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的三重意蕴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0735673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巷》的三重意蕴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雨巷》的三重意蕴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雨巷》的三重意蕴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雨巷》的三重意蕴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雨巷》的三重意蕴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雨巷》的三重意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巷》的三重意蕴(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雨巷的三重意蕴.精品文档.雨巷的三重意蕴雨巷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虽然它并不比李商隐的无题诗迷离朦胧,但人们对其解读仍多有不同。本文依据美国学者阿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说”及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作品层次论,从爱情、社会、人生三个层面来探析该诗的意蕴,从而为解读该类诗歌提供一种方法。过去,我们分析文学作品,习惯使用“主题”来概括其意义,实际上,作品的意义要远大于主题,它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审美等内涵的总和,对于诗歌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我们必须换用一个术语来言说,这便是“意蕴”。所谓“意蕴”,用德国诗人歌德的话来说,就是艺术作品的“内在生气、

2、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1)。黑格尔也认为“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2)雨巷这首诗到底有哪些意蕴呢?美国学者阿布拉姆斯将作品、宇宙(世界)、作家、读者四个要素构成某种确定的三角关系。在这个三角关系中,作品是中心,它同时连接着其它三个要素。他认为这种三角关系在文学研究上具有某种方法论的意义,因为它提供了文学的分析系统和参照结构,对文学作品的意义分析,也可以参照这个系统。其中作品是分析的中心和依据,但同时,必须联系其它三个要素:其一,作品与作家的联系。它要求我们在分析作品时,对作家的创作个性、情采风貌、甚或身世际遇应有所了解。其二,作品与宇宙世界(即作品所反映的现实、作者

3、所身处的环境)的联系。它要求我们在分析作品时,必须对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有所认识,对作品诞生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其三,作品与读者的联系。它要求我们在分析作品时,应注重自身的知识素养和艺术素养的发挥。鉴于雨巷一诗所描绘的特定意象,为了更透彻地阐明其意蕴,我们还可参照中国意境美学中的作品层次论来加以印证。中国意境美学中的文学作品本体论呈现为三个层次,即有形(境)、未形(境中意)、无形(境外意),这三个层次呈逐层递进关系。这一理论是以王夫之“有形发未形、无形君有形”为基点的。“有形”之物象(景象、形象)必须经过主体情思,方能染上一种意绪,一种氛围。换言之,“未形”(意象、主体审美体验)是由物感发诱导

4、,心之所动,根源在于由物之所引。“未形”是由“有形”感发出来的,而这种由“有形”(主观物象)所感发、深化出来的“未形”(意象、情思)又具有极大的能动性,以至于使人感到是主体情思使客观之景染上主观之精神。然而,这并非审美境界和艺术意境的全部,因为“有形”(景)除了感染兴发主体情思以外,还成为主体寄托情思与意绪的象征。更进一层,除了“有形发未形以外”,还有更高一层的“无形”去给“有形”以灵魂和生命,一个“君”字,表达了那统摄万物、化育万物的天地之道(无)在心与物之上的至高地位,“无形”君“有形”之所以在艺术中成为可能,首先在于秉天地之气的人能在体验之中直接把握到天地境界。同时,“无形”君“有形”(

5、物)的意蕴还在于“有形”不能离开“无形”而存在,“无形”(道)也不能离开“有形”(物)而存在。因此,道依存于物,物被道所统摄。(3)结合上述两种理论模式,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分三个层次去分析雨巷,由此,便可获得它的三重意蕴。一、爱情层面爱情的感伤者这是从雨巷所描绘的特定意象及其与诗人的人生际遇关系角度出发来解读。在诗中,“我”怀着一种痛苦莫名的希望,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寂寥的雨巷踽踽独行,“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姑娘的颜色、芬芳、忧愁、眼光使我倍感亲切,她凄清的心境也与“我”心相契相近。让人忧伤而又无奈的是,这姑娘梦幻般出现,复又梦幻般消逝,仅仅投来太息般的一瞥,便默然飘过。孤

