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弱学校改造与发展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0780134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薄弱学校改造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薄弱学校改造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薄弱学校改造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薄弱学校改造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薄弱学校改造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薄弱学校改造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薄弱学校改造与发展(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薄弱学校改造与发展薄弱学校改造与发展参 考 答 案一、填空题 ( 共12个小题 )1、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_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2、20世纪 40年代的联合国人权宣言即规定“不论什么_阶层 _,不论经济条件 ,也不论父母的居住地,一切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3、薄弱学校明显存在以下几个共同特征:办学条件较差、 内部管理低效、教学质量较低、社会声誉不佳。4、学校改造与发展自我诊断, 是指学校管理者 , 即校长和其他管理干部针对学校中出现的某种现象或

2、面对某种挑战提出诊断要求,依照正确的 教育思想 , 采用 科学方法 ,按照科学的 操作程序 进行诊断,并领导学校改革和促进学校改造与发展的工作过程。5、学校管理制度是学校为了完成各项常规工作任务,要求教职工共同遵守的规则规定 ,它包括 工作规程 和 行为规范 等。它是常规工作实现规范化、程序化的保证。6、学校组织制度,包括组织的管理章程、教学科研的规章制度学生的 行为准则和要求以及习惯礼仪等,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文化标准 _。7、在学校这个具有特殊社会意义的相对独立的教育组织中,校长以教育者的身份确定学校组织的性质及核心价值观,又以领导者 的身份引领学校教育目标的确立与共同愿景的创建,协调校内外的

3、各种复杂关系,同时还以管理者的身份组织、决策和经营学校的各项工作。8、衡量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是:有健康广泛的 兴趣 ;有轻松愉快的心境 有昂扬振奋的 精神 ;有积极稳定的 情绪 ;有豁达开朗的 心胸 ;有坚忍不拔的毅力 _ 。9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这样写道:“对于校长来说,一个最主要又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深深地热爱孩子,有跟孩子在一起的: 内在需要,有深刻的 人道精神 ,有深入到儿童精神世界中去并了解和觉察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征特点的能力。10 、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体现了我国古代朴素的教育民主思想。在西方,柏拉图 被认为最早提出实施初等义务教育, 亚里士多德 则首先提

4、出通过法律保证自由民的教育权利。11 、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 作出了经典的界定: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 信仰 、艺术、 道德 _、法律、 风俗 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 能力和习惯 _。12 、学校文化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一种新的学校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基调是 人 , 内容是 文化 , 核心是 价值观 ,法则是 软性管理 , 目标是 校园人的发展 。二、选择题 ( 共10道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表格中 )题 号12345678910正确答案DDADAABBDC字母1、“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出自:A义务教

5、育法B教师法C共同纲领D 宪法2、“薄弱学校”一词最早出现在:A 1983年B 1984年C 1985年D 1986年3、薄弱学校明显存在以下几个共同特征:一是办学条件较差;二是内部管理低效;三是教学质量较低;四是:A 校长管理不善B 经费投入不足c 政府重视不够D社会声誉不佳4、1979年把组织文化定义为“信念、观念、语言、礼仪和神话的聚合体”的人是:A 比特格瑞B桑代克C泰勒D杜威5、现代学校制度最核心的问题是:3A 体制问题B经费问题c管理问题D办学自主权问题6、提出校长具有三种职业角色:教育者、领导者和管理者的人是:A. 斯佩克B西塞罗C.罗杰斯D.布鲁姆7、教育公平、教育民主化的核心

6、是:A. 教育机会均等B 升学机会均等c考试面前人人平等D.就业机会均等8 、学校组织文化是学校的:A 人力资本B社会资本C 金钱资本D关系资本9 、提出:“要评论一所学校,首先要评论它的校长”的我国教育家是:A 蔡元培B 陶行知c李大钊D 魏书生10 、“君子至德,默然而喻,未施而亲,不怒而威”这是出自:A 论语B中庸C大学D. 荀子不苟三、简答题 ( 仔细阅读下列答案,请将简答题的题号填写在相应答案后的括号里 )P121、辽宁省界定薄弱学校的三条标准的内容是什么?凡具有下述情况之一的为薄弱学校:校舍未达到省中小学办学设施标准要求,教学设施未达到省中小学办学设施标准规定的二类水平要求;学校拥

