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0746529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海洋大学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海洋大学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海洋大学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海洋大学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海洋大学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海洋大学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海洋大学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海洋大学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的若干意见(教高 20124 号)、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 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20 年)以及山东省教育体 制改革推进计划( 2011-2015 年)精神,继续深化学分制 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我校特色显著的世 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进程,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遵循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通识为体,专业为用” 的教育理念,紧紧围绕“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突出多元化 培养”的主线,突出学校海洋特色,全面施行本科教学运行 体制改革,实现优质

2、教育资源的科学有效配置,培养具有民 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合作竞争意识、具有 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 新型人才,造就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二、发展目标构建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多元多 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施导师制,形成并完善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自主安排学业进程、自主选择专 业、自主建构知识体系为显著特征的教学管理模式。三、主要内容(一)施行“自主选课制”1.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制定学习计划,跨专业、跨年 级任意选修学校开设的所有本科课程。2. 学校开设的所有专业课按照“定额 +浮动额”设置, 定额即该专业高

3、考录取学生的总量,浮动额即各专业课提供 不低于可容纳学生总量 20%的名额,供其他专业学生选修。3. 学生要获得某专业的毕业证书,必须选修该专业教学 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达到从该专业毕业的全部教学要求。(二)施行“学业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学业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指将每个专业教学计划 所规定的课程要求和学分要求作为一个标准参照模式,将每 位学生所修的所有课程及所得学分作为一个待识别模式,通 过逐一比较待识别模式与标准模式的“贴近度”,确认学生 实际主修专业和毕业专业。学校逐学期、 逐学年对学生已修课程进行 “模式识别”识别结果实时向学生通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业状 况,为学生在校学习

4、期间重新确立专业方向、 调整职业取向, 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提供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三)实施“弹性学制”和三学期制配套实施 3-6 年的弹性学习年限制度,学生在校基本学 习年限为 4 年,可提前 1 年或推迟 2 年毕业。同时,为便于 学生集中安排个性化的实验课程、实习等实践环节,施行 “春、秋、夏”两长一短的 3 学期制度,其中春、秋两个长 学期各安排 16 个教学周,夏季短学期安排 4 个教学周。(四)实施“双专业、双学士学位和主辅修制”学生按照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通过自主选课,完成两个专业全部课程的学习及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或其他毕业实践环节),取得专业类

5、课程的学分 相当于两个不同专业教学计划规定要求的专业类课程学分 之和,即取得申请本科双专业毕业资格。申请毕业专业分属 不同学科门类的,即取得申请授予双学士学位资格。实施主辅修制度。学校规定在修业年限内达到本专业教 学计划规定的毕业基本学分要求,同时所修另一专业设置的专业类课程的学分达到该专业毕业基本学分60%以上者,颁发另一专业辅修证书。(五)实行按学分计收学费在全日制普通本科生中实行按学分计收学费。学生学费 由专业注册学费和课程学分学费构成。专业注册学费由学校根据不同专业的生均培养成本制 定并报省物价、财政部门核准 , 不同专业的专业学费有所不 同。课程学分学费按学生实际修读课程的学分数收取

6、,每学 分学费标准为 100 元。四、保障措施(一)完善多样化人才培养规格,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 途径根据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进行开放培养的指导思想, 学校按照一般培养规格、特殊性培养规格、交叉复合型人才 培养规格的基本分类,贯通各种规格的培养过程,探索和完 善不同的实现途径,并据此建立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师资 队伍、实践体系相融合的机制,构建学生自主选择实现路径 的动态体系。二)构建“三类五层多元(源)”结构的课程体系为贯彻“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处理 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进一步完善“三类五层多元 (源)”结构的课程体系:1. 三类:全校本科课程分为“公共基础教育”、“通

7、识 教育”和“专业教育”三大类;2. 五层:每个专业的课程按照“本科通识教育层面”、 “本科基础教育层面”、“学科基础教育层面”、“专业知 识教育层面”和“工作技能教育层面”五个层面进行设置;3. 多元:在“本科通识教育”层面共设置“科学精神与 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与公民教育、人文经典与人生修养、艺 术鉴赏与审美人生、海洋环境与生态文明”共五个模块课程 组,其中“海洋环境与生态文明”课程模块突出培养学生的 海洋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本科基础教育层面”的课程,分别采取分类、分级的 分层课程组织模式,以适应不同学科门类及学生个体需要的 差异。在其他三个专业教育层面,通过设置不同的理

8、论课程及 实践环节,实现专业教育的多个培养方向、多种培养规格分 类。(三)建立优质课程资源培育机制建设丰富的优质课程资源并合理有效利用,是实现学生 自主选课的保障。学校在开发、开设新课程的同时,采取有 效措施,建设一批本科通识教育课程、双语教学课程、各级 各类精品课程。在海洋科学等专业,开设由国际学术大师讲 授的学科前沿课;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建立由国内著名的文 学家、文艺理论家、作家和文学教育家授课的“名家课程体 系”等,极大地丰富课程资源总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课程 需求。同时,不断拓展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机制,将国内外网 络视频公开课以及 MOOC(s massive open online c

