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考试复习题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0751875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考试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管理学考试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管理学考试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管理学考试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管理学考试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理学考试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考试复习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管理就是决策西蒙2.管理职能表3.管理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二重性4.管理者的三大类角色:决策角色,信息角色,人际角色5.管理者的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概念技能。6.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假设人是经济人 主要观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7. 使管理和劳动分离,把管理工作成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8. 组织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假设人是社会人9. 法约尔提出的管理职能:1计划2组织3只会4协调5控制10. 统一命令:一个员

2、工在任何活动中职能接受一位上级的命令。11. 梅奥等人的观点主要表现:1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2满足工人的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中世纪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组织”企业职工在共同工作,共同生产中,必然产生相互之间的人群关系,产生共同的感情,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这就构成了“非正式组织”12.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两个基本论点:一是人的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了什么,尚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换言之已经的到满足的需求不能起到激励作用。二是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某一层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个需要才会出现。需要层次图: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和归属需要受人尊重

3、需要自我实现需要13. 双因素理论:1保健因素2激励因素与工作相关的因素14. X和Y理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15. 1管理就是决策,西蒙等人认为,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都是决策的过程,决策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2决策分为程序性和非程序性非程序性决策在组织上层16. 管理的四项基本原理:1系统原理2人本原理3责任原理4效益原理17. 人本原理就是从人为主体的管理思想 人本原理主要观点:1职员是企业的主体2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3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4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18. 管理的方法分为:法律,行政,经济,教育,技术方法19. 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

4、而不是最优原则。决策的依据:信息。20. 决策的类型:1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2战略,战术,业务决策3集体和个人决策4初始和追踪决策5程序化和非程序化决策6确定型,风险型和不确定型决策21. 决策的特点:1目标性2可行性3选择性4满意性5过程性6动态性22. 集体决策方法:1头脑风暴法2名义小组技术3德尔菲技术23. 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和政策指导矩阵。24. 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确定型,风险型,不确定型。确定型的方法有:线性规划和量本利分析法。25. 量本利分析法:26. PQ=F+vQ P:单位价格 Q:产量或销量 F:总固定成本 v:单位变动成本 常用的风险型决策方

5、法是决策树法27. 常用的不确定型决策方法是小中取大(悲观者),大中取大(乐观者),最小最大后悔值法28. 1决策时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2在实际工作中,决策和计划是相互渗透的,又是甚至是不可分割的交织在一起29. 战略性计划是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较长时期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地位的计划。战术性计划是指规定总体目标如何实现的细节计划,起需要解决的是组织的具体部门或只能在未来各个较短时期的行动方案。战略性计划特点:长期性与整体性30. 目标管理是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基本思想。31. 目标的性质:1层次性2网络性3多样性4可考核性5可实现性6富有挑战性7伴随信息反馈

6、性,m 32. 滚动计划法师一种定期修订未来计划的方法。其基本思想:这种方法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情况定期修行威力的计划,并逐期向前推移,使短期计划、中期计划、长期计划有机的结合起来。其具体做法:近细远粗33. 网络计划技术原理是把一项工作或项目分成各种作业,然后根据作业顺序进行排列,通过网络图对整个工作或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和控制,以便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用最高的速度完成工作。34. 网络图三要素:工序,事项,路线。 最长路线被称为关键路线。 关键路线上的工序被称为关键工序。35. 组织设计的实质是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劳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工。管理劳动分工的必要性缘于管理者有效管理幅

7、度是有限的。36. 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结构的基本形态。这个有限的直接领导的下属数量被称作管理幅度。管理层次受到组织规模和管理幅度的影响,它与管理幅度成反比。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反比关系决定了两种基本的管理组织结构形态:扁平结构形态和锥形结构形态。1扁平结构是指在组织规模已定的条件下、管理幅度较大、管理层次较少的一种组织结构形态。特点:信息传递速度快。2锥形结构是管理幅度较小、管理层次较多的高、尖、细的金字塔形态。37. 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主管和下属的工作能力、工作内容和性质。38. 组织设计的任务是提供组织结构系统图和编制职务说明书。39. 组织设计的原则:1因事设职与因人设职相结合的

8、原则。2权责对等的原则。3命令统一的原则。40.部门化:一,职能部门化 (最基本的)。二:产品部门化。三:区域部门化四:综合标准与矩阵组织(纵向的 横向的)权利实质:影响力三种类型:专长权,个人影响权,制度权(各指什么)专长权指管理者因具备某种专业知识或技能而产生的影响能力个人影响权指因个人品质,社会背景等因素而赢得别人的尊重与服从的能力制度权指与管理职务有关,由生产者在组织中地位所决定的影响力集权是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分权是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的程度的分散分权的两个途径组织设计中的权利分配(制度分权),主管人员在工作中的授权管理人员的来源:一,外部招聘 局限性

