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气液分离器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0749660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气液分离器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毕业设计气液分离器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毕业设计气液分离器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毕业设计气液分离器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毕业设计气液分离器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气液分离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气液分离器(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抽用井下高效气液分离器设计摘要现在有杆泵抽油在各大油田的生产中占主导地位,但众所周知,油层除了产出原油同时还会产出大量的伴生天然气。而这些伴生的天然气不可避免的有一部分会进入泵筒,这部分气体会占据泵筒的容积,从而造成泵筒的容液量大大的减小。由此,我们就会想到,把这些伴生的天然气在进入泵筒之前从液体中分离出去,不让它进入泵筒内。这样就有了井下气液分离器即气锚的出现。现有的气液分离器大多是利用重力作用式和离心作用式。但是由于诸多原因,现在的分离器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尽量减少气体的进入量,即使气体进入量很小,其对泵效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因此设计出效果更好的气锚,仍然是很有必要的。本设计中的气锚是利用

2、了重力作用式与离心作用式相结合的高效气锚。将重力分离部未能完全分离的气体在离心分离部分分离出去,以保证高效的抽油效率。该新型气液分离器适用于气液比较高的油井。在此分离器内设置了单独的气、液流道,更加有利于气液的分离。该分离器是在泵上冲程抽汲时实现分离,而在泵下冲程时将气体排入油套环空关键词:气锚;重力式分离;离心式分离AbstractNow the rod pumping is also the most important method of oil production. But as we know, the reservoir yields not only oil but also

3、a lot of gas. And inevitably, part of the gas will enter the pump and occupy its volume. Therefore the pumps volume for the oil will reduce seriously. So, we will thought that, separate the gas from the oil before it entering the pump. And the gas/oil separator is invented. Many separator used now u

4、se the gravity separation and centrifugal separation. But, of many reasons, to some extent they could only reduce the volume of gas which will enter the pump. Although the volume of entered gas is lot large, it will affect the pumping efficiency to a extent. So, to design a more efficient anchor is

5、necessary.The separator I designed used the gravity separation with the centrifugal separation. In the centrifugal separator will separate the gas which is not completely separated in the gravity separator, so that the pump can have a high efficiency. This new separator is suitable for the well whic

6、h has a high gas-oil ratio. It provides separated passage for the gas and oil, so the separation will be better. In this separator, separation is achieved when the pump stroking upward and exhausting the gas to the casing when the plunger going downward.Keyword: Separator;Gravity separation;Centrifu

7、gal separation13目录摘要IABSTRACTII目录I1引言11.1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1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11.3主要研究内容42 分离器的分气机理研究52.1 现有气液分离器大致分类52.2各种分离器的分气机理52.2.1利用滑脱效应的气锚52.2.2利用离心效应72.2.3利用捕集效应72.2.4利用气帽排气效应。83 新型气液分离器结构方案93.1 结构93.2 分气原理介绍94 新型气液分离器的结构设计计算114.1 重力式部分计算114.1.1 计算气锚外壳内径D1和吸入管外径D2114.1.2 计算气锚分离室长度124.1.3 确定进液孔尺寸134.2 离心式

8、部分计算134.2.1 单气泡在螺旋中的运动规律144.2.2 液气混合物在螺旋内的流量154.2.3分离器储气部分长度以及直径计算175 排气阀部分的计算195.1 排气阀直径的选择195.2阀座口结构195.2.1阀座锥角选择195.2.2阀座研合宽度205.2.3阀座外形结构的选择205.3球阀结构设计计算205.3.1研合深度205.3.2 阀座孔径215.3.3 阀口大径215.3.4 阀座端面大径215.3.5 心座距215.3.6 球室高度215.3.7 阀座厚度225.4排气阀开启问题分析226排气导管密封装置的选择247各部分接头的设计25结论28致谢29参考文献301引言1

9、.1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绝大多数的油田生产时都有伴生气同时产出,不可避免地要有一部分气体进入泵筒,这部分气不但占据了泵筒的有效空间,减少吸入的油量,形成吸入过程的无效冲程,而且这部分游离气在柱塞由上死点下行时受压缩,不能像液体受压缩时那样压力很快上升,达不到柱塞上部液柱压力时,游动阀打不开,不能进行排油,当泵筒中都充满气时,游动阀始终打不开,就形成了气锁。为了降低气体对抽油泵的影响,提高抽油泵泵效和油井产量,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增加泵的沉没度提高抽油泵入口压力,减少自由气对泵的影响;二是采用井下气锚,使进泵流体在进泵前实现气液分离,达到提高泵效的目的,现普遍采用的是第二种方法。而气锚多

