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0763142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5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易错题)1、如图所示,物体A重为5N,物体B重为10N,若弹簧测力计自重及滑轮摩擦不计,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ONB、 2.5NC、 5ND、 10N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专题:推理法.分析:要求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从“平衡状态”开始分析.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就一定是平衡力, 通过分析物体A和物体B的受力情况即可得出.解答:物体A和物体B均处于平衡状态,说明物体A和物体B都受到的是平衡力. 物体A受到重力和绳子对它向上的拉力,所以A的重力和绳子对A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故绳子对A 的拉力等于A的重力等于5N.物体间力的作

2、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所以A对绳子的 拉力也是5N. 由于A对绳子施加力5N的拉力,所以绳子对B也施加了 5N的拉力.B处于静止状态,说明B受到的 也是平衡力,B还受到了 10N的重力,和绳子对它5N的拉力,这两个力是不可能平衡的,说明它还受到 了地面对它5N的支持力.绳子受到A对它向上的5N的拉力和B对它5N的向下的拉力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故选C.点评:此题要从平衡力的知识来分析,一部分同学可能会误选10N.这主要是对于物体B的受 力情况分析不清所致.2、如图所示,用一个动滑轮提升重物(不计摩擦),已知物重为G=200N,滑轮重G/=40N,使重物匀速上升1m,则下列结

3、论中正确的是()A、F=440N,力向上移动2mB、F=140N,力向上移动2mC、F=440N,力向上移动0.5mD、F=480N,力向上移动0.5m 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分析:此题是动滑轮的一种特殊使用方法,正常使用时是将物体挂在轮轴上,拉绳子的一端而特殊使 用方法恰好相反,拉轮轴而将物体挂在绳子的末端动滑轮的特殊使用方法,不仅不省力而且费2倍的 力,但能够省一半的距离解答:解:这是动滑轮的一种特殊使用方法,它的特点是费2倍的力却省一 半的距离.所以,施加的力 F=2G=2 X 200N+40N=440N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12h=12Xlm=0.5m故选C.点评:此题考察的是动滑轮

4、的特殊使用方法我们只要用我们学到的有关动滑轮的知识就可以 很好的解答此题.3、如图所示,吊篮的重力为400N,动滑轮重力为50N,定滑轮重力为40N,人的重力为600N,人在吊篮里拉着绳子不动时需用力()A、 218NB、 220NC、 210ND、 236N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专题:整体思想.分析:此题可用整体法来进行分析,把动滑轮、人和吊篮作为一个整体,当吊篮不动时,整个系统处于 平衡状态,那么5段绳子所承受的拉力正好是人、动滑轮和吊篮的重力和可据此求解解答:解:将 人、吊篮、动滑轮看作一个整体,由于他们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则人的拉力 F=15 (400N+

5、50N+600N) =210N.故选C.点评:解答该题须采用整体思想,把动滑轮、人和吊篮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这是解答此题 的关键.4、如图所示,滑轮重及滑轮摩擦不计,物体A和B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物体重力的大小关系是G1=2G2B、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fA=2G2C、A物体所受的合力的方向是向右的D、A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力的合成与应用.分析:物体A和B都处于静止状态,说明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A、B所受合力都为0,物体A所受拉 力等于A所受的摩擦力,是B重力的2倍.解答:解:物体A所受

6、拉力等于A所受的摩擦力,是B重力的2倍,故A错误,B正确, 物体静止,所受合力为0,不存在合力方向,故C错误.物体A静止受4个力,重力、支持力、拉力、摩擦力物体B静止受两个力,重力和拉力,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滑轮组上的物体静止时,拉力等于摩擦力,所受合力为0,以及物体所受所有 外力的情况分析.5、(2008?黄冈)建筑工地上,施工人员用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吊起建筑材料(如图)绕在滑轮组 上的钢丝绳最大拉力为6X103N,不计滑轮、吊钩、绳的自重及摩擦,一次最多能起吊N的建筑材料, 实际使用该滑轮组最多只能吊起5.4X103N的建筑材料,且将建筑材料Is内匀速吊起了 lm,起重机的 功

7、率是W,机械效率为.若吊起的建筑材料的重力减小,机械效率将.(“增大”、“减小”或“不变”) 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功的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率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 在不计滑轮、吊钩、绳的自重及摩擦的情况下,绕在滑轮组上的钢丝绳拉力与滑轮组吊起建筑材料的重 力和动滑轮上的绳子股数有关;再结合功、功率公式即可求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化,就要判断出有 用功和是总功的变化.解答:不计滑轮、吊钩、绳的自重及摩擦,数出承重绳子的股数n=3,则物重G=nF=3X6X103N=1.8X104N; 实际使用该滑轮组,滑轮、吊钩、绳的自重及摩擦的存在,实际吊起的建筑材料G=5.4X103N

