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合集6篇.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0742885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美术教案合集6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学美术教案合集6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学美术教案合集6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小学美术教案合集6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小学美术教案合集6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美术教案合集6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美术教案合集6篇.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小学美术教案合集6篇关于小学美术教案合集6篇小学美术教案 篇1 课题:盖高楼(制作) 一课时教材分析p 盖高楼(制作)是在上学期你能用纸盒堆成什么的根底上,盖高楼(制作)有目的地利用废旧纸盒制作高楼,高楼大厦是学生常见而感兴趣的建筑艺术,有生活根底,难度不算大。盖高楼(制作)任何形状、大小不同的纸盒,都可以利用。为了设计出新颖的楼房,可以对纸盒做剪裁、组合、堆砌成盖高楼。这样有目的制作较之上学期的任意堆砌,在意识上进步了一步。盖高楼(制作)课文内有三幅范图,其中两幅为学生作品,右上图是大都市的一座座现代高层建筑,很有气魄,幢幢大厦屹立其中,直上云霄,在街道上停放了众多的小轿车,使人感到大城

2、市“车水马龙”一派繁荣景象。另外两幅学生制作的模型,一幅是一幢构造较为复杂的高楼,一幅是由三(幢)件高楼组合而成的楼群,制作也工整,构图有上下错落的变化,可说是一件很漂亮的制作作品。在两件作品中可以看出其设计制作的根本方法:1选择不同大小的纸盒,堆砌成高楼(门庭、楼体、顶部、主楼、副楼等是设计考虑的根本单元),摆设到满意为止。2。对门窗、屋顶、阳台与门庭等用色纸剪出它的形状贴在高楼的适宜位置,显示出建筑物造型的特色,通过如此的加工装饰,便制成有真实感的漂亮的高楼来了。3,可根据设计需要作裁剪、加减、组合,创制出新颖的高楼。本课的课文与范图是互相补充的,在教学时要表达出来。教学目的教学生利用废旧

3、纸盒设计制作简单的立体的高楼造型。作业要求制作是设计先行,或根据现成的盒子形状作设计。高楼制作是立体的,要面面观,门窗的开向及其装饰要把握对称整齐的特征。剪贴切割组合的方法可综合运用。课前准备一、范品,二、旧纸盒、色纸、剪刀、浆糊,三、高楼的(大幅)图片。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在开放改革年代里,城市、农村的相貌有哪些明显的变化?高楼与平房你喜欢哪种?二、欣赏:出示各种高楼的照片,指导学生欣赏,让学生对建筑构造特征及形式美有感性的认识;出示高楼造型范品,与图片作比拟,使学生对平面与立体的不同空间有初步认识,转动模型展示面面观,并指出造型设计主要做些什么工作。用“怎样才能建造美丽的高楼”?引入新课

4、。三、讲授新课。1理解课文:“纸盒、堆砌、用色纸条贴出门窗”。指导学生欣赏三幅范图,结合课文领会设计制作的关系,同是用“纸盒、堆砌、装饰”的方法,由于设计意识不同,作品便会出现“千姿百态”。2制作步骤:这些用纸盒堆砌成的“高楼”多有趣、漂亮2它们是怎样堆砌成的?先要设计好“高楼”的形状,如主体、辅楼的上下大小、门庭、屋顶、门窗、廊柱的形式等。按照设计意图,找出适宜的纸盒堆砌造型。外部装饰:选择色纸,按门窗的特点剪出来,贴在“高楼”的适当位置,使楼房更加真实美观。提示学生要大胆设计,发挥创造性,不要模拟。四、布置作业:用纸盒堆砌制作成一组(幢)高楼,要有上下大小的变化,外形美观。个人或小组设计制

5、作均可。五、学生制作,老师辅导:重点在鼓励独创。六、讲评:1让学生评价“谁的最新颖、美观”。2表扬设计制作的优秀者,肯定他的创造精神。小学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的理解各种恐龙的特点,认识它们的外形构造、色泽花纹、表情动态、习性环境,学习抓特征画恐龙想象画的方法。能综合利用信息资解决学习问题,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并创造性的描绘表现恐龙世界。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喜欢自然和动物、关注自然环境及生物生存的情感态度。重点难点教学生认识恐龙的外形构造、色泽花纹、表情动态、习性环境,学习抓特征与再造想象表现事物的方法,创造性地画出恐龙,集体组拼成一幅恐龙世界的想象画。教学过程一、提醒课题、搜索知识:1、恐龙知识大