10、数是基于重力原理和惯性原理在气锚内分气的气体分离工具。也存在着游离气体不能完全分离出来,气锁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是在泵的结构上,减小柱塞在下死点处和固定阀间的余隙容积或使用双游动阀和两级压缩抽油泵。此方法存在泵安全强度差,结构复杂,成本高的弊端。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1)国内外的石油工作者对气锚的研究有较长的历史,而且现在已经在大量应用,气锚的类型很多,国外早在60年代以前广泛使用简单气锚、多级简单气锚,到60年代中末期退出螺旋式气锚,70年代出现碗式气锚,80年代对螺旋气锚从理论上有所突破,直径不段减小,效率不断提高。但是气锚大多都是利用重力式作用或者离心式作用。在石油工业方面我们比

11、国外晚,所以在装备上也比国外起步要晚,但是最近这些年我们国内也出现了很多效果很好的井底气锚。现就几种典型的气锚介绍一下。图1-1这种气锚是美国石油工作者于1947年设计的,它利用了重力分离同时还加入了一个迷宫结构,这个迷宫结构可以在液体进入锚筒向下流动的过程中将液流反复地在径向方向甩进甩出。这样就促进了液流在下行过程中气体从中分离出来。 图1-2 旋流式气锚结构原理图 图1-3 外管、衬官、内吸管剖面图(2)上图是由中原油田采油二厂设计的漩流式气锚,主要由上接头、外管、衬管、内吸管(内吸管是接在气锚主体内吸管接头下部具有相应长度和直径的一根管子)和下接头组成,见图1-2。外管上有很多小孔,孔的

12、方向与外管内表面上相切并向下倾斜,衬管上开有通道,外管与衬管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空间,见图1-3。油气混合液先经过外管再经过衬管,最后由内吸管进入抽油泵,由于外管上的切线小孔的内表面是粗糙的,混合在液体里的气体经过时受到剪切作用,一部分气体被分离,进入外管与内管环形空间的油气混合液形成漩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油气混合液进行第二次分离。气体上升经过外管排出,液体下降经过衬管进入由衬管和内吸管组成的环形空间,未被分离的气体利用重力分离原理进行第三次分离,最后剩余的油液进入泵体。(3)偏心气锚是根据吐哈油田高气油比特点,在结合国外最新的抽油井防气技术的基础上,由吐哈钻采工艺研究院独立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井

13、下油气分离器。该工具是通过特殊的偏心结构,将油套环形空间分成大小不等的两个流道,改变井下流体的速度场,增大气体逃逸速度,改变井下压力场,造成液体特殊的回流特性,同时采用特殊的流道设计,使气锚吸入流体为回流液体,增加流体的变向达2700,大大提高了气锚分气效率和对高气液比的适应性。其技术规格如下: 适用5-1/2套管的偏心气锚 连接扣型:2-7/8 TBG 最大外径:109mm 工具总长:8130mm 适用产气量范围:15m3/d; 适用气液比范围:(50-3766 m3/m3,推荐小于800m3/m3)适用7套管的偏心气锚 连接扣型:2-7/8 TBG 最大外径:127mm 工具总长:8130

14、mm 适用产气量范围:15m3/d; 适用气液比范围:(50-7551m3/m3,推荐小于800m3/m3)现有的井下重力式分离器差不多都是利用油套环空作为其沉降分离体,而用于有杆泵抽油的螺旋分离器也都是利用螺旋流道,加上泵的抽汲,使得液流自己在流道内产生旋转进而产生较大的离心力,使得密度较大的液体被甩到螺旋空间外部,而气体则在螺旋内半径附近,进入螺旋芯管,从而经过气罩上的排气阀排入油套环空。1.3主要研究内容(1)广泛收集国内外关于油气分离器的分离机理以及结构介绍的文献资料。了解现有的各种分离器的优缺点;(2)根据自己已有的机械设计制造方面的知识以及参考设计手册,计算出各个部件的相关参数;(

15、3)设计各个流道分隔处的接头;(4)选择各个联接处的螺纹:(5)各个零部件设计。2 分离器的分气机理研究2.1 现有气液分离器大致分类 气液分离器按找分离原理可以分为(1)利用滑脱效应(2)利用离心效应(3)利用捕集效应(4)利用气帽排气效应。2.2各种分离器的分气机理2.2.1利用滑脱效应的气锚 图2-1 简单气锚结构示意图这种气锚以国内最早使用的简单气锚为代表(见图2-1)。a.上冲程时分气过程可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骤,气泡在套管内随液流上升时,由于油气密度差使油气产生滑脱,气泡上行速度Vg等于液体上升速度Vf加上气泡在静止液体中上升速度Vd。因此,气泡上升速度较液体上升速度快一个Vd,进行气泡首次分离。根据斯托克公式 (2-1)式中 气泡在静止液体中的上浮速度, cm/s; 气泡直径,cm,一般取0.10.2c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