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分析及设计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077452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 页数:152 大小:4.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分析及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52页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分析及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52页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分析及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52页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分析及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52页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分析及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分析及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分析及设计(1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例题1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分析及设计例题.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分析及设计概要本例题介绍使用MIDAS/Gen 的反应谱分析功能来进行抗震设计的方法。此例题的步骤如下:1. 简要2. 设定操作环境及定义材料和截面3. 建立框架梁4. 建立框架柱及剪力墙5. 楼层复制及生成层数据文件6. 定义边界条件7. 输入楼面及梁单元荷载8. 输入风荷载9. 输入反应谱分析数据10. 定义结构类型11. 定义质量12. 运行分析13. 荷载组合14. 查看结果15. 配筋设计16. 计算书1 简介该例题通过建立一个六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模型,详细介绍了使用 MIDAS/Gen建立结构模型、施加荷载和

2、边界条件、查看分析结果及进行抗震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初学者按照本章提示的步骤进行操作,可以在短时间内熟悉和掌握MIDAS/Gen的环境及使用方法。例题模型的基本数据如下: 轴网尺寸:见平面图 主梁: 250x450,250x500 次梁: 250x400 连梁: 250x1000 柱: 500x500 混凝土: C30 剪力墙: 250 层高: 一层:4.5m 二六层 :3.0m 设防烈度: 7(0.10g) 场地: 类图1 结构平面图2 设定操作环境及定义材料和截面首先双击桌面上或相应目录中的MIDAS/Gen的 图标。 1:主菜单选择 文件新项目 文件保存: 输入文件名并保存注:也可以通过程

3、序右下角随时更改单位。2:主菜单选择 工具单位体系: 长度 m, 力 kN图2 定义单位体系3:主菜单选择 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材料:添加:定义C30混凝土材料号:1 名称:C30 规范:GB(RC) 混凝土:C30 材料类型:各向同性 图3 定义材料 4:主菜单选择 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截面:添加:定义梁、柱截面尺寸 图4 定义梁、柱截面5:主菜单选择 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厚度:添加:定义剪力墙厚度 图5 定义剪力墙厚度3. 建立框架梁1:主菜单选择 模型单元建立: 截面名称:250x450;节点连接:第一点直接点取坐标原点,第二点采用相对坐标dx,dy,dz:0,15,0图6 建立梁单元2:复制

4、单元主菜单选择 模型单元复制和移动: 选择复制对象;形式:复制;任意间距:方向x;间距:; 图7 复制梁单元3:主菜单选择 模型单元建立: 注:图标菜单可显示节点号。截面名称:250x450;节点连接:1,13;在“交叉分割”项,将节点和单元都选上。图8 建立梁单元4:复制单元主菜单选择 模型单元复制和移动: 形式:复制;利用选取刚建立的单元移动复制:任意间距:方向y,间距35;在交叉分割项,将节点和单元都选上。图9 复制梁单元5:定义用户坐标系主菜单选择 模型定义用户坐标系X-Y平面: 坐标原点:26.4,15,0(直接输入数字或鼠标在模型窗口点选);旋转角度:60;保存当前UCS:输入名称

5、“用户坐标1”(可自定义)图10 定义用户坐标系6:主菜单选择 模型单元建立: 截面名称:250x450;节点连接:采用相对坐标dx,dy,dz:15,0,0图11 建立梁单元6:复制单元主菜单选择 模型单元复制和移动: 形式:复制;利用选取刚建立的单元移动复制:任意间距:方向y,间距35;在交叉分割项,将节点和单元都选上。图12 复制梁单元7:主菜单选择 模型单元建立: 截面名称:250x450;节点连接:29,35;在交叉分割项,将节点和单元都选上。图13 建立梁单元8:复制单元主菜单选择 模型单元复制和移动: 利用选取刚建立的单元;形式:复制; 移动和复制:任意间距,方向x,间距3-5;

6、在交叉分割项,将节点单元都选上。图14 复制梁单元9:建立曲梁 主菜单选择 模型单元建立曲线并分割成线单元: 同时删除部分梁单元注:回到整体坐标系 点击UCS/GCS菜单中 快捷键图15 建立曲梁10:建立次梁主菜单选择 模型单元复制和移动: 选择复制对象;输入复制间距1.75;截面号增幅选2 (即选择次梁截面);在交叉分割项,将节点和单元都选上。 注:次梁截面修改也可以应用拖放的功能修改截面 图16 建立次梁4. 建立框架柱及剪力墙1:主菜单选择 模型单元扩展:扩展类型:节点线单元; 单元类型 :梁单元; 材料:C30截面:500x500; 输入复制间距:dz=4.5注:对于不生成柱子的位置

7、,可以用 解除选择不生成柱子位置的节点。在模型窗口中选择生成柱的节点。 图17 生成框架柱2:主菜单选择 模型单元修改单元参数参数类型: 选择Beta角,Beta=60,在模型窗口选择框架2部分需要旋转的框架柱。3:主菜单选择 模型单元扩展:扩展类型:线单元平面单元 单元类型 :墙单元(板单元)生成形式: 复制和移动 输入复制间距:dz=4.5在模型窗口选择生成墙的梁单元。注:扩展时可以勾选目标 删除选项,确认是否保留梁单元。图18 生成剪力墙4:主菜单选择 模型单元分割:单元类型:墙单元 任意间距: X=0,Z=1.9,1.2在模型窗口选择要分割的墙单元,并按F2键或激活图标激活。5: 菜单