9、ourses ) 课程纳入学校学分认定范围,允许学生在一定的质量评估前 提下,自主选修东西部课程联盟的MOOC課程,并纳入培养计划。(四)完善培养过程质量监控体系为加强对学生自主选择的指导,引导学生的学业进程最 终贴近某个或某几个培养路径和专业,保障学生知识体系的 系统化,构建较为完善的培养过程质量监控体系,提高人才 培养质量。具体包括:学生入校一年后,对考核不合格课程门数或学分达到一 定条件的进行学业警示,并编入下一年级。学生在校期间,单学期获得学分总数不足 12 分的,给予学业警示;累计达 3 次的,给予退学试读处理。学生在四年的基本修业年限内,不能正常完成学业的, 可申请延期毕业。学生入

10、校后第五个学期始,修读某一专业课程学分达到 一定条件的,即允许该生转换进入该专业随班学习,学生身 份同时编入新专业管理。完善符合学生个性化多元发展的学业测评机制。在学生 年度综合考评中,对多选修其他专业学分的学生专门设置加 分项,激励学生复合型发展。(五)进一步完善教务综合管理集成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学校自主研发集学生个体学习活动、教师教 学组织活动、专业培养进程、教学管理为一体的基于 B/S 结 构的教务综合信息集成服务平台。借助该平台,实现学生修 业进程网上设计、选课流程网上操作、学生学费网上计收、 课程资源网上调配、选课情况网上分析统计等网络信息化管 理功能,科学引导选课分流趋向,合理调控

11、学生专业分布, 适时配置课程资源,保障网上选课正常进行。附件 1-2 山东大学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实施方案略)附件 1-3青岛大学本科生学分制改革实施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纲要( 2011 2020 年)以及山东省教育体制改革推进计 划( 2011-2015 年),深化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 平,推进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进程,根据关 于山东省高等教育收费改革试点的意见 (鲁价费发 2013 93 号)和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学分制管理规定

12、(鲁教高 字 201314 号),决定全面推进学分制教学改革试点工作, 制定本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遵循现代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发挥综合大学 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成就学生理想” 的本科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 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多样化人 才培养模式,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培养造就具有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和拔尖创新 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育中坚力量和领军人才。二、基本原则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配套改革,整体推进”的 基本原则,全方位开展深化学分制教学改革工作。(一)统筹规划。

13、在总结“学年学分制”教学管理经验 的基础上,从招生入学、人才培养到毕业就业等各个环节通 盘考虑,按学分制方案设计和运作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二)分步实施。按照人才培养、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 和学校开展学分制教学改革条件的成熟程度,分阶段、有步 骤地逐步实施选课制、学业导师制、学分绩点制、学分互认 制、重修制、主辅修制、弹性学制等教学管理制度。(三)配套改革。是指从教学计划调整、 课程模块设置、 学生选课、选专业、选择学习进程到开课班级确定、任课教 师的选定、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课堂教学质量、课程质量、 学院办学水平评价、学生管理模式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师 资队伍建设、后勤配套改革等诸多方面进行

14、改革,构建新型 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和教学组织方式。(四)整体推进。以学分制改革为突破口, 全面实施“本科教学工程”,激活教学活力,推进各方面教育教学改革。重点是有计划、有目标、分层次、分阶段进行课程建设,核 心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的实现进行教学内容 和课程结构体系的整合与优化。三、建设目标(一)建立以选课制为基础, 包括选课制、学业导师制、 弹性学制、学分互认制、重修制、主辅修制等在内的学分制 管理制度。(二)建立按学年注册、按学分缴费、按学分毕业、按学分绩点授予学位的管理模式,赋予学生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课程、任课教师、学习进度的权利。(三)逐步推进按大类招生,分阶段多元化培

15、养。以学 院为单位,学科为基础,推行探索实施大类招生。(四)建设支撑学分制改革需要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提高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五)充分挖掘、整合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促进教学 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充分利用。深化与学分制管理相适应的学 生管理、教师管理、实验室管理、收费管理等配套改革。六)推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促进教师职业发展,采取措施鼓励教师多开课、开好课,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四、主要内容(一)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学分制改革要求,以鲜明的时代性、前瞻性、系统性、多样性和可操作性为指导,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1优化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三类课程 学分结构比例;2按照文史类、理工类、经管类、艺术类等大类开设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按照自然科学与技术、社会科学、人文 科学和其他类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程;3按照专业类设置学科基础课程,学生可以修读专业类内不同专业或者不同院系开设的课程;4加大选修课比例,各类选修课总学分比例不低于专业总学分的 25%;5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不少于总 学分的 15%,理工医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的 25%,师范类学 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学期, 每个专业设置 3 个创新实践学分;6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一步压缩总学分数。 修业年限为四年、五年和七年的专业,基本毕业学分数分别 为 160 学分、 2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