6、独的“我”仍然彷徨在悠长的雨巷,继续希望、期待着。细读雨巷,我们可以发现,诗中所描绘的似真似幻的美丽“邂逅”,实际上只是“我”的一段爱情“白日梦”,它使我们直观地感受到“我”对爱的追索与向往、憧憬与期待,以及因爱而生的痛苦莫名的希望、无奈和甜蜜的忧伤。把雨巷看为“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似的爱情呢喃应该有它的合理性。我们大可不必鄙薄这一直观、浅近的解读,相反,孔夫子把诗经中的诸多爱情诗诠释成所谓的“后妃之德”,倒使人心情别扭,匪夷所思。蒹葭一诗这样写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如是吟唱三段,那“伊人”不知是男是女,若隐若现,若远若近

7、,恍惚迷离,不可捉摸。浓烈的希望与失望感伤交替,委婉而又深刻地抒发了对爱情的反复追求和无限惆怅。这和雨巷所传达出的对爱情的期盼、寻觅以及美梦难成的忧伤、无奈是极其相近的。我们还可以联想到两首有名的歌曲王洛宾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好姑娘”,童安格的耶利亚:“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女郎,名字叫做耶利亚。”它们所抒发的也是对爱情的追忆、怀想和向往,歌里面也有一种挥抹不去的忧伤,淡淡的、却又甜甜的,这正是爱情的滋味。因而,不管是蒹葭中的“伊人”,还是在那遥远的地方中的“好姑娘”、耶利亚中的“耶利亚”,还是雨巷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实际上都是歌唱者心中美好爱情的代名词。从诗人戴望舒的情感

8、经历来看,这“丁香一样的姑娘”是否确有其人呢?现在还不能确证。戴望舒第一次爱情的来潮,有书可查的是1929年前后对一位名叫施绛年的姑娘的追求。1929年4月他出版的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扉页上印了法文“AJeanne”,其意是“给绛年”。而望舒论的两位学者也只肯定地认为这本诗集中的路上小语、林下小语等诗作抒发了诗人对施绛年热烈的爱。这两首小诗写于1928年,而写于1927年的雨巷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是否确指施降年,缺乏确证,不能断言。(4)但与雨巷同时写作甚或早于它的一些作品,如闻曼陀铃、残叶之歌乃至可知、断章等,我们从中都可以见出这位诗人早已有了爱的萌发和爱的情愫。因而,对于雨巷中所写的“

9、丁香一样的姑娘”,即使算作一种并无“本事”的虚拟,我们也可以大胆地认为,这其中一定有对爱的渴求与追索。蓝棣之先生认为,“戴望舒的诗确是表现了他的真情实感,甚至隐称的灵魂,但它不是直接的,而是吞吞吐吐的,是通过想象来暗示的。戴望舒的好些名诗,都写的是对他真实爱情的欢乐与痛苦生活的想象。他与诗友施蛰存的妹妹施降年曲折而徒劳的爱情,酿造了他的诗歌。”(5)因而,从爱情层面去解读雨巷,把雨巷的第一重意蕴理解为对爱情的吟唱,把诗中的“我”理解为一个爱情的感伤者,是合情合理的。3二、社会层面时代的迷惘者这是从作品与宇宙(世界)关系角度出发去分析诗中所写意象所包含的超越于诗人一己之情感的特定的时代、社会内涵

10、,也即探寻诗中意象所形成的境中之意(未形境)。1927年夏天是一个特别的时期“国共分裂”,蒋介石对革命群众进行了血腥镇压,白色恐怖笼罩了全国,造成中国现代历史上空前的黑暗。原来积极响应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坠入了夜的深渊,找不到方向和出路,从而陷入苦闷、迷惘、彷徨、幻灭之中,“你往何处去”成了他们的普遍心结,他们在失望中挣扎,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戴望舒本人曾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1927年3月,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于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的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这种特定的时代氛

11、围和作者此时特定的心境在雨巷中都可以找到对应物。在该诗里,那悠长寂寥、阴暗颓圮的“雨巷”实际上正是那个时代令人压抑的氛围的写照;而“我”的孤独、彷徨,对“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追慕和希望破灭后的惘怅、忧伤,实际上正是当时一部分小资产阶段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的流露苦闷、迷惘、失望着,又憧憬期待着。这种心境不禁使人想到金克木先生所译的诗句“那黄金的青春与希望,今在何方?已如吹啸着的风,风去茫茫。”诗歌虽是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流露,在所有文体中,最具私人性、个性化,但它必然会或多或少地打上时代、社会的烙印。从社会层面去解读雨巷,我们可以把诗中的“我”理解成一个时代的迷惘者,而且这种因同时代造成的失落、压抑、

