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及语文课改的心灵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0799435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触及语文课改的心灵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触及语文课改的心灵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触及语文课改的心灵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触及语文课改的心灵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触及语文课改的心灵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触及语文课改的心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触及语文课改的心灵(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触及语文课改的心灵-解读语文新课标的点滴感受摘要:悉心解读语文课程标准,了解现实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具体操作方案,改变陈旧的教育理念,用新教育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拓宽语文教学的渠道,教给学生高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学习的能力。用爱心照亮学生的心灵天空。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 理念 合作探究 创新 能力 爱心龟兔赛跑”的故事在“同一口径”下传说了若干年,无论是演讲者还是听众,对“乌龟为何能取胜”这一问题的解答似乎已成为一种永不变更的模式,那就是“乌龟有韧性和毅力”。或许每个人都以为这种解答是天经地义而不会有其他“非分之想”。为什么?究其原因,无外乎是固定的思维模式在作祟。那么,在

2、思维方式不断更新的今天,为什么很少有人敢于打破思维的樊篱给予全新的解释呢?不久前,听了胡东芳教授的讲座有感而发,萌发了从另外一个角度解答“乌龟为何能取胜”这一问题的想法。当我让同学们讨论这一问题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发言热烈而有个性,对此有全新的见解:乌龟运气好,因为兔子中途睡觉了。于是,我心一颤,原来,学生并不是没有创造性思维,而是这种潜在的创造性思维被固定的思维模式束缚,没有得到充分的激发和展示。我讲上面的问题并非题外话,意在由此生发出“新课标下的思维该何去何从”。新课标的出台,可以说给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原有的教育观念和课堂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促使我们去重新审视和诠释陈旧的思维方

3、式和教学方法,真正触及语文课改的心灵。1.更新教学观念教育理念的创设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潜心研究的课题,它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多少年来,教师在这种固步自封的理念指导下按部就班地从事课堂教学。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思维观念的更新,越发感到觉许多观念和方法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值得质疑的地方,促使我们从新的角度去重新审视。1.1“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真的很崇高吗?多少年来,人们一直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来标榜教师职业的神圣和崇高,而且不乏其人。真是这样吗?首先我们应该理解“工程师”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技术干部的职务名称之一。能够独立完成某一专门任务的设计、施工的专业人员。不

4、难理解,工程师的职责是对工程的设计,并指导工人按既定图纸和程序严格施工,不能有一点创新。那么,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来比喻教师是不妥的。因为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创新意识,你又怎么能去设计他呢?这岂不是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吗?再说,如果学生按照你设计好的程序去实践,那么,教出来的学生不都是千人一面吗?很显然,学生成长的年轮中都刻下教师鲜明的印记,充其量又“克隆”出一个个你,是没有一点灵性的“产品”,教师倒成了扼杀学生个性的“无情杀手”,又怎么体现教师的崇高与神圣、教育的创造性与人文性呢?1.2如何处理教师和学生的”水”?荀子曾说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

5、水”。其中的道理显而易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固然可取,这是教师寄予学生的厚望和提出更高的要求。确实是这样,许多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将来都超越自己,不要重复自己昨天的故事。可是,仍有一部分教师坚持“教师有一桶水,学生才有一杯水”的原则,如果仅从教师与学生知之先后、知之多少的角度来说也无可厚非,关键是看如何去处理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如果教师把一桶水都倒给学生,不顾及学生的意愿和接受能力,学生不一定能喝完 ,即使喝完了又有什么用呢?从功能上看,只是跟老师等容积的容器,充其量又是一个水桶。从能力构成上讲,又是老师的翻版,缺乏个性的养成和张扬,显然与教育的最终目的不相适应。那么,该如何处理这桶水呢

6、?不妨变“倒水喝”为“舀水喝”。首先,让学生有“想喝水”的愿望。学生只有觉得自己“口渴”,觉得自己知识浅薄,才会有强烈的求知愿望。其次,让学生主动“舀水喝”。俗话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喝多少,怎么喝,全由学生决定,不能由老师牵制。第三,教师要有足量的“水源”。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吸取新信息,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自己,做到取之不尽,舀之不竭。第四,学生要学会“品尝水”。学生从老师处获取的知识要经过自己的分析和感悟,乃至重新加工,能够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体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可以这样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量”和“能力”的关系,“一桶水和一杯水”主要是方法和过程的关系。1.3凡

7、事都应该养成习惯吗?对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来说,好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但凡事都应该养成习惯就大可不必了。日本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性很强,习惯也容易养成,但有一项习惯不能养成,那就是养成没有习惯的”。这个观点乍一看难以理解。其实,很简单,因为人是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如果每个方面都养成坚不可摧的习惯,做每件事都按照既定的模式和程序,又怎么会有新发明新创造呢?再者,人的个体差异性也较大,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迥然不同,对此我们不应该加以限制和阻挠,应该让其凭借自身的个性特点、思维方式和独具匠心的解题技巧去实践。如,我们每个人都知道1+2=3,如果老师刻意要求学生死记硬背1

8、+2只能等于3,乃至成为一种思维定势,那么,当我们提出“1+2什么时候不等于3”时,学生对此将无从下手,要么说这个题目出错了,要么说这是不可能的。原因很简单,这是习惯性的思维在作祟,他们不能打破思维的樊篱,跳出习惯的框框。由此可见,习惯一旦养成,改变就有一定难度。假如教师在平时加以训练,我想,学生一定会说:1+2在算错的时候不等于3。2.改变思维方式既然思维有一个定势的问题,那就得设法改变,因为任何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我们的教师在多年的教育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仍不乏思想僵化、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情况,须彻底改变。2.1由“注重结果”到“关注过程”多少年来,考试成绩几乎成为衡量学生优劣的