7、有区级 ( 含区级 ) 以上骨干教师数不足教师总数的10,近 3年没有普通师范院校毕业生来校任教;学区内新生入学到位率:初中未达到80,小学未达到 90。P12-42 2、确定学校改造与发展目标及方案诊断需要做哪些工作?需要做四方面的诊断:一是校长对学校改造与发展的“前理解”的自我诊断;二是学校改造与发展客观需求的自我诊断;三是学校改造与发展起点的自我诊断;四是学校改造与发展优势与资源诊断。4P58-593、简要回答学校管理制度诊断内容?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管理制度执行不力;管理者既是制度的制定者又是制度的践踏者;制度异化。P734、学校管理者的有效成因包括哪几个方面?对教育方针的正确理解

8、;相信和依靠教师办学;具有激励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管理欲望;有影响力。P1765、薄弱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三种能力?基本生活能力、基本活动能力和自觉行动能力。P1906、办学特色的特征是什么? 优质性:就是对学校教育教学不断优化。 独特性:就是学校办学的独特个性。 稳定性: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行为特征。 发展性:是着眼于学校发展前景与规划。P837、一般情况下,中小学教师应具备哪些教育能力?全国掌握和善于运用教材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善于了解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和学习情况的能力;敏感、迅速而准确的判断能力;组织领导课内外活动的能力;5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

9、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材施教的能力;教育机智;P210-2118、提升学生校园生活质量的策略与目标是什么?唤醒学生的主人意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带给学生应有的成就感;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充实学生的校园生活;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激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问题意识;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构建体现学生存在的课程体系;改变考试作为惟一评价工具的模式,建立立体的、人性化的评价模式。P129-1309、学校规章制度制定的原则是什么?科学性原则;人文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P234-23510、监控与评估在薄弱学校改造中起到哪些作用?导向作用;鉴定作用;调节作用;诊断作用;激励作用,充

10、分肯定所取得的进步,使学校和社区进一步树立起学校改造的信心,更好地实施学校改造。四、论述题1、学校改造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假如您新调入一所薄弱学校,该学校地处郊区,校舍陈旧,设备老化,优秀师资外流严重,生源质量较差,人心涣散。作为刚刚到任的校长, 请您制定一个个人行动方案。 这个方案包括(一、了解情况并确定目标【什么时间?怎样了解?了解什么?确定目标?】二、采取行动【什么时间?谁来参加?什么行动?哪些措施?】三、预期效果)论述题 1 的参考答题要点之一:6一、了解情况并确定目标:1、什么时间:到任的时间2、怎样了解:需要对这所薄弱学校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诊断3、了解什么:找出制约发展的症结,对

11、学校的优势资源,发展机遇进行系统诊断,找出改造与发展的切入点4、确定目标:提出学校发展的目标和管理策略以下内容可供选择使用:怎样了解:诊断的步骤与方法1、进行诊断的相关理论的学习。学校改造与发展自我诊断, 是指学校管理者, 即校长和其他管理干部针对学校中出现的某种现象或面对的某种挑战提出诊断要求,依照正确的教育思想,采用科学方法,按照科学的操作程序进行诊断,并领导学校改革和促进学校改造与发展的工作过程。只有在学习之后, 校长、班子才能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条件。2、确定学校改造与发展自我诊断的内容校长应根据实际需要来具体确定是进行全面诊断还是针对某个方面进行诊断。3、制定诊断工具在调查前,要

12、结合本校实际选择、 修改、编制出学校改造与发展自我诊断调查问卷。(问卷由校长个人反思问卷、学生调查问卷、教师调查问卷、管理人员和职员调查问卷、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调查问卷、社会人士调查问卷几部分构成。)4、进行校长“前理解”的自我诊断7校长要根据问卷的内容逐一填写自己的看法, 呈现自己的主观认识。 每一位校长都会有对自己学校改造与发展的看法,包括对学校改造与发展需求的看法、对学校发展水平和优势的看法、对学校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的看法。但有的是有意识的,有的是潜意识的,有的是系统的,有的是不系统的,有的比较稳定,还有的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校长要静下心来,认真系统的整理出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比较稳定的看法。5、实施调查研究进行问卷调查: 师生调查覆盖面不低于学校师生总数的2/3 ,调查内容涵盖发展诊断的全部内容。座谈与访谈(分别召开干部、教师、学生座谈会,补充调查问卷的内容)有一定覆盖面的随即听课:目的在于在行为上了解问卷上的内容,以避免言行不一致而导致诊断内容的不客观。观察学校(看校园环境,师生的关注点和精神风貌) ,以了解学校改造与发展的起点,认识自身资源。借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