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景山初三一模化学试题目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0745344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石景山初三一模化学试题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京石景山初三一模化学试题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京石景山初三一模化学试题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京石景山初三一模化学试题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京石景山初三一模化学试题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石景山初三一模化学试题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石景山初三一模化学试题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考网北京市石景山区2011年初三第一次统一练习暨毕业考试化 学 试 卷学校_ 姓名_ 准考证号_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四道大题,35道小题,满分8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请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本试卷化学方程式中的“ ”和“”含义相同。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Ca 40 Fe 56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

2、25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木柴燃烧C大理石粉碎D湿衣服晒干 2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是A氮气B氧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3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煤B石油C酒精 D天然气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硅B氧C铁 D铝5下列俗称中,其成分不是NaOH的是A烧碱B火碱C纯碱D苛性钠 6下列方法中,能除去河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的是A加热B吸附 C消毒 D过滤 7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蔗糖B氯化钠 C硝酸铵D植物油 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大量白烟的是A红磷 B铁丝 C木炭 D氢气 9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会放出大量热的是A浓硫酸 B氯化钠C生

3、石灰 D氢氧化钠 10尿素【CO(NH2) 2】是一种高效化肥,尿素属于A氮肥B磷肥C钾肥D复合肥+211下列化学用语中的“2”能表示“2个原子”的是A2H B2Na CCu2 DMg 12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硫为黄色的固体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C白磷在空气中能自燃D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 13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环境污染 B回收处理废旧电池既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C甲醛能起防腐作用,可以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并出售D识别棉纤维、羊毛和涤纶,可以采取燃烧闻气味的方法进行区分1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 B检查气密性C稀释浓硫酸 D熄灭酒精

4、灯 15森林突发大火时,消防队员常使用一种手持式风力灭火机,它可以喷出类似十二级台风的高速空气流将火吹灭。该灭火机的灭火原理是A隔绝氧气B吹走可燃物C降温到着火点以下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16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氧气B水C二氧化碳D过氧化氢17下列反应与基本反应类型不对应的是 AH2 + Cl2 点燃 2HCl 化合反应B2KClO3 MnO2 2KCl + 3O2 分解反应C2HI + Cl2 2HCl + I2 置换反应D2CO2 + 2Na2O2 2Na2CO3 + O2 复分解反应18C-14可用来测定文物的年代。已知C-14的原子中,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原子核外电

5、子数为A6 B8 C12 D14 19干冰升华变为气体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A分子的种类B分子的间隔C分子的大小D分子的化学性质 20由下图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A分子在不断运动 B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C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能发生燃烧D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氢气 2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6 C碳7 N氮8 O 氧9 F 氟13 Al 铝14 Si 硅15 P 磷16 S 硫17 Cl 氯A这九种元素的本质区别在于质子数不同B13号元素和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ClC除13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外,其他属于非金属元素 D表中数字为原

6、子序数,同时也代表质子数或核电荷数22已知:Na2O + H2O 2NaOH,向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O,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多,溶液的质量减少B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多,溶液的质量增加 C溶液中水的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溶液中水的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增大23某些金属氢化物与水反应可生成碱和氢气,如:CaH2 + 2H2O Ca(OH)2 + 2H2 。CaH2与足量Na2CO3溶液之间发生反应的产物有ACa(OH)2 和H2BNaOH 和Ca(OH)2CCaCO3、NaOH 和H2DCa(OH)2 、CaCO3和H224下列四个

7、图像中,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A B C DA向一定量的铁粉中加入稀硫酸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C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25A和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降温可以将A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当A和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时,温度一定是20 C10时,10 g水中分别溶解A、B达到饱和,溶解得更多的物质是B D把100 g质量分数为10%的B溶液从30降温到10,其质量分数仍为10%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30分。)26(5分)各种蜂蜜的主要成分均为糖类,总含量达65%75%,还含有丰富的酶类(蛋白质中

8、的一类),水溶性维生素B2、维生素C,钙、铁、锌、硒、钾、磷等矿物质。蜂蜜中不含有的一类营养素是 ,该类营养素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蜂蜜含有的矿物质中, 元素是血红蛋白的成分,人体缺少它会引起贫血维生素C(C6H8O6)是一种无色晶体,维生素C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日常补充的下列食物中,也富含维生素的是 (填序号)。A鲤鱼B西红柿C米饭D鸡蛋钙是人体中一种重要的元素,99%集中在牙齿和骨骼之中,主要以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羟基磷酸钙由 种元素组成。27(6分)分类是认识和学习化学知识的一种方法。有机物是一类数量庞大的化合物。有机物命名与它的构成规律紧密相关

9、,如甲烷(CH4)、乙烷(C2H6)、丙烷(C3H8),按此规律,丁烷的化学式为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序号)。AClO2 BC6H12O6CH2CO3 DCH3COOH 元素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原子中与氯原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填序号)。A氟 B硫 C钾 D溴很多非金属氧化物均能与碱溶液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氧化硅(SiO2)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产物是 (写化学式)。28(5分)根据下面所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X Y M N1个Y分子由 构成。生成M和N的分子个数比为 。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 (填

10、序号)。A原子数目B分子数目C原子种类 D分子种类在该反应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 。X和M的化学性质不同,其根本原因在于 。29(7分)Ag、Cu、Fe和Al是生产或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金属。四种金属中,不是银白色的是 。铁制品容易锈蚀,铁生锈的条件是 。生锈的废钢铁可回收重新冶炼,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滤液铁粉和铜粉混合物气体滤渣 硝酸银溶液过滤稀盐酸根据下图所示回答:滤渣中一定有的金属是 ,滤渣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滤液中的溶质是 。30(7分)A、B和C为初中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为ABC(反应的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请针对以下四种情况回答问题。若A、

11、B和C均为氧化物,且三种物质的化学式中氧元素的原子个数依次减少,另一种元素不相同。A、B和C分别为 。若A、B和C均为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通过下面对三种物质溶液的实验判断:A为 ,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中现象B中现象C中现象滴加盐酸无明显变化有气泡出现无明显变化若A、B和C三种物质的组成中有两种元素相同,且A和C中两种相同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均为1:1。A为 ,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A、B和C三种物质的组成元素分别为三种、两种和一种。A和C分别为 (至少写出两组)。三、实验题(共3个小题,共19分。)a31(6分)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A B C D E实验仪器a

12、的名称是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备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操作过程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填序号)。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先均匀加热,再对着药品部位集中加热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加入药品进行制取先等导管口排出的气泡均匀后,再将导管伸入盛水的集气瓶中进行收集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分别为 (填字母序号),证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32(5分)向一只盛有一定量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的烧杯中,依次滴加无色酚酞溶液、适量的澄清石灰水和过量的盐酸。请回答下列问题。写出加入澄清石灰水时烧杯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加入过量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有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最终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