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品德与社会计划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0771899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品德与社会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一年级品德与社会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一年级品德与社会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一年级品德与社会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一年级品德与社会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品德与社会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品德与社会计划(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计划一, 学情分析 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热爱学习,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学生普遍都能尊师守纪,团结友爱,有较强的上进心和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但有时有点过于活跃,需要老师适时调控。相信在我的努力下,学生的思想品德一定会有更大进步与提高。二、教材教学分析本学期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课试用的是山东人民版的教科书,是新教材。本教材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的心理特点,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整合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的关系,精选有教育价值和生活典型意义的案例作为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

2、创意的生活。第一单元温暖的家,共分为我的家、我的事情我来做、我为家庭添快乐三个主题。本单元设计思路:本单元以学生的家庭生活内容、场景、氛围、人物、故事等为基础构建学习主题,关注与儿童现实生活的联系。关注对儿童家庭生活的引导。家庭生活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儿童在家庭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家庭观念、劳动观念等最好的教育载体。较好地处理了“活动”与“生活”的关系活动中有生活,生活中有活动,通过活动引导儿童的现实生活。第二单元美丽的春天,共分为春天在哪里、我和小树交朋友、和风在一起、种养一棵花四个主题本单元设计思路:本单元共设计了“春天在哪里”“我和小树交朋友”“和

3、风在一起”“种养一棵花”四个活动主题。“春天在哪里”这一主题通过对春天来临的感受,使学生在欣赏春景的同时,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我和小树交朋友”“种养一棵花”,在学生参与种植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初步的爱护花草树木的生态意识。“和风在一起”,主要引导学生从感受风,制造风的探究、体验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科学常识,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亲身体验中完成多种能力的培养。第三单元快乐的星期天,共分为我们去游玩、爸爸带我去做客、看电视三个主题本单元设计思路:“我们去游玩”,通过一家人去公园游玩的活动,让学生感悟在公共场所要遵守规则,注意安全,爱护公共设施,以及热爱大自然的美等。“爸爸带我去做

4、客”,通过学做小客人,自己亲自去做客等活动,让学生学会礼貌待人,个人行为要文明等。“看电视”,主要通过看电视,长见识和与家人一起看电视活动,让学生学会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能在成人的帮助下控制和调查自己的情绪。第四单元火热的季节,共分为互相提个醒、学会看天气、迎接暑假生活三个主题本单元设计思路:让学生具有初步的健康常识,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并在这些活动中,学习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等。通过气候变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要注意防暑、防雷击、防食物中毒等;其次,通过观察天气

5、的变化,以及天气变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了解天气预报的有关知识和测量天气的简单方法,最后,通过有计划地安排,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生活等。三、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1.爱家庭,爱亲敬长。 2.亲近自然,对自然现象有探究的兴趣 3.珍爱生命,爱亲敬长 4.珍爱生命,求上进。行为与习惯:1.初步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做家务的习惯。 2.爱护花草树木和动物;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3.爱护花草树木与动物,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懂礼貌,行为文明。 4.爱护花草树木与动物,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知识与技能:1.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2.初步了解春天的动植物常识

6、。 3.初步了解生活中的社会常识。 4.知道初步的健康常识;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过程与方法:1.尝试用观察、体验等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2.尝试用实验、种植等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3.学习用观察、讨论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4.尝试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进行探究活动。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初步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做家务的习惯。 2.爱护花草树木和动物;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3.爱护花草树木与动物,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懂礼貌,行为文明。 4.爱护花草树木与动物,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难点:1.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2.初步了解春天的

7、动植物常识。 3.初步了解生活中的社会常识。 4.知道初步的健康常识;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五教学措施1、加强课前预习,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习惯和能力。2、提高学生的有效性。3、加强课堂评价,提倡多元化评价。4.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5.加强家校联系,共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6.依据地域情况,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状况。六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2.幻灯片3.图片4.相关的资料5.磁带6.照片七周次及课时安排周次课时数新授周次1441复习周次824机动周次13合计2265八教学研究(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

