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防群治创建平安乡村讲义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0798264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防群治创建平安乡村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群防群治创建平安乡村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群防群治创建平安乡村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群防群治创建平安乡村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群防群治创建平安乡村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群防群治创建平安乡村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防群治创建平安乡村讲义(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群防群治,创建平安乡村讲 义石家庄市委党校 郑颖背景:我国大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一)平安创建活动的兴起一切发展,平安为基。对于正处在发展中的石家庄来说,在其快速发展的背后,稳定的要求也在此时尤显重要。江苏是全国最早开展平安建设的省份之一。1990年扬州在全国率先开展“创建平安村”活动。2003年,他们又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平安省”的概念。2004年2月中央肯定了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平安山东”的作法。截止2004年底,大约有七、八个省份开展了平安建设。2005年,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开展平安建设,建设平安中国”的响亮口号。2005年12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

2、厅转发了中央政法委员会、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5号文件出台后,到2005年年底,平安建设已在全国全面展开。一时间,平安创建活动在各个地区、各个层面开展起来。平安中国、平安省市、平安区县、平安乡镇、平安村居、平安工厂、平安校园盼平安、建平安、保平安的春风,吹到普通百姓的身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蓝图里,平安是基本标志之一。今天,“平安中国”承载的已不仅是个人的梦想,更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前提。去年11月,党的十八大在加强和改进政法工作的具体部署中,明确提出要深化平安建设。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国政法机关顺应人民群

3、众新期待,全力推进“平安中国”建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强调,要以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的需求为导向,深化平安建设,努力完善立体化社会防范体系和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人民群众追求的平安。2012年以来,河北省、市两级党委政府共对17个地方(单位)实施了社会综合治理一票否决警示,对14个地方(单位)实施了一票否决。十年来,平安之网不断向前端延伸、向基层延伸。在各级政法综治部门的努力下,社会矛盾大排查、大调处机制普遍推广,社会治安志愿者、义务巡防队员、治安中心户长、楼院长、人民调解员等群防群治力量也得到迅速发展。现在,全国上下已形成党委政府主导、基层综治力量整合、群众广泛参与,成就“大

4、平安”的局面。(二)石家庄大力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在打造平安省会城市方面取得显著成就2010年10月22日,我市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孙瑞彬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来抓,要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坚决把石家庄建设成全国最平安的省会城市。”孙书记要求,要严格落实维护稳定责任制,建立健全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机制,真正把维护稳定的各项任务措施落实到部门、单位和各级领导干部身上,坚决把石家庄建设成全国最平安的城市。石家庄打造“最平安省会城市” 取得阶段性成果:1、我市从6个方面确立了30个社会管理创新项目。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努力形成我市社会管理的“六张网”

5、。 2、建立“三级网格、四级管理、五个体系”。规范全市网格化社区服务管理模式。3、“三个注重”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目前全市已建立各类行业调委会166个,使热点矛盾纠纷的调解走向专业化。4、“四项机制” 形成“三位一体”的社会大帮扶体系。全市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人员接管率达到100%,安置就业率达到96.1%,累计重新犯罪率分别控制在0.8%和0.5以内。5、“四级巡控” 保社会治安。2012年全市刑事发案数下降21.2%,街头犯罪下降9.3%。群众安全感明显提升,应急处突能力明显增强。从2013年开始,石家庄市深入开展以“无严重刑事犯罪、无群体上访、无安全事故、无个人极端事件”等为主要内容的“六无

6、”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借此夯实省会平安建设基础。围绕“六无”目标,石家庄市将广泛开展平安村居(社区)、平安单位和平安家庭等基层平安创建活动,确保实现“一升三降”的总体目标,即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上升,严重刑事案件、重大群体性事件、重大公共安全事故全面下降。根据2013年石家庄市综治委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要求,平安村居(社区)创建要做到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建立治安巡逻队伍,建设必要的防范设施,扎实开展“大排查、大调处、大帮扶”活动,坚持经常性法制教育;平安单位创建要做到综治工作组织到位,治安防范措施到位,矛盾纠纷调处到位,安全生产管理到位,和谐劳动关系到位,法治宣传教育到位;平安家庭创

7、建要做到遵纪守法无犯罪,家庭和睦无暴力,安全防范无事故,邻里和谐无纠纷等。一、群防群治工作的基本内容(一)群防群治的定义群防群治是群众性、互助性自防自治活动的简称。具体说来,是指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和专门机关指导下,群众自己组织起来,预防和治理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所在地区,或单位治安的一种活动,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原则。(二)加强群防群治工作的重大意义众所周知,群防群治工作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专门机关工作同群众路线相结合在新时期的具体实践。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工作,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平安乡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大力加强群防群治工作,是党的群众路线在

8、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集中体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总结,是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下,党中央明确提出的“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工作方针,既是党的群众路线在综治工作中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的方向和指导思想。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这一方针,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筑牢综治、维稳工作基础,全面推进平安社会建设。2、大力加强群防群治工作,是确保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人民群众是开展社会治安防

