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节地球的运动第3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解析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0759396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节地球的运动第3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节地球的运动第3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节地球的运动第3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节地球的运动第3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节地球的运动第3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节地球的运动第3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节地球的运动第3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案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学习目标导航1. 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及其成因。(重难点)2了解四季的形成和五带划分。阶段1认知预习质疑知识梳理要点初探教材整理1 五带的划分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阅读教材P21P23上部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 五带的划分(1) 依据 南、北回归线: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光线直射点可能达到的最南和最北的纬度位置。 南、北极圈:一年中因为地球公转导致昼夜交替现象消失的最大范围的界线。(2) 具体划分五带范围特征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中获得太阳辐射能量最多温带热带与寒带之间四季更替明显寒带南、北极圈地球上最寒冷的区域2. 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1

2、)太阳高度:太阳相对于地平面的高度角(如图/ H),最大值为90。头顶(2)正午太阳高度:当地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直射的纬线上最大,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正误判断:(1) 五带划分的界线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2) 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最小值。( )(3) 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旗杆正午时分的影子夏至日这一天最短,冬至日这一天最长。( )【提示】(1) V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中获得太阳辐射能量最多,为热带;南北极圈到极点,一年中获得太阳辐射能量最少,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区域,为寒带;回归线到极圈之间为温带。(2) X 夏至日

3、,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 大值,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并未达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最小值。(3) V 北京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一年中夏至日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冬至日这一 天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因此,天安门广场上旗杆正午时分的影子夏至日最短,冬至日最长。教材整理2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四季更替阅读教材P23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 .昼夜长短变化(1) 表示方法:晨昏线将纬线圈分为昼弧和夜弧两部分,一个地方的昼夜长短,就取决 于它所在纬线圈昼弧和夜弧的比例关系。像蛋|昼夜等长外,其他地方昼夜长短均 在变化表现弋当太阳光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坦翅纬度越高,昼越长,

4、该越短,北极附近出、现饋昼现象;南半球相反2.四季更替(1) 表现: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夏季:一年中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 冬季:一年中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 春秋两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2) 典型地区:地球公转使中纬度地区形成明显的四季变化。o微体验正误判断:(1)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短。()(2) 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小。()(3) 全球中纬度地区“四季分明”,特征明显;低纬度、高纬度地区“四季模糊”,特征相似。()【提示】(1) X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

5、越高,昼越长,夜越短。(2) X 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3) V 中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大,昼夜长短的变化也较大,且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同时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单位面积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变化最大,四季更替最为明显。赤道两侧的低纬度地区, 昼夜长短变化不大, 正午太阳高度终年较大,全年获得太阳辐射能最多,全年皆夏,没有真正意义的冬季,季节更替不明显。极地附近的高纬度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很大,全年正午太阳高度很小,获得太阳辐射能较少,全年皆冬,没有 真正意义的夏季,季节更替也不明显。阶段2.合作探究体验探究点1合作探讨材料一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速度加快,

6、住宅建设用地供应紧张,加之一些城市在对 新建住宅楼规划审批环节中存在漏洞,有些开发商违规施工,超规划建设,导致新建住宅楼 层数过多,密度过大,影响相邻建筑的通风、采光,使基于“阳光权”引发的纠纷日益增多。 我国物权法规定:“建造建筑物,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妨碍相邻建筑物的 通风、采光和日照。”材料二济南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探讨1:材料一中影响建筑物采光和日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提示】正午太阳高度。探讨2:材料二中,分别表示哪一日期的正午太阳高度?其中,决定济南楼间距大小的是哪一个?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提示】表示夏至日,表示春、秋分日,表示冬至日

7、。其中,决定济南楼间距的大小。冬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核心点击1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 纬度变化止午丈阳高度曲午盘阳高度春秋分貝至冬至2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H= 90 纬度差。式中H是指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差指所求地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的差值。纬度差的求法:若两地同在北(南)半球,两地纬度差为大数减去小数;若两地分别属于南北不同半球,两地纬度差为两地的纬度之和。3. 正午太阳咼度的应用(1) 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 是12时。(2) 确定房屋的朝向: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