8、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合作与分享,不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从而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因而,探求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二)、研究目的 为了改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教师是灌输知识的机器,学生是承载知识的容器,教师教得苦、教得累,学生不爱学、不想学”等现象,教师寻求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对获得教学成果至关重要。思想品德学科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把研究性学习和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的主宰,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培养与发展学生对问题现

9、象进行探究的基本素养,并将学生的兴趣与真实的事例密切地相连,使抽象、枯燥的理论学习“任务”与生活化、活动化的“问题”相结合,这必然使教学始终处在一种“参与、体验、感悟、生成”的动态和谐的交流合作中,也使学生在获得理论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培养和提高,实现学生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由个体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由接受性学习向探究性学习转变,真正焕发出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勃勃生机,同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实施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三)、研究目标 1、探寻并内化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10、的基本理论;2、探索并总结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策略;(四)、研究过程 1、加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 阅读教育教学理论相关书籍、报刊,撰写读书笔记,为自己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依据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内容,探索出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2、立足于课堂教学,探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内容尝试该教学模式的效用性,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 3、课后反思、总结、提炼,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将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定期与教研组老师、本校其他老师、其他学校同行等进行交流探讨,在

11、实践反思中不断充实完善本课题研究,撰写研究反思与研究总结。九教学进度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教具准备备注12.253.3我的家2多媒体课件23.43.10我的事情我来做3教学挂图33.113.17我为家庭添欢乐3多媒体课件43.183.24春天在哪里3多媒体课件53.253.31我和小树交朋友3幻灯片64.14.7和风在一起3多媒体课件74.84.14种养一棵花3多媒体课件84.154.21我们去游玩3教学挂图94.224.28爸爸带我去做客3多媒体课件清明104.295.5 期中素质检测复习115. 65.12期中素质检测125.135、19看电视多媒体课件135.205.26互相提个醒3多媒体

12、课件劳动节145.276.2学会看天气3多媒体课件156.36.9迎接暑假生活3多媒体课件166.106.16期末复习175.286.3期末复习186.46.10期末考试196.116.17期末复习第一单元 温暖的家一、课标要求:健康、安全地生活:热爱劳动,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愉快、积极地生活: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选择生活和学习用品时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二、单元目标:情感与态度:爱亲敬长。行为与习惯

13、:初步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做家务的习惯。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过程与方法:尝试用观察、体验等方法进行探究活动。三、单元内容:主题一:我的家主题二:我的事情我来做主题三:我为家庭添欢乐主题一 我的家 主题目标:1.让学生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培养他们爱家、爱父母的情感。2.使学生知道父母的一些基本情况。活动准备:1.实物投影仪、电教设备、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好爸爸、坏爸爸玩具兔。2.每人准备一张全家福的照片、纸、笔。活动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介绍自己的家二、创造氛围,通过教师的讲解激发学生介绍自己家庭的兴趣,同时为学生示范如何介绍自己的家人。 三、我

14、爱我的家人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家人的具体情况,来激发他们关爱家人的情感四、课堂总结五、课外准备 师:人人都有一个家,同学们了解自己的家吗?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家吧!师:在投影仪下教师先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全家福照片。师:小朋友们,这是老师的全家福照片,我非常愿意把我的家人介绍给你们认识。我很爱我的家人,和他们在一起我觉得自己很幸福也很快乐。师:你愿意把你幸福的家庭成员介绍给大家吗?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35人师:在小朋友们刚才介绍家庭成员时应该先把长辈放在前面,然后再介绍晚辈。师:通过刚才的介绍,我们认识了一些小朋友的家庭成员,知道了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下面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或前后位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的全家福照片。学生之间交流,并互相认识家庭成员师:小朋友们,你们愿意把自己家人的情况说给大家听听吗?那就请你把家人的情况给大家介绍介绍。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人的情况35人师:现在我们就请愿意介绍的同学带上他的照片来向我们大家介绍他的家人的情况。1.家庭情况我知道:师:你对你的家庭了解有多少?对家里人的生日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