9、范、维护社会稳定的主体。多年来,群防群治工作机制在完成各项重大安保任务、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和局部自然灾害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特别是在抗击“非典”、完成北京奥运会和国庆60周年安全保卫工作中,各级综治、公安部门在党委、政府的有力领导下,广泛动员人民群众投入到社会治安防范工作中,上百万社会治安志愿者活跃在全省各地,形成严密的治安防控网络,综治工作群众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圆满完成了各项重大任务,创造了许多成功经验。要认真总结这些经验,使之固定下来,坚持下去,建立完善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现社会长治久安。3、大力加强群防群治工作,是综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必然

10、要求。当前,由于国内外原因,我国社会治安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利益格局的调整,一些深层次的、新的社会矛盾大量出现,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问题增多,刑事犯罪特别是群众反应强烈的侵财犯罪、暴力犯罪突出。国内外敌对势力相互勾结,对我加紧渗透和破坏,利用一些刑事个案、安全生产事故和公共安全事件,通过互联网和新闻媒体进行炒作和煽动,在我国内引发严重暴力犯罪和重大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从河北近些年的情况看,在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涉农利益、劳动权益、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出现了大量矛盾纠纷,这些领域已成为当前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源发地”和“多发带”。这

11、就要求综治工作必须不断改进和完善,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特别是要解决好一些地方群众工作薄弱、群众参与度不高、防范效果差等问题,全面提升群防群治工作质量,有效防范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三)群防群治工作的内容根据我省综治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群防群治工作的意见,群防群治工作主要有以内容:1、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要把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和重大突发事件作为群防群治工作重点,充分运用“三位一体”调解手段,大力发挥人民调解的基础性作用,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及时有效地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要重点做好农村土地征用、土地流转、

12、城市房屋拆迁、生产经营、劳资纠纷、损失赔偿、合同承包、救济待遇、人身伤害赔偿、事故赔偿和婚姻恋爱、抚养赡养、财产继承等多发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维护群众合法权益,防止因矛盾纠纷激化引发群体性事件。2、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组织动员广大群众在农村、社区、公共复杂场所、重要部位、企事业单位内部开展治安巡逻,排查治安问题,举报违法犯罪线索,协助公安机关开展严打整治斗争。配合有关部门对流动人口、社会闲散人员、流浪未成年人、刑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社区服刑人员、农村留守未成年人进行服务管理和教育稳控,有效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3、基层平安创建工作。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积极推进基层平安单位创建活动。广

13、泛开展平安创建重大意义和社会主义道德观、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传统美德,树立新风尚、新观念。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完善村规民约,进一步强化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广大群众自觉遵纪守法,远离违法犯罪,打牢平安创建的群众基础。要大力推进平安农村、平安社区、平安企业、平安学校、平安医院、平安铁路、平安旅游景区、平安边界、平安家庭等基层平安创建活动,不断扩大和提高平安建设整体水平。4、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和见义勇为精神宣传教育。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等新闻媒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开展国家法律法规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法律观念,提高群众遵守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大力宣传河北省社会治

14、安综合治理条例和河北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使群众充分认识到维护社会治安人人有责,崇尚见义勇为英雄行为,主动与违法犯罪做斗争。三、当前农村治安困境及群防群治的现状(一)村庄“空壳化”和家庭“空巢化”。根据调查显示,当前一半以上的农民由于在外打工收入高而选择外出打工。近年来,由于土地商业化现象严重,郊区农村的农民几乎无地可耕,单靠农作物经济收入不足家庭年收入的20%;再加上打工收入高,青壮年对外面世界充满好奇等原因,导致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经商,使得村庄“空壳化”和家庭“空巢化”现象十分普遍,留守家中的多为老弱妇幼。由于这些弱势群体受年龄和身体条件的限制,自我防控能力与意识较差,通常较

15、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相比青壮年更容易受到不法侵害。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村庄与家庭中的治安防范产生隐患。再加上人力缺乏,导致“群防群治”政策难以开展,人防的作用被大大削弱,对农村治安防控体系的构建及作用的发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二)百姓娱乐活动基础设施少,滋生不良习俗。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新的飞跃。农闲时节,老百姓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群众由于缺少必备的娱乐基础设施,普遍会感到生活的乏味,为了消遣时间,除了看电视、拉家常以外,逐渐形成打麻将、喝酒、玩扑克牌了等生活习惯。加之,外出务工人员的的返乡,许多新生事物被带回农村,伴随而来的“黄、赌、毒”也开始

16、逐渐侵蚀农村。由此也引发了许多的利益矛盾和家庭纠纷。调查显示,农村治安案件中家庭纠纷案件发案率高居榜首,而由于赌博等活动引发的纠纷、甚至伤害案件也呈上升趋势,该类案件将是构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过程中的一大“拦路虎”。(三)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对当地社会治安管理有利也有弊。每逢春节来临,在外奔波一年的大量务工人员返乡过年。这为增强治安防控力量带来了有利条件,补充了治安人防上不足,同时也带来了不稳定因素,个别务工人员在发达地区可能会沾染一些不良习气,随着返乡必将在一定关系范围内传播,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再加上个别人在外没有挣到钱,返乡后可能会产生不良动机,进而引发一系列案件,对农村治安综合治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四)留守儿童和闲散青少年成为治安防控体系建立的一大难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和青少年。留守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多由祖父辈照顾,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