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质疑预习习惯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0736813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质疑预习习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培养质疑预习习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培养质疑预习习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质疑预习习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质疑预习习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高段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研究之质疑探究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有可能获得新知。在学习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积极思考、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想问、敢问、好问、会问。质疑预习是指在完成作业后能认真阅读将要学习的课文,了解教材的内容,学会发现问题,对问题提出质疑和思考,养成带着问题听课的习惯。一、质疑要求:1.课文题目质疑看着课题,学生自觉提问:从中了解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猜测文章可能讲些什么?2.课文内容质疑通读全文,你有哪些疑难问题?文章讲了什么内容,主题是什么(1)对于课文内容中不理解的重点词语

2、提出质疑;(2)对于课文内容中不理解的重点语句提出质疑:(3)对于课文内容中的特殊符号提出质疑(对于文章中的引号,破折号,省略号,冒号的多加品读,掌握其用法)。二、质疑方法1. 抓住课文题目中的重点词语进行有效的质疑。如:课文永生的眼睛中应抓住“永生”二字进行提问。“永生”什么意思?眼睛可以永生吗?谁的眼睛永生了?2指导学生仔细朗读文章并与同学合作交流解决课文内容的质疑。(1) 寻找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进行质疑如:七子之歌中的“襁褓”和“梦寐不忘”各是什么意思?(2) 寻找课文中不理解的重点语句进行质疑如:和时间赛跑一课中“我要不断地和时间赛跑。”为什么呢?挑山工一课中“我们和你们不一样。”有什

3、么不一样?海上日出一课中“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 对于课文中出现的特殊标点符号提出质疑如:手上的皮肤一课中“小提琴手的指尖生茧,裁缝操刀的手拇指生茧,体操运动员的指根处生茧”省略号是什么作用?天路一课中“最高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破折号是什么作用?三.探究方法1.采取自主和合作交流的方式解决课文题目中的质疑(1)熟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解决课文题目中质疑的简单问题。(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解决课文题目中其它的问题。2.指导学生品味课文内容,主要解决内容方面的质疑,同时体会文章的情感。(1)通过查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3)结合写作背景理解重点词语和语句;(4)有感情的朗读,读中感悟理解重点语句,并逐渐加深体会文章情感;(5)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熟读上下文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及其在文中的作用。总之,学生主动质疑问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机,是学生探究课文内容的开端,是启迪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途径,希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探究能力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