6、搜索:这节课让我们发挥无穷的探究精神和想象力走进精彩的恐龙世界。”板书课题。出示学习提纲:“恐龙是生活在什么年代的动物?”“曾经称霸地球一亿六千五百年之久的恐龙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恐龙的种类有哪些?是如何命名的?”2、学生从课本和课外读物中寻找、讨论、汇报3、老师归纳。二、创作方法、示范指导:1、交流尝试:“怎样让恐龙显得更生动呢?”师生讨论,得出结论:画好表情动态和习性、环境使恐龙更生动。2、师生共同构思、合作交流,在黑板上演示画一只生动有趣、特征突出的恐龙。解析特征、示范方法步骤:构图、画轮廓、添加花纹、涂色。3、提取花纹:“说一说,看一看,点一点,找一找恐龙的花纹的组织规律。”出示几

7、只花纹色泽明显的恐龙,与自然界可见到的动物比拟,分析p 花纹款式和色彩深浅及分布等规律,表现粗糙皮肤等特点。4、出示不同染色方法和不同姿态恐龙的创作形式,开阔思路。三、创设情景、指导创作1、活动情境:出示课前为恐龙世界绘制的环境背景大幅图版有草原树林,高山湖泊,广阔天空,“你想画一只恐龙生活在这儿吗?”2、活动要求:想象画出一只有创意、生动形象的恐龙。然后剪下来,在顶部贴上学号,送到“大峡谷”来生活,我们共同创造一个精彩、美妙的恐龙世界。3、学生创作、老师指导4、巡辅展示:老师在学生创作的过程进展个别辅导,协调组织学生,将恐龙粘贴到图板上组合成集体作业,展示出来。四、开放议论、欣赏评价评价:组

8、织先完成贴上去了的同学,“你想对几号作品作出评价?他的恐龙画得怎么样?发表你的意见或者建议。你也可以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再看看别人对你的画有些什么评价,你觉得对你的画评价最中肯的是哪一句?”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我们都知道真正的恐龙世界早已成为永远的历史,那么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人类又应该怎样汲取恐龙灭绝教训呢?相信同学们下课以后还会去探究。六、教学反思:本课教学选自湘版四年级美术教材恐龙世界,它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一节创作绘画课。说到“恐龙”应该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话题,他们从小就玩恐龙玩具,看有关恐龙的连环画,听有关恐龙的故事,因此,这节课从题目上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

9、的兴趣。很有利于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绘画创作。小学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的、要求美丽的印纹1通过用手、树叶等有纹理的物体进展沾印,让学生初步理解自然世界中各种各样的纹理。2体验造型乐趣并获得视觉感受。美丽的印纹3理解绘画形式的多样性。美丽的印纹教学重点、难点体验用手、树叶等物体沾印产生的肌理效果。利用肌理效果,组织画面美丽的印纹。准备工作全开纸、水粉颜料统一分配、不同的树叶及图例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人1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心来发现手的纹理,老师用手沾上颜料,在纸上印出美丽的印纹手纹,板书:mei li de yin wen美丽的印纹。2在黑板上挂一张全开纸,让学生沾上自己喜欢的颜料上台按印

10、,体验印的乐趣,并让学生简单表述自己手上纹理的特征及手沾色彩、按印的感受。美丽的印纹3让学生讨论并说说除了手之外,还可以用什么东西来印。三、布置作业1团结协作;2注意卫生;3比一比,哪一组印得最美丽。四、学生练习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展示小组作业,引导学生观摩,比一比,哪一组的图案最有意思。五、小结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品,每一种物品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纹理出示有肌理效果的花瓶,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纹理来美化我们的生活,在我们创作美术作品的时候,也可以充分利用它们。1. 观察手心印纹,并说出自己的感受。2上台沾颜料按印,简述自己手上纹理的特征及手上沾色彩、按印的感受。3讨论。分组协作、完成作业观摩作业

