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考点14 碱和碱的化学性质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0743110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考点14 碱和碱的化学性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考点14 碱和碱的化学性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考点14 碱和碱的化学性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考点14 碱和碱的化学性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考点14 碱和碱的化学性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考点14 碱和碱的化学性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考点14 碱和碱的化学性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14 碱和碱的化学性质一、选择题14(2018广西北部湾)下列有关氢氧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A氢氧化钠俗称烧碱B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C氢氧化钠固体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D氢氧化钠可用于制肥皂、洗涤剂、造纸、纺织工业等【答案】C(2018江苏无锡)5性质决定用途,以下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B石墨用于制铅笔芯C钨用于制白炽灯灯丝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答案】A2.(2018内蒙古包头)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物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生铁、黄金、金刚石合金 B.纯碱、烧碱、熟石灰碱C.氮气、红磷、铝单质 D.水、干冰、氯酸钾氧化物【答案】C8. (201

2、8山东菏泽)类比推理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化合物B.CO2和SO2都能与碱溶液反应,所以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C.碱的溶液显碱性,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D.同种元素的原子所含质子数相同,含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答案】D15(2018山东烟台)某露置于空气中的CaO固体,测得其中Ca元素质量分数为50%,取10g该CaO固体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使其完全溶解。正确的说法是()A加入稀盐酸后一定没有气泡产生B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和Ca(OH)2C生成CaCl2的质量为11.1gD

3、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H)2和CaCO3【答案】D(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10实验室中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成功探究出了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溶液可以选择稀盐酸或CaCl2溶液(查阅资料得知:CaCl2溶液显中性)B若、均有明显现象,则说明样品部分变质 CD物质可能是气体,也可能是沉淀D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只含有NaOH和甲【答案】B(2018广西桂林)11. 氢氧化钠的俗名是( )A.烧碱B.苏打C.小苏打D.熟石灰【答案】A(2018湖北江汉)“苛性钠、烧碱、纯碱、火碱”四种俗称中所代表的物质只有A1种B2种C3种D4种【答案】B12. (2018

4、黑龙江齐齐哈尔)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B.氯化钠、硫酸铜等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所以盐中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C.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D.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答案】A7、(2018北京)下列物质能与NaOH反应的是( ) A.Fe B.CO2 C.Fe2O3 D.NaCl【答案】B3(2018湖北恩施)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C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D对皮肤有强烈的

5、腐独作用3.A8(2018湖北荆州)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熟石灰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呈碱性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C铁粉可做食品保鲜剂铁粉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D金刚石能裁玻璃金刚石是硬度最大的金属【答案】D18.(2018广东广州)下列有关氢氧化钾的说法正确的是A氢氧化钾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B氢氧化钾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C氢氧化钾溶液与氧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D2mL氢氧化钾溶液与1mL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答案】A9.(2018广东广州)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A. H2O B. NaHCO3C.Ca(OH)2 D.H3BO3【答案】C(2018重庆B)

6、10.氢氧化钠离液和氨水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其原因是二者的溶液中均含有义种相同的粒子是( )A.H+ B.OH- C.H2O D.H【答案】B11(2018四川乐山) A、B、C三只小烧杯内分别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B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D浓氨水易挥发,氨气易溶于水【答案】Bl4(2018天津)下列各组物质反应,所得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A一定量的稀盐酸与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会反应B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与盐酸相混合C将硫酸钾溶液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恰好

7、完全反应D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碳酸钠溶液【答案】CD14.(2018四川成都)下图物质经-步反应转化的两种途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物为SO2B.X只能是硫酸C.可能有沉淀生成D.属于复分解反应【答案】C14(2018山东潍坊)下列根据实验操作所得出的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用小木条蘸少量浓硫酸小木条变成黑色浓硫酸具有吸水性B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溶液变成紅色不能说明CO2与水反应C向盛有红棕色NO2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活性炭红棕色消失碳与NO2发生化学反应D向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产生大量气体Mn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答案】D二