8、选择 模型单元删除: 在模型窗口选择被删除的墙单元注:x、z分别指单元坐标系的x、z方向。图19 墙单元被分割6:主菜单选择 模型单元分割: 单元类型 :线单元 被节点分割:在模型窗口选择要分割的单元及分割单元的节点图20 分割线单元7:主菜单选择 模型单元修改单元参数:参数类型:截面号形式:选择250x1000(连梁截面) 模型窗口选择修改的梁单元注:亦可使用拖放功能;同时考虑在“结构类型”中是否点取“在图形显示中,将梁顶标高与楼面标高(X-Y平面)对齐”图21 墙洞口布置5.楼层复制及生成层数据文件1:主菜单选择 建筑物数据复制层数据: 复制次数:5 距离:3 添加在模型窗口中选择要复制的

9、单元图22 楼层复制2:主菜单选择 建筑物数据定义层数据: 点击生成层数据:考虑5%偶然偏心考虑刚性楼板:若为弹性楼板选择不考虑 地面高度:点击,若勾选使用地面高度,则程序认定此标高以下为地下室,勾选各构件承担的层间剪力 注:程序自动计算风荷载时,程序将自动判别地面标高以下的楼层不考虑风荷载作用。 图23 生成层数据3:主菜单选择 建筑物数据自动生成墙号: 避免设计时不同位置的墙单元编号相同,特别是在利用扩展单元功能时,一次生成多个墙单元时,这些墙单元的墙号相同,若这些墙单元不在直线上,X向、Y向都有时,程序则认为没有直线墙不给配筋设计。6.定义边界条件主菜单选择 模型边界条件一般支承:在模型

10、窗口中选择柱底及墙底嵌固点 注:可以利用面选的功能对下部节点进行选择。 图24 输入边界条件7. 输入楼面及梁单元荷载1:主菜单选择 荷载静力荷载工况: DL:恒荷载 LL:活荷载 WX:风荷载 WY:风荷载图25 定义荷载工况2: 主菜单选择 荷载自重: 荷载工况:DL 自重系数:Z=1图26 定义自重3:菜单选择 荷载定义楼面荷载类型: 定义各房间荷载:办公室、卫生间、屋面名称:OFFICE 荷载工况:DL(LL) 楼面荷载:-4.3(-2.0) 按名称:BATHROOM 荷载工况:DL(LL) 楼面荷载:-6(-2.0) 按名称:ROOF 荷载工况:DL(LL) 楼面荷载:-7(-0.5

11、) 按 图27 定义楼面荷载4:主菜单选择 视图激活按属性激活: 选择按层激活: 激活2F层图28 按层激活5:主菜单选择 荷载分配楼面荷载:楼面荷载类型:OFFICE 分配模式:双向(或长度)荷载方向:整体坐标系Z 复制楼面荷载:方向Z,距离43在模型窗口指定加载区域节点同样方法输入BATHROOM 楼面荷载注: 对于异形板,分配楼面荷载可以采用多边形-长度或者多边形-面积的方法。注: 楼面荷载分配不上,可检查分配区域内是否有空节点、重复节点、重复单元。图29 分配楼面荷载6:主菜单选择 荷载连续梁单元荷载:荷载工况: DL 选择: 添加荷载类型:均布荷载 荷载作用单元:两点间直线 方向:整

12、体坐标系Z 数值:W= -10 复制荷载:方向Z,距离43 加载区间(两点):选择加载梁单元。 图30 输入梁单元荷载7:重复步骤5和6输入屋面荷载及梁单元荷载8:主菜单选择 视图激活全部激活 视图显示: 荷载 查看输入的荷载 图31 显示荷载8. 输入风荷载1:主菜单选择 荷载横向荷载风荷载 添加荷载工况:WX 风荷载设计标准: GB500092001。风荷载方向系数:X轴方向系数 1 Y轴方向系数 0注:程序只能自动计算有刚性板假定层的风荷载。 图32 风荷载输入2:重复步骤1,输入Y向风荷载WY,注意此时风荷载方向系数:X轴方向系数0,Y轴方向系数1。9. 输入反应谱分析数据1:主菜单选

13、择 荷载反应谱分析数据反应谱函数添加:设计反应谱:GB500112001; 设计地震分组:1;地震设防烈度:7(0.10g); 场地类别:;地震影响:多遇地震; 阻尼比:0.05图33 生成设计反应谱2:主菜单选择 荷载反应谱分析数据反应谱荷载工况:特征值分析控制频率数量(振型数):6 振型组合方法:CQC 反应谱荷载工况名称:Rx (Ry)地震角度:0( 90) 周期折减系数:0.8 图34 反应谱荷载工况10. 定义结构类型主菜单选择 模型结构类型结构类型:3-D平面(三维分析) 将结构的自重转换为质量:转换到X、Y (地震作用方向)图35 定义结构类型11. 定义质量主菜单选择 模型质量将荷载转换成质量:质量方向:X,Y 注:此处转换得荷载不包括自重。荷载工况:DL ( LL) 组合系数:1.0 ( 0.5)图36 定义质量12. 运行分析 主菜单选择 分析运行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