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结题报告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0788757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高效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如何高效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如何高效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如何高效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结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如何高效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结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高效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结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高效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结题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高效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结题报告枣庄四中一、课题的提出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各行各业的竞争日趋剧烈,团队精神在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合作在今天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教育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和促进个人的全面开展来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学校教学采取的是班级授课制,学生在教室里正襟危坐,专心听教师讲课;学生有时站起来答复下列问题或到黑板上板演,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早被人们所认识。就其局限性来说,它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它

2、不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的矛盾已经越来越突出。 19世纪早期,美国的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合作学习并运用于实践,杜威创办的芝加哥实验学校就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柏克赫斯特实施的道尔顿方案的三个原那么之一便是合作。到了20世纪7080年代,合作学习在美国的研究和应用已相当广泛。 在我国,近几年根底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研究过程中,人们也在反思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教育部于2001年7月公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便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程标准?的根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自主、合作、探究已经成为新课程中最重要的

3、学习方式。合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在某项活动中联合协作的心理行为。合作,是共同活动的根本条件、集体凝聚力的核心、协同成功的关键,它能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开展有促进功能。当前,根底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实验阶段,课堂教学的改革就成为整个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等的改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合作学习便成为广阔教学研究人员和教师研究的重点对象,小组合作学习在我国班级教学中也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 自2021年3月以来,我承当了?如何高效组织开展小

4、组合作学习?的课堂阅读小组合作学习局部。二 理论依据1、 社会心理学与共同学习理论。斯莱文(Robert Slavin) 定义合作学习为:所有共同学习方法都包含这样一种思想学生们在一起学习,对自己和组内其他成员的学习都要负责。这种理论的核心很明了:当所有人聚在一起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工作的时候,靠的是相互团结的力量。相互依靠对个人提供了动力,使他们:1互勉,愿意做任何促使小组成功的事;2互助,力使小组成功;3互爱,因为人都喜欢别人帮助自己到达目的,而合作最能增加组员之间的接触。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开展的促进功能。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

5、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开展的社会技能的进步。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自主学习能力,包括自我筛选设定目标,自我寻找学习内容,自我确定学习方法与途径,以及自我管理学习过程。是素质教育在个人能力开发上最重要目标。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是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的根底上建构新知识的,学生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会导致对理解知识的侧重点不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

6、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包括合作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时机,因此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开展包括学习成绩、情感等个性品质的开展。3、人际互动原理 人际互动原理强调教学是一种人际交往,是一种互动,会涉及到单向、双向、多向、成员四种类型。合作学习把互动的中心更多地聚集在生生之间的关系拓展上,合作学习必须贯彻“人人尽责“每个人必须有看得见的行为表现“平等参与的精神。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合作和讨论,师生、生生之间相互了解、相互交流,从而丰富自己认识和理解。4、体验成功原理 事实上,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儿

7、童都有成功愿望,而且都希望得到他人认可。成功是儿童心理开展需要,屡次成功体验可以促进儿童学习兴趣养成以及学习积极性提高,这里所指“成功是学生个体主观能动性与教师、同学帮助共同作用结果,而非是教师“推一推、学生“动一动结果。体验成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驱力。三、预期目标和效益1、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雪糁的主题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小组群体的互动功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竞争等现代意识,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四、研究的根本内容1、小组合作学习气氛的营造A确立民主平等的教学观

8、念B促进形成良好的班内人际关系C创设多维互动的学习气氛2、小组合作的实施过程A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B教师做好学习促进者的角色是合作取得成功的关键五、实验的主要措施和方法:一准备阶段通过文献检索与分析,与学生共同学习合作学习的根本原理,切实掌握其根本理念,明确其意义,确定研究方法、研究成员和研究时间等。二实施阶段1、合理分组小组合作学习有多种组织形式,如分异质组、同趣组、随机组。异质组的成员分别由性别、成绩、能力等方面有一定差异的46名学生构成,成员之间要具有互补性,而各小组之间又根本具有同质性。由于班主任在安排座位时已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开展,前后桌之间有“异质的根底,又由于

9、小组合作学习很多时候在课堂内进行,我选择了异质分组,全班分为8个小组,其中有一个小组是四名男生,其余七组有男有女。2、明确分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首先要确定共同的学习目标。目标一旦确定,每个成员必须遵从,但合作学习容易因责任分散而让学生依赖他人,坐享其成的懒汉思想和行为。所以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必须分工明确,承当起自己应尽的责任。这种责任承当主要表达在两个方面:一是做好自己在组内的分工任务,二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协助他人。每个合作小组有组长、记录员、评分员、汇报员。组长:负责组织合作内容的分工,保证每个成员都有参与时机,组织好纪律。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合作中发现的问题和讨论的结果

