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23届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0798695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23届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23届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23届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23届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23届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23届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23届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如图,给出了三种物质可能存在的转化关系,根据所学的物质性质及化学变化规律,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不能一步实现转化的有B实现转化,可通至氯化钠溶液C实现转化,可加入碳酸钙粉末D实现转化,可加入氢氧化钾溶液2构成二氧化碳的基本微粒是A原子 B离子 C分子 D电子3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B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D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都是固体B乳化能增强乳浊液的稳定性C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D搅拌可增大物质的溶解度5三硝基甲苯(TNT)化学

3、式:C6H2CH3(NO2)3为白色或苋色淡黄色针状结晶,无臭,有吸湿性。本品为比较安全的烈性炸药,能耐受撞击和摩擦,但任何受热都能引起爆炸。方程式为4 C6H2CH3(NO2)3+ 21O228 CO2 + 10 X + 6 N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硝基甲苯由7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3个氮原子,6个氧原子组成B方程式中X为H2OC三硝基甲苯相对分子质量为227D三硝基甲苯属于有机物6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固体加热B滴加液体C液体振荡D读取液体体积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倒入澄清石灰水后变浑浊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更旺,

4、火焰呈明亮的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放出热量8酸、碱、盐之间发生反应时不可能生成的物质类别是()A氧化物B酸C碱D单质9某兴趣小组利用实验室制CO2的废液得到CaCO3和NaCl晶体,过程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试剂X可选用Na2CO3溶液B操作、的名称都是过滤C操作I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漏斗和量筒D稍过量的试剂X加入到废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先有沉淀后有气泡10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BCD11质量相等的金属镁和铝分别加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两份

5、稀硫酸中,反应完毕后,金属均有剩余。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质量相等B铝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大C镁产生的氢气质量大D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12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生产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高梁酿造食醋B焚烧垃圾发电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D石墨制成人造金刚石13取碳酸钾、碳酸镁和碳酸锌的固体混合物7.5g,加入到100g7.3%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蒸干溶液得到8.27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50%B44%C35%D12.9%14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X,氯气有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

6、为H2OB反应中锰元素的化合价由+4变为+2C制取氯气时要有尾气处理D可采用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制取氯气15下列做法不安全的是A发现有人触电,先切断电源再救人B使用氢氧化钠时戴上防护眼镜C直接品尝味道鉴别实验室的蔗糖D与灯泡串联的开关安装在火线上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同学们,再过一个月你们即将离校,那一天(2019年6月21日)也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寓意:炎热将至。(1)俗语说:“冬至饺子夏至面”,一般东北人比较爱吃的面有打卤面和炸酱面等。打卤面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化学式为_,卤一般为茄子肉丁或尖椒肉丝,这两种卤中富含的较多的营养素是(除水外)_,除此之外卤子中往往比

7、普通菜中加入的食盐更多,食盐中富含的主要营养素有些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有的还是_。(2)夏至是多种春播作物追肥的重要时期。为使辣椒、茄子等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且增强抗旱能力,需要追加的一种化肥是(填名称)_;高温、潮湿的夏天是病虫多发的季节,所以菜农还常常再提前施加氯化钾,它不仅能促进作物生长,还能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钛酸钡粉体是电子陶瓷元器件的重要基础原料。工业以草酸盐共沉淀法获得草酸氧钛钡晶体BaTiO(C2O4)2.4H2O,煅烧可获得钛酸钡粉体。BaTiO3中Ti元素的化合价是_。“酸浸”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操作A”的

8、名称是_。“绿色化学”理念提倡循环利用,流程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现有394kg BaCO3,理论上可以制备BaTiO3的质量为_kg( BaTi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3,B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7)18(8分)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过氧化氢溶液,为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取100g该溶液与1g二氧化锰混合,使其充分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和反应时间关系如图。产生气体的速度越来越慢的原因是_,A二氧化锰越来越少B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来越小C温度越来越高计算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规范写出计算过程)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某化学学习小

9、组在完成“利用氯化钡溶液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的实验后,对废液缸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请完成以下探究。(提出问题)废液缸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作出猜想)I.仅为氯化钠;._;.氯化钠和碳酸钠;(设计方案)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_溶液(填化学式,限填一种)无明显现象猜想正确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正确_猜想正确(交流反思)学习小组经过讨论认为,含有可溶性钡盐的废液,若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处理,请写出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充分反应后,溶液pH_7(填“”或“”或“=”),此时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A【

10、解析】A、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之间会相互反应,但不能相互转化,选项A正确;B、实现转化,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所以可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而非氯化钠,选项B错误;C、氢氧化钠转化为碳酸钠,需要通入二氧化碳或者某些可溶性碳酸盐,但不能是难溶性的碳酸钙粉末,选项C错误;D、碳酸钠转化为氢氧化钠,可以加入氢氧化钙或者氢氧化钡等,但是不能加入氢氧化钾,因为氢氧化钾和碳酸钠混合,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所以反应不能发生,选项D错误。故选A。2、C【解析】构成二氧化碳的基本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故选C。3、C【解析】A、水中不含氧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故A正确;B、说明白

11、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故B正确;C、烧杯中的热水不仅能提高温度,还可以起隔绝空气的作用,故C不正确;D、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故D正确。故选C。4、B【解析】A、溶液中的溶质不一定都是固体,如盐酸中的溶质是氯化氢气体,选项错误;B、乳浊液静置后会出现分层现象,这体现了乳浊液的不稳定性,加入乳化剂后,乳浊液不易分层,较为稳定,选项正确;C、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如水就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选项错误;D、搅拌只能加快溶质溶解的速率,不会增大物质的溶解度,选项错误,故选B。5、A【解析】A、三硝基甲苯由三硝基甲苯分子构成,每个三硝基甲苯由7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

12、3个氮原子,6个氧原子组成,符合题意;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结合化学方程式:,X的化学式为:H2O,不符合题意;C、三硝基甲苯相对分子质量为:127+5+143+166=227,不符合题意;D、三硝基甲苯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6、D【解析】A、对固体药品的加热需注意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13、,防止生成的水蒸气倒流使试管炸裂,故A错误;B、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需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 cm处,故B错误;C、液体振荡时,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夹持试管的上端,使用腕力甩动试管底部,故C错误;D、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正确。选D。7、D【解析】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

14、浑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B、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正确。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但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还需要注意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区别。8、D【解析】A、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物、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水属于氧化物,A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酸和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B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碱和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C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酸和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碱和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盐和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两种新的盐,酸碱盐之间的反应不可能生成单质,D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