12、苦闷与因爱而生的憧憬、忧伤、无奈在情感格调上是暗合的,两者并不相互抵牾。三、人生层面人生的求索者这是从读者与作品的关系角度去把握的。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创作的作品本身,一是读者的赋予。伊瑟尔说:“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之中,等待阐释学去发现的神秘之物。”(6)作品之所以是意义的来源之一,是因为文本有一种潜在性,它是读者在阅读时实现意义的前提条件。这种潜在性就是文学作品中的“不确定性”与“空白”,因为“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7)因而,接

13、受美学的文学观把文学的核心从作者、作品转移到了读者,它要求读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理想趣味融化到文本潜在结构中去,从而完成作品意义的生成和丰富。在解读时,读者不必囿于作者、时代、社会等外部因素,而应以读者自己对作品的感发来把握其意义。当然,这种解读也不是空穴来风似的自由发挥,还必须如“新批评”所做那样,从作品的内部要素和构成中寻找依据。对于“雨巷”一诗而言,要想解读其深层意蕴,还必须抓住“雨巷”、“我”、“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三个意象来分析其境外意(无形),即中国古典文化所强调的“道”,这里所谓的“无形”之意也好,“道”也好,皆可解为人生意蕴。文学即为人学,其终极意义即是对人性的揭示,对

14、人生意义的揭示,对生命的观照,但我们在阅读分析时,常常会将此忽略。对人生而言,那悠长又寂寥的的“雨巷”到底意味和象征着什么?如果我们把诗中的“我”和我们每一个自身都看作人生的赶路人,那么,这悠长寂寥的雨巷正象征着“长亭更短亭”的漫漫人生路。“我们从哪里来?”“何处是归程?”这是千百年来,代代无穷已的人类一直探寻追索着的“家园”意识。而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的人生来说,虽然少不了相互间的扶持,但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更多地是在孤独地赶自己的人生之路,促使我们前行的,是那不断升起、又不断陨落的希望。这正如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她”美好,“她”是我们前行的理想或者希望,而这理想或希望并不是实实在在,伸手

15、可触的,“她”隐隐约约,朦胧迷茫,迷离恍惚,似真似幻。“她”带给我们那么多希望、期待又带给我们那么多的失望、忧伤。“她”会有因无因地杳然而失,使我们遭遇“山穷水复疑无路”的痛苦、困顿,又会不经意地悄然亮起,使我们拥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执着。唯其如此,“她”才成为我们追寻的动力。这让我们想到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的故事,他受天神惩罚,必须把一块大石头推上山顶。每当太阳升起,西西弗斯满怀希望,甚或唱着歌儿将大石头推向山顶,太阳落下时,西西弗斯终于将石头推到了山顶,他行将结束自己的苦役。7然而,仅仅在一瞬间,天神又让石头滚下山坡,希望顿成失望。第二天,第三天.,当太阳升起时,西西弗斯依然满怀希望

16、地推石上山,可结果依然不改。西西弗斯不断希望着又不断失望着,不断失望着又不断希望着,他别无选择,这正是他命运的悲剧性所在。这则神话实际上也深刻地揭示出我们人类命运的悲剧性所在。人的一生总会面临诸多的希望,当希望破灭,我们失意之时,新的希望又会重新升起,使我们不断前行,这正是人生的过程和意义。雨巷中“我”寻觅求索(希望逢着“姑娘”)与“姑娘”相逢(惊喜)“姑娘”消失(失望)再度寻觅(希望飘过“姑娘”)这一过程正是人生寻寻觅觅的隐喻,而诗中的“我”则是人生的求索者。蓝棣之先生认为,“戴望舒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对政治和爱情作理想主义的苦苦追求,但其结果,都是双重的失望。在他的诗中,姑娘的形象往往寄寓着他的理想,而孤独的游子形象则往往是诗人自己。他的诗常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