的进程;PolyJet聚合物喷射技术成型原理:工作台支撑材料成型材料W紫外光灯X轴挣轨Hl-ll斫叭 fiwww.mongcj-.comPolyJet的喷射打印头沿X轴方向来回运动,工作原理与喷墨打印机十分类似,不同的 是喷头喷射的不是墨水而是光敏聚合物。

14、当光敏聚合材料被喷射到工作台上后,UV紫外光 灯将沿着喷头工作的方向发射出UV紫外光对光敏聚合材料进行固化。完成一层的喷射打印 和固化后,设备内置的工作台会极其精准地下降一个成型层厚,喷头继续喷射光敏聚合材料 进行下一层的打印和固化。就这样一层接一层,直到整个工件打印制作完成。工件成型的过 程中将使用两种不同类型的光敏树脂材料,一种是用来生成实际的模型的材料,另一种是类 似胶状的用来作为支撑的树脂材料。这种支撑材料由过程控制被精确地添加到复杂成型结构 模型的所需位置,例如是一些悬空、凹槽、复杂细节和薄壁等结构。当完成整个打印成型过 程后,只需要使用WaterJet水枪就可以十分容易地把这些支撑

15、材料去除,而最后留下的是 拥有整洁光滑表面的成型工件。PolyJet聚合物喷射优点:(1) 质量高:领最薄层厚能达到16微米;可以确保获得复杂、精确的部件与模型;(2) 清洁:适合于办公室环境,采用非接触树脂载入/卸载,容易清除支持材料;(3) 多彩多样:FullCure材料品种多样,可适用于不同几何形状、机械性能及颜色 的部件,所有类型的模型均使用相同的支持材料,因此可快速便捷地变换材料。PolyJet聚合物喷射缺点:(1) Polyjet打印使用费用较高,如果要考虑成本因素,就要斟酌了;(2) 光敏聚合物类材料打印模型适合试验设计性,而不适合功能性和耐用性成品,如 果需要对模型成品的强度和

16、稳定性有较高要求,就不太合适;五、3DP三维印刷成型工艺3DP三维印刷成型技术导引:三维印刷工艺(Three-Dimension Prin ting,3DP)由美国麻省 理工大学的Emanual Sachs教授发明于1993年,3DP的工作原理类似于喷墨打印机,是形 式上最为贴合“3D打印”概念的成型技术之一。3DP 工艺与SLS工艺也有着类似的地方,采 用的都是粉末状的材料,如陶瓷、金属、塑料,但与其不同的是3DP使用的粉末并不是通过 激光烧结粘合在一起的,而是通过喷头喷射胶粘剂将工件的截面“打印”出来并一层层堆积 成型的;3DP三维印刷成型工艺成型原理:钿欷粉求瞬“蚤”粘贴升降台下尊反复循环打印中最后一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