8、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3) 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一天逐渐变短逐渐变长中日影的变化规律是:日出最长一渐变短正午最短一渐亠 日落最长,且日影方向与太阳方位相反。楼房间距问题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建房为例,为保证一楼全年均有阳光照到,两楼之间的最短距离L与楼高h的关系如上图所示(H为冬至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L应大于h cotH。太阳能热水器的角度问题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要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来调整角度,角a应等于当天正午太阳咼度的余角。如下图所示,a + H= 90时效果最佳。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倾角=两点纬度差

9、(即当地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值阳光体验评价1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折线图,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9.2S12.22乳 21(吋佃“二 21 (正午裔奇度A. 23.5 N90NC. 0 23.5 N 之间B. 23.5 S90SD. 0 23.5 S 之间【解析】该地12月22日前后有两次正午太阳高度达到90,说明有两次太阳直射。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可以判定该地位于赤道至南回归线之间。【答案】D2为了保证一定时间的光照,须根据日照情况合理配置楼房之间的间距。在下列城市中,理论上楼间距要求最远的城市是()【导学号:00040029】A. 石家庄B.哈尔滨C.

10、 邯郸D.广州【解析】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前楼的影子越长,要求楼间距越大,故选哈尔滨。提究点2【答案】B昼夜长短的变化合作探讨材料二分二至日不同纬度的昼长图。Q1乙丙探讨1结合北半球二分日图,分析二分日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如何?全球的昼夜长短具有怎样的分布规律?【提示】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个纬度昼夜等分。探讨2:以北半球夏至日为例分析,夏半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如何?北半球昼夜长 短状况如何,随纬度如何变化?其中夏至日的昼夜长短状况有什么特点?南半球呢?【提示】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北极地区出现极昼。夏至日时,北半球白昼最长,黑

11、夜最短,北极极昼范围最大达北极圈。 南半球相反。探讨3: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有什么关系?【提示】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 球昼变短,夜变长。核心点击1.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从养闻列夏至:Jt半球尿氏蛋BL捱酝民丧常fiii 由半球妊題霍札“聂祈短,直所崔年鲨H;北鼻展茁皿曩岀规軽模: 南槪剧JUUlrH岀理楼耗- 、NK4iHLSrSSSSS:最悔;(AH.至He春秋分0全球昼夜等长2. 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寸閑搭地勰、夜长月纬匱贞高,艸球密也夜(TuJ日寸漲附近岀踮及粗极讎我1 1ww呂也达最大反t3.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1)

12、根据昼弧、夜弧求昼长、夜长(昼弧、夜弧的长短反映昼夜长短)昼长时数=昼弧度数15夜长时数=夜弧度数15 根据日出日落时间求昼长、夜长地方时12吋日山正午日薄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正午12时一日出时间)X 2=(日落时间一正午12时)X2夜长=24时昼长(3) 根据相关性计算 相同纬度地区昼长相同。 分别位于南北半球但纬度数相同的两地,一地的昼长等于另一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长。女口 40N的地区昼长是15小时,则40S的地区夜长为15小时。体验评价3. 读下图,回答(1)(2)题。NO(1) 图中C点的昼长为()A. 24小时B. 12小时C. 20小时D. 10小时图中所示日期,下列各地白昼

13、最长的是()A.太原B.长春C.南昌D.昆明【解析】 第(1)题,从图中的信息可知,图中C点所在的纬线上昼弧与夜弧的比例是5: 1,昼夜之和是24小时,所以其昼长约是 20小时。第 题,图中所示日期为夏至日, 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白昼时间达到一年中最大值,且位置 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答案】(1)C (2)B按究点3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合作探讨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仪,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天地的大美、四时的 序列、万物的荣枯,都是自然的伟力所致,非人为所能改变。西方人只有春夏秋冬,中国人却通过观天发明了二十四节气,从惊蛰到芒种,从霜降到大雪,24个如诗如画的名字串起了我们与众不同的四季。探讨1:四季的成因是什么?【提示】四季的形成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有关。探讨2:我国与众不同的四季是如何划分的?【提示】我国的四季与欧美四季的划分有明显不同,是以二十四节气为基础划分的。核心点击1 四季的划分北温帶一些惆家采用纭吒帳和结合的闷手划分2 五带的划分同一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使得太阳辐射总量在地表具有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这样,地表就划分成了五带。具体如下图所示:无阳光盘射冇极昼极夜北温带北阿归线t 冇阳Jtf射热带南回!Ll域f无阳朮直射南温带fSW有核昼概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