8、、填空题(2018河南)22.(2分)将锌粉加入到一定质量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可以得到溶液和固体。(1)写出会导致溶液质量变小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若所得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请分析所得固体的成分。【答案】Zn+2AgNO3 = Zn(NO3)2 +2Ag。固体中一定有铜和银,可能有锌。22.(2018陕西)(7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图示装置及步骤验证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实验步骤】I.将注射器内的液体注入A中的锥形瓶。II.打开K,观察到C中部分红色溶液沿导管倒吸入A,片刻后回流停止。III.打开K2,观察到B中溶液倒吸入A、C中,液面稳定后观

9、察到A中溶液仍为红色,C中溶液变为无色。同学们对相关问题分组展开如下探究。探究环节甲组的探究乙组的探究提出问题A中使酚酞变为红色的物质是什么?C中溶液为什么变成无色?做出猜想猜想一:Na2CO3猜想二:Na2CO3和NaOH猜想一:实验过程中酚酞变质了猜想二:溶液中的NaOH反应完了实验验证小鹏取少量A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若观察到_,证明猜想二成立。小丽认为用Ba(OH)2溶液也可证明猜想二成立,小鹏认为小丽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1)取少量C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又变为红色,证明猜想一不成立。(2)用pH试纸测定C中溶液的酸碱度,若pH_7,

10、证明猜想二成立。【反思交流】(1)甲、乙两组同学的实验证明了NaOH能与稀盐酸、CO2发生反应;A中溶液里一定还存在NaCl。写出NaOH与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实验步骤中的现象_(填“能”或“不能”)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拓展迁移】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验_的方法来证明反应发生了。【答案】(甲组)生成白色沉淀,溶液仍为红色(溶液颜色无变化);向溶液中引入OH-,对NaOH的检验产生干扰。(乙组) 或或=【反思交流】(1)2NaOH+CO2=Na2CO3+H2O(未配平扣1分,化学式错误扣2分);(2)不能;【拓展迁移】某种反应物消失(减

11、少)(2018贵州贵阳)12(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酸、碱、盐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探究一】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甲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如图1所示(1)实验现象为 ,甲同学由此判断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2)小组内其他同学认为甲同学方案不完善,理由是 。【探究二】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热量。乙同学向一定量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0%的盐酸,滴加过程中温度变化如表加入盐酸体积V/mL2468101214161820混合溶液温度 T/15.219.622.026.028.226.725.724.723.722.9(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混合溶液温度变化

12、的原因 。(5)小组内其他同学提出“将10%的盐酸直接滴入氢氧化钠固体中也能得出相同结论”,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6)丙同学将甲同学和乙同学实验后的溶液混合,未发现明显现象。现将混合液中的氯化钠进行提纯,具体的操作为 。【探究三】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分步反应【查阅资料】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的反应是分步反应,第一步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当碳酸钠反应完后才发生第二步反应。丁同学向106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变化如图2所示(不考虑CO2的溶解)。(7)A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若B点横坐标为150,则其

13、纵坐标为 。【答案】试管内液面上升;二氧化碳能溶于水;HCl+NaOHNaCl+H2O;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故溶液溶液升高;过量盐酸起冷却降温作用,反应停止热量散失,故后逐渐下降;不合理,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向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调节溶液呈中性,然后对混合液进行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NaHCO3+HCl=NaCl+H2O+CO2;2.2;21(2018吉林长春)为验证Ba(OH)2的化学性质做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 (1)实验一中能够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 (2)实验二、三验证了Ba(OH)2能和某些 (填物质类别)发生化学反应; (3)实验四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4、为 ; (4)讲上述实验后四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烧杯,充分混合后过滤,得到白色固体和溶液A。取一定量溶液A,加入少量Ba(OH)2溶液,振荡后只得到无色溶液,综上分析,溶液A中除酚酞外,一定还含有的溶质是 。【答案】(1)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2)盐 (3)Ba(OH)2+2HCl=BaCl2+2H2O (4)HCl、NaCl19. (2018江苏泰州) 为探究CO2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某兴趣小组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实验。【查阅资料】.20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见下表:物质Na2CO3NaHCO3Ca(OH)2Ba(OH)2溶解度/g21.59.60.1653.89.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