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小班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0778723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小班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小班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小班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小班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小班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小班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小班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班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所谓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幼儿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各种材料,创设活动环境,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按自己的能力和意愿,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探索与交往的场所”。 区域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非常必要的活动环节,是幼儿自主学习、探索、发现、完善的活动。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宽松的学习环境,能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需要,是集体活动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开放、自由的活动。就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我谈一些自己的见解。一、区域材料投放应以幼儿为主体,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幼儿的教育即在生活中学,在游戏中学。因此我们在选材时要贴近幼儿生活,投放的材料一定要是幼

2、儿生活中常见的。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好动、好玩,动手操作欲望很强烈,喜欢摆弄和操作物体,而区域活动正好能满足幼儿的这一探究兴趣。皮亚杰的相互作用告诉我们,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其不断的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得的。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本性的、具体的、形象的,思维常常需要动作的帮助。物质环境是幼儿学习的探究的刺激物,材料的投放使幼儿在与环竟中获得经验。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提供主动学习的材料。 小班幼儿年龄小,他们从一个熟悉、安全的家庭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幼儿园家庭中,不免有畏惧、胆怯的心理,为了让幼儿能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们可以为幼儿创设娃娃家(幼儿熟悉的家庭环境),为

3、孩子准备喜欢的娃娃及动画片中熟悉的人物、各种家具、玩具及舒适的小床等相应的物质环境,使幼儿满足对家庭的依恋,从而找到家的温暖的感觉,在情感上获得一定的满足。一段时间后幼儿的情绪便会得到稳定,逐步适应幼儿园的环境。2、材料的投放应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起到相应的教育意义。材料的投放不应是随意的,而应根据幼儿现阶段发展的需要有目的地投放。通常在我们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中,教师的指导重点大多针对的是全体儿童而不是个别儿童,即使有个别的观察和互动也是少数的、随机的。而区域活动恰恰弥补了这些不足,区域活动具有很强的开放性、选择性和灵活性,不仅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更有利于观察和记录儿童发展状况的有意义场景,同时

4、还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进一步巩固集体活动中所学的内容。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可见区域活动是集体活动后一个非常重要的延伸,是必不可少的。二、材料摆放要与幼儿互动,促进幼儿主动探究。 1、材料丰富,形式多样。材料投放多样化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因此在为幼儿投放材料时不能单一,既要有色彩的不同,还要有形状的不同。既要有平面的,还要有立体的。既可以在桌面上,还可以在工作毯上,小椅子上这样幼儿在活动中就不会感到枯燥无味,反而会刺激幼儿的视觉器官,让区域活动才能不被成为一种摆设。幼儿的情感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和提升。2、为幼儿提供个别化学习机会。国内外研究

5、结果表明,儿童在发展水平上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区域活动无疑是一条落实个别化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能够根据儿童已有的经验和对活动材料的操作反应水平,为儿童确定不同的活动目标、活动材料、活动方式和活动评价。在材料投放上体现梯度和层级以适应不同儿童的发展需要。幼儿本身有个体差异,教师要尊重个体的差异性,要尊重和接纳每个幼儿的观点和兴趣,使幼儿产生安全感。给每个幼儿激励性评价,使每个幼儿在探究活动中都有成功的体验。如投放在生活区的豆子。一组可提供豆子、勺子和塑料碗,将豆子舀进塑料碗中,要求相对较低;二组可提供豆子、勺子和瓶子,将豆子舀进瓶子中,要求又有所提高。串珠活动的设计也要从简单到复杂

6、,一组可以随意穿,二组发展到按颜色、形状串,三组可以按珠子的大、小按规律排序。在科学区针对认识图形这个目标,可以多投放几组材料:一组是颜色的认识;二组是颜色与形状的认识;三组图形大小排序。不同层次的幼儿可根据兴趣、需要选择,从而幼儿会在不同水平上获得不同的经验。3、材料的投放要具有多种性质。幼儿的学习来源于兴趣,材料的有趣性,使幼儿产生动手、动脑、操作欲望,从而便有了主动探究的动力。如:“喂小动物”,用牛奶箱制作小动物头,在箱子上挖出一个动物的嘴巴,有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又准备了各种图形卡片,请幼儿给小动物喂吃的。这个活动幼儿的小手得到了锻炼,有认识了图形和颜色,还可以练习数数。有这样的环境

7、幼儿能主动的进区域操作,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直到得到心理满足为止。三、为幼儿创设温馨的区域环境,使幼儿观察、认识事物,获得相关的经验。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为幼儿创设一个与他们发展相适应的区域游戏环境,能给幼儿营造一个更为自由发展的空间。在环境的布置中,教师应注意从“新、奇、趣”入手,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如经常更新区角内的材料、以期引起幼儿的关注。特别是小班幼儿我们在投放材料时,数量一定要充足。让每个幼儿都有操作的机会,而不应该让幼儿有等待现象发生,否则幼儿就会产生不耐烦的情绪,导致幼儿对此项活动丧失兴趣。同时还能避免幼儿之间因争夺同一玩具而产生的争执和矛盾。区域活动氛围宽松,形式多样,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玩什么和怎么玩,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获得经验,体验成功和愉悦,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意愿,激发幼儿探索的愿望,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为幼儿创设一个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作为幼教工作者,如何投放区域活动中的相关材料,我会更加努力地进行探索,从而更好地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更优质的区域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