9、(1,不熟悉组织内部情况,需要一段时期适应2,组织对应聘者不能深入了解3,对内部员工的打击)二:内部提升 弊端(1引起同事不满2,造成“近亲繁殖”)P333 最常用的考评方式:上级对下级的考评P342 管理人员的培训方法一工作轮换二设置助理职务三临时职务与彼得原理P346 非正式组织 是伴随着正式组织运转而形成的,主要以感情和融洽为标准,P348 非正式组织可能造成的伤害 1非正式组织目标如果与正式组织冲突,则可能对正式组织的工作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2非正式组织要求成员一致性的差异也会束缚成员的个人发展3非正式组织的压力还会影响正式组织的变革,发展组织的惰性。P349 积极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1

10、,利用非正式组织,首先要认清非正式组织的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 2通过建立和宣传正确的组织文化来影响非正式组织的行为规范,引导非正式组织提供积极的贡献(积极引导)P351 直线 参谋及其相互关系:由管理幅度的限制而产生的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便是 直线关系 参谋关系伴随着直线关系而产生P352直线与参谋是两类不同的职权关系,直线关系是一种指挥和命令的关系,授予直线人员的是决策和行动的权利;参谋关系则是一种服务和协助的关系,授予参谋人员是思考, 筹划和建议的权力P358 运用委员会的理由一:综合各种意见,提高决策的重要性 二:协调各种职能,加强部门间的合作 三:代表各方利益,诱导成员的贡献 四:组织参与

11、管理,调动执行者的积极性P382 组织文化是指 组织在长期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的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P383 组织文化三个层次结构:潜层次,表层,呈现层1, 潜层次的精神层,这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主体2, 表层的制度系统,它又称制度层3, 呈现层的组织文化载体,它又称物质层P400 领导是指 指挥、带领、领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三要素:1, 必须有部下或跟随者2, 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或力量3, 目的是通过影响部下来达到企业的目标作用:指挥 协调 激励领导方式的三种类型:专权型领导、放任型领导、民主型领导

12、P412 五中典型的领导方式:1.任务型;2、乡村俱乐部型;3、中庸之道型;4、贫乏型;5、团队型(图13.2)P415 图13.3P424 激励:针对人的需求,激发人的积极性的活动P428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P432 佛鲁姆的期望理论:1,努力绩效的联系 2,绩效奖赏的联系 3,奖赏个人目标的联系P433 公平理论: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横向是指将“自己”与“别人”相比较是判断自己所获报酬的公平性纵向比较是自己目前与过去的比较。P435 强证理论:根据其性质和目的分为:正强化(即奖励)和负强化(即惩罚)P436 波特,劳勒激励模式l

13、 五个基本特点1,个人是否努力以及努力的程度不仅仅取决于奖励的价值,还受到个人觉察出来的努力和受到奖励的概率的影响2,个人实际能达到的绩效不仅仅取决于努力的程度,还受到个人能力的大小以及对任务的了解和理解程度的影响。3,个人所应得到的奖励应当以其实际达到的工作绩效为价值标准,尽量剔除主管评估因素。4,个人对于所受到的奖励是否满意以及满意的程度如何,取决于受奖励者对所获报酬公平性的感觉。5,个人是否满意即满意的程度将会反馈到其完成下一个任务的努力过程中。l 沟通是指可理解的信息或思想在两个人或两人以上的人群中传递或交换的过程整个管理工作都与沟通有关P445l 沟通的类别:4,按照方向:下行,上行

14、,平行,网状5,按照是否进行反馈:单向,双向P449l 有效沟通的障碍P452(一),个人因素。(二),人际因素。(三),结构因素。(四),技术因素。l 谈判是指双方或多方为实现某种目标就有关条件达成协议的过程。P462l 控制是为了保证企业计划与实际作业动态适应的管理职能。主要内容(即过程)包括确立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P487l 控制的必要性:(一),环境的变化。(二),管理权力的分散。(三),工作能力的差异。l 目标控制:P4931, 预先控制(事前控制)内容包括检查资源的筹备情况和预测其利用效果两个方面。2, 现场控制(过程控制)是指企业经营过程开始以后,对活动中的人和事进行指导和监督。3, 成果控制(事后空控制)指在一个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结束以后,对本期的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通过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为未来计划的制定和活动的安排提供借鉴l 控制的要求P495一, 适时控制二, 适度控制(一) 防止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二) 处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三) 使花费一定费用的控制得到足够的控制收益三,客观控制四,弹性控制l 控制过程P500一, 确立标准(一) 确立控制对象(二) 选择控制重点(三) 制定标准方法二, 衡量工作成效(一) 通过衡量成绩,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二) 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三) 建立信息反馈系统三, 纠正偏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