10、等。评分员:依据合作时组员的态度、交流的质量等给组员打分。汇报员:集合组内研究成果,代表小组在班内交流。当然,组内的成员的分工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也灵活变岗。3、合作交流1把握时机:在分组分工的根底上,最关键的一环就是进行小组合作。要使小组合作有效,必须把握机遇,要结合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不能盲目滥用。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的。像内容简单,一目了然的局部,可以让学生独立学习,作一般性了解,像知识密集的内容更需要老师的精讲,所以,合作内容确实定需要教师慎重考虑。首先,每一个合作的内容确实定者是一个问题情境的选择,这个内容对学生来说必须是一个新情境,具有一定

11、的挑战性、开发性、探索性,他们不能立即解决,但他们可以凭借以有的知识经验起步;其次,这个内容的表达易于学生通过言语来交流;还可以对一些值得争辩的问题通过合作竞赛的形式去解决。总之,合作学习必须根据需要进行。同时,为了不使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合作学习时间的安排也是很关键。合作时间可长可短,我们可以花几节课的时间都让学生进行合作式的探索,可以在课堂内让学生就一个问题进行短时间的讨论,不管时间长短,教师必须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发表意见,充分表达思维活动的过程。教师也要参与合作学习,帮助有困难的学习小组,还应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进行合作延伸。2阅读教学合作流程A呈现问题这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

12、教师首先要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产生内动力。教师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也应组织学生合作,让学生一起来呈现问题,教师再加以具体化、系统化,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目标。在新课程的阅读教学中,整体感知之后的研读、感悟、赏析环节中,很多课例都有小组合作学习。从2021年九月到现在,我共听了100多堂语文课,只有5堂课没有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我在这一年半中的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设计中80% 有小组合作学习。设计时我把一些引导学生能更好地与“文本对话的问题准备好,或者在课堂上直接呈现,或者由学生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如在教学?孔乙己?时,我让学生在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后,分组合作,提出问题,用书面的形式由

13、组长把问题交给我。结果八个小组共提出了18个问题,其中有七个组都提到“孔己到底有没有死,还有几几个问题是提法不同而实质要样的,我把这些问题整合为4个大问题,反应给学生。B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是合作交流的前提,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认识,那么在合作中只能是观众和听众。教师必须给一定的个别学习的时间,而且还应该要求学生当自己的思考有了一定结果时,要整理好自己的思维,从心理上做好与人交流的准备。但很多时候,在独立思考的时候,局部学生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思考。并不是所有的学生在分钟之内,思维一直活泼着,一直在进行着有效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与文本对话。少数自我约束力不强的学生学生借机做小动作。独立

14、思考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小组合作的质量。C组内合作根据所呈现问题的性质、难易程度,师生确定小组合作性质形式,通过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如有不能解决的问题由组内记录员整理好,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D组间交流在组内合作的根底上,各组将讨论的过程及解决的问题。派各组的报告员向全班交流,同时把本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要求其他组帮助解决。教师在这期间可适当提供材料、观点帮助学生解疑。E、 组间竞争对同一问题的理解或解决的方法,或学习效果在组内进行了交流时,可通过组间竞赛展开,以寻找问题的更佳答案。这也是检验组内小组合作的有效性的方法。一般学生知道组内合作之全会有组间竞争时,参与的积极性就会

15、特别高。在一些文言文的教学教程中,在疏通文意时,采用组间竞争的合作学习,能较好地促进学生组员共同排疑解难,对一些与传统教学不一样的方法也可以用。在教学?石壕吏?时,初步感知之后,要求小组合作,准备用短剧的形式把自己小组对课文的理解表达出来,同时要做好给别的小组打分和点评。表演时,每一组对诗歌的理解的程度都不一样。看着别组的表演,尽量对照课本给对手找“漏洞,在观看时也在吸收别的小组的优点,第一轮表演完毕,点评时都非常活泼,把对文本的理解当作点评的依据。如大局部学生一下了找到了某组表演的失误:老翁没有翻过墙逃走,因为“逾就是“越的意思;有学生找到某组老妇哭诉的失误:我三个儿子都死光了。因为“一男附

16、书至,很多二男新战死;有学生找到表演者的感情失误:官差不够凶狠,老妇不够悲戚所有的小组对自己第一轮的表演不满意,竭力要求重新表演。第二轮下来,表演较第一轮进步了很多,无论是情节的编排还是情感的投入,对诗歌本身已有了较全面深入地理解。人物从出场的老翁老妇官差杜甫到侧面提到的媳妇和孙儿,甚至有一组同学创造了这样一个镜头:深夜,老翁老妇手拿一书信在叹息哭泣,而不远处是二男战死沙场的图景。这其实是运用电影蒙太奇手法。通过两轮的表演和点评,学生对诗歌的内涵,诗人的情感的理解根本到位,并且第二节课的?石壕吏?改写相当成功。4、 评价机制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其中以过程评价为主,主要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合作精神、参与程度以及学生在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