8、,那么 起重机吊臂上的钢丝绳移动的距离s=nh=3X1m=3m.起重机的功率 P=Fs/t=6X103NX3m/1s=1.8X104W.机械效率 n =W 有/W 总=Gh/Fs=5.4X103NX 1m/6 X103NX 3m=30%.实际使用由于滑轮组装置不变,滑轮、吊钩、绳的自重及摩擦产生的额外功基本不变,则吊起的建筑材 料的重力减小,有用功减小,使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减小.故答案为:1.8X104; 1.8X104; 30%;减小点评:此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特别注意:在判断滑轮 组有几根绳子承重时,只需数出有几根绳子和动滑轮相接触;滑轮组装置不变,表示滑轮、吊钩、绳的 自重及摩擦产生的额

9、外功基本不变.6、如图(不计绳重摩擦,且动滑轮重小于物重),用它们分别将重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甲用题;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甲、F乙,它们的机械效率分别为n甲、n乙则f f,n n (选填或=”) 甲 乙甲 乙分析: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专题:应 比较思想.有用功W有用=Gh. 不计绳重摩擦也就是说只考虑动滑轮的重(空气阻力一般都是忽略不计的)定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100%解答:解:将重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根据有用功W有用=Gh可知两个滑轮 所做的有用功时相同的又根据n=W有用/W总,有用功一定时,机械效率和总功是

10、成反比的.有用 总 不计绳重摩擦,只考虑动滑轮的重,定滑轮的机械效率就是100%,而动滑轮由于克服动滑轮的重做额外 功,动滑轮的机械效率达不到100% 所以n甲n乙甲图中是定滑轮机械效率是1 %,W有用=W总,Gh=FS又因为S=h,所以F甲=G;乙图中F乙=12(g+g动) 且动滑轮重小于物重故F甲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还是考察动滑轮、定滑轮的特点和机械效、有用功、总功的关系.7、有一个矿井,深20m,有两个工人将一个重为400N的矿石从井底匀速拉向井面,如图所示,动滑轮重20N,不计其他摩 擦如果两个工人始终保持相同的速度拉矿石,则两个工人用的拉力F=N;当矿 石拉出井面时,则其中一个

11、工人将绳子移动了 m.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专题:计算题;比较思想.!分析:该题中矿井上的两个定滑轮主要是起到改变力方向的作用,对省|召卡 力情况是没有影响的由此就可以将此题简化为一个动滑轮,而在动滑轮的正常使用时,是将一端绳子固定,用 手拉另一端绳子,省力情况是省一半力.此题是两端都用力向后拉,它与动滑轮的正常使用时有什么区别呢?省力情况是不影响的,因为正常使 用时一端虽然是固定的,没有用手施力,但固定点也对它施加了一个和绳子末端相同的力所以两人施 加的力相等且都等于正常使用时绳子末端的拉力.不影响省力情况,那影响的是什么呢?是绳子末端的移动距离,正常使用时,固定的一端绳子是不动的, 而

12、现在这段也在向后拉,所以两端绳子移动的距离之和等于正常使用时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解答:解: 不计其他摩擦,只考虑动滑轮的重.两个工人所用的拉力:F=12X(G物+G动)=12X (400N+20N)=210N当矿石拉出井面时,其中一个工人将绳子移动的距离:S=(1/2)X2h=(1/2)X2X20m=20m故答案为:210; 20.点评:很多同学遇到此类题就会慌了手脚,其实对与这种类型的题,我们只要认 真分析,找准实质,就一定可以解答下来.8、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匀速提起重300N的箱子,绳自由端5s内移动2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则箱子上升高度为m,拉力F大小为N,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W

13、.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率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1)滑 轮组提升物体时,物体上升的高度与绳子的段数有关,如果有n段绳子承担物重,则物体上升的高度就 是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的1/n;(2)由物重和物体上升的高度可以得出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再利用机械效率公式计算出总功,然后 利用功的计算公式求拉力F的大小;(3)知道拉力F的大小和所用的时间,直接利用功率的定义式就可以求出功率的大小.解答:解:(1)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2米,物体上升的高度是:2米/2=1米;(2)滑轮组的做的有用功是:W有用=Gh=300NX 1米=300J,械效率、所以滑轮组的总功是:W总=

14、闪有用/ n =300J/75%=400J,拉力F的大小是:F=W总/s=400J/2m=200N;(3)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P=W总/t=400J/5s=80W.故答案为:1; 200; 80.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包括滑轮组的拉力、机 功率的计算等,对于功的定义式w=F/s,功率定义式P=W/1要熟练掌握.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物体均重10N在F=4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动滑轮、绳匕匕厶冃子的重量,则甲、乙两物体运动过程中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分别为:f 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分析:不计动滑轮、绳子的重量时,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定滑轮 省力.解答:将上图顺时针旋转90度角,乙物体所受摩擦力f乙跟拉力F 系为:f =(1/2)F,TF=4N,.f =2N.乙乙下图为定滑轮,图中拉力F克服摩擦力f甲匀速直线运动,则f =F=4N.甲故答案为:4; 2点评:能否排除重力的干扰,准确判断拉力F跟甲、乙两个物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之 间的关系是本题的解题关键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