9、唯一标准,一好遮百丑,至于过程全被忽略。新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指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教师在考察学生时,除了最终的笔试成绩,更要注重平时的成长记录。如,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的养成、思想品德、进步的幅度、思维能力和解题方法,等等。2.2由“定势思维”到“发散思维”教师的思维定势往往会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这种定势中走出来,用多元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如,一般情况下,学生都会认为乌龟取胜取决于它的恒心与毅力。我在给学生讲这个故事时从另外的角度去启发学生探索这一问题,得到的答案是全新的:乌龟运气好,因为兔子中途睡觉了。这样一来,教

10、师的思路广了,学生的思维也被激活了。2.3由“苦学”变“乐学”曾有人说过: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事实上也是如此,曾有多少莘莘学子挑灯夜战、埋头苦读,我们不得而知。其实,作为读书人,读书的滋味心知肚明:怎一个“苦”字了得?学习确实是一件苦差事,除了一些积极进取、成绩尚好的学生乐此不疲,又有多少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呢?因此,“乐学”很重要。那么,怎样让学生乐学呢?第一,培养广泛的兴趣。第二,采用多种方法。第三,改变评价体制。第四,扩大自由度,让学生充分张扬个性。2.4由“教的思维”变“育的思维”按理说,“教育”是“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认知活动过程,教师的责任是既教书又育人。可是,

11、在教育的过程中,“育”又能占多大的比重呢?现阶段的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后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品德的修养、世界观的形成、关注社会的热情和人格的健全,毋庸置疑已走进了误区。这种由错误的教学思想产生的不良现象应彻底改变,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3.打破僵化模式3.1教师不再一言堂“一言堂”的课堂模式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只有听和记的份,没有思维和表达的机会。而新课标指出: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很明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充分让学生思维、感悟、表达,获得审美和情感体验。具体方法是:强化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通过思维、讨论、发言,加强学生的理解和体验,让学生

12、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切不可用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用满堂灌来充塞学生,用家长来压制学生。3.2课本不再是单调“尚方宝剑”。多少年来,课堂一直被单调的课本“一统天下”,教师和学生很难有选择的余地,势必造成教师死教、学生死学的局面,学生从书本上获取的知识和信息也很少。新课标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除了教科书、教学挂图以及工具书外,还包括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这样一来,改变了教科书一统课堂的格局,学生的学习资源丰富了

13、,获取信息的渠道拓宽了,视野开阔了。3.3师生不再是对立关系。古人云:师徒如父子。这也许有道理,正因如此,教师才会在课堂上摆出一副威严的架势,主宰着学生的一切活动,使学生没有一点自由度。新课标指出:师生是平等对话关系,而不再是对立关系。有且只有这样,双方才能充分地交流和沟通,在快乐融洽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4.探索研究性学习的新思路研究性学习是继素质教育之后提出的又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它正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层次的教学实践中,甚至有的小学也在尝试性地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活动。诚然,这种探索创新的精神和举措值得首肯,但是它忽略了研究性学习主体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知识领域以及思维能力对这种

14、研究性学习方法的适应性和接受能力,究其原因是对其认识的不够充分和深刻。现在,从三个方面谈谈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该研究什么。4.1研究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实施都要通过学生的实践去完成以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主观能动性和阅历的广度都直接影响研究性学习的效果。因此,要想顺利地开展研究性学习,还得好好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4.1.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研究性学习应该是充满学生自主与协作学习的生命活动过程,强调学生及其学习活动在整个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它要求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性,利用自己的求知欲望、主观能动性、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独特的方法

15、去探索未知,既强调学习主体对自己个性的张扬与展示,又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更强调通过自主学习把自己已有的知识经过加工、整理、重组提升到一定的高度。4.1.2培养学生合作的习惯研究性学习既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也不可忽视互动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教师主导下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认知过程。“师生互动”即指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双边活动,是教师从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的角度对学生学习资料搜集、占有、选择、采用和研究方向的多侧面指导;也指在学习过程中基础知识的传授;但更重要的指在整个教学过程指导学生对多种方法的借鉴和选择,使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范围、内容和取向更趋于实际和有效以便有新的收获,实现研究

16、性学习的意图,达到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培养切合学生实际的爱好和能力。“生生互动”是指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对已占有资料的互通有无、知识的互补与广泛兴趣的相互影响、能力的取长补短和观点的相容或回避。在互想交流、讨论的活动过程中共同进步和提高,充分发挥集体优势的作用和潜力。4.1.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性学习一方面包括接受性学习,即指直接获取已成定的基础知识。如背诵、修辞知识、语法知识、文体知识、文章知识等,这是学生从事研究性学习的基础,是研究与创造的拐杖,是思考时的内在心理专业用语;另一方面包括批判性学习。什么是批判性学习?批,即注;判,即区分,现今的常用义就是质疑、评定。从批判的发生过程上看,有三个基本环节:认识质疑 评定。“认识”是基础,“质疑”是关键,“评定”是结果,是把自己的意见观点表达出来的。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将“授学生以渔”作为目的的全过程,其本质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