11、,比一比,谁的作业最有趣,图案最有意思。寻找生活中可以用来制作美丽纹理的物品,并说说自己对它的感受。美丽的印纹美术教案2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学惯用手、树叶等有纹理的物体初步进展印纹练习,让学生理解绘画形式的多样性。2体验造型乐趣并获得视觉和触觉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进步审美才能。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手、树叶等印纹创造肌理效果,并有意识地进展画面组织。教具准备:全开白纸、水粉颜料统一分配、不同树叶、图例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边听轻音乐。二、导入:1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心来发现手上的纹理,老师用手沾上颜料,往白纸上一印,出现漂亮的手纹,导入课题:美丽的印纹板书具有纹理的字。2在黑板上

12、挂一张大白纸,让全班学生沾上自己喜欢的颜色上台按印。让学生体验印的乐趣,并让学生简单地表述自己手上纹理的特征及手沾色彩、按印的感受。3让学生讨论并说说除了手可以印出纹理以外,还可用什么东西来印。三、布置作业:分小组合作,用手、树叶、瓶盖等进展印纹练习。要求:1团结合作。2注意卫生。3比比哪组印得最美丽。四、学生练习,老师进展指导,及时发现问题。五、展示每组作业,引导观摩,让学生谈谈观摩感受,并表达出来。六、配乐播放各种美丽的印纹,学生整理卫生,完毕本节课。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在上一节课的学习根底上,进一步使学生学会自制图章,进展拓印,学习形式美的原理和感受造型的乐趣。2进步动手才能,培养创造性

13、和思维才能。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刻制图章的技巧及拓印的方法,让他们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感受。教具准备:橡皮擦、地瓜、水粉颜料、刻刀、图例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唱一唱,准备上课。二、引导欣赏用图章拓印的作品。一欣赏用图章拓印的作品,感受用图章拓印的艺术美,并说出自己的感受。二学生考虑:1看到的印纹与上一节课的有什么不一样?2这是怎样产生的?三、老师出示几枚图章,引导观察并请几位学生上台沾上颜料印上,看看出现了什么,激发刻制图章的愿望。四、示范刻制图章,强调难点和平安。1在橡皮擦或地瓜切片上画出图形。2沿着描绘好的图形把不需要之处刻去。五、指导拓印:1把图章沾上各种颜色进展拓印。2

14、用排列或重叠等各种方法拓印,发挥想像力,印出一张有意思的画。六、学生练习。七、老师进展实际指导。八、展示作业,引导观摩。让学生表达观摩同学作品的感受。九、小结。十、整理、清扫卫生。小学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 理解三面画构成的原理 学会运用切割与重复排列的方法制作一幅三面画。2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中感受作者创造美的情感;在制作中培养学生空间思维才能及增强动手表达才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锻炼学生的条理性和耐性培养对美的追求,美的创造的行为习惯。教学要点1、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对三幅画面进展等份切割、依次排列的方法制作幅三面画的技能技巧。2、教学难点如何将三幅画面分别哉戊长度,宽度一

15、样的K条,按照:顶序黏合沟成件可以动欣赏的工艺品:3、兴趣点: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欣赏到三个不同的画画。作业要求1根本要求:能制作出一幅“三面画”作。2较高要求:三幅画面的色彩、内容搭配和谐统一,做工精致,或三幅画画的内容构成一个内容相关的故事,3个性探究:选出学生代表操作、展示优秀作品。二、教学活动设计建议活动一:分享、讨沦;看一看: 欣赏课本中提供的三画面。你见过去变幻的画画吗?课本中的画面是如何变换的?2活动二:尝试、探究看一看、议一议:为什么要将课本中的三幅摄影作品切割成大小一样、份数一样的长条形?说一说:观察图中的步骤图,想一想这些长条应按怎样的顺序黏合在一个画面上?引导学生自主尝试、探究三幅画的排放顺序。想一想:课本中的三幅摄影作品组合在一起后,给我们带出了哪些环保信息?3活动三:创作、表现。做一做:尝试制作一幅有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