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九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0733021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九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九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九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九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九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九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九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九中学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卷和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30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骸骨(hi) 训诫(ji) 瘦骨嶙峋(xn)B潜行(qin) 迂回 ( y) 头晕目眩(xun)C啜泣(cu) 迸溅 (bng ) 一丝不苟(gu)D档案(dng) 挑逗(tio) 仙露琼浆(qing)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葱笼 忍俊不斤 洗耳恭听B沉淀 海枯石烂 高不可攀C隐密 灰心丧气 鸦却无声D凌纱 宽宏大量 花支招展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 )A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即使海枯石烂,也不会改变。B小华津津乐道地听着老师的课,生怕漏掉任何一个要点。C近来天气变化无常,一会晴空万里,一会乌云密布。D桂林山峰秀丽天成,平地拔起,千姿百态。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使49中的第28届校运会取得圆满成功。B初冬的狮山公园依旧阳光满地,真是冬游的好时节。C为了防止同学们不再破坏公物,学校加大了对公物管理的力度。D在网络的轮番炒作下,“普大喜奔”“高大上”“土豪”等词语迅速走红,成为网络热词。5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小雨对小方说:“请问你可以借我一支笔吗?”B你对深夜仍在大声说话的舍友说:“混

3、蛋,不要讲话了!我们需要休息了!”C同学邀你到他家玩,你说:“行,届时我一定光临寒舍。”D你已经交了作业,小组组长仍在追要,你说:“睁大眼睛好好看看再来问,好吗?”6填入下面横线中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是 ( )未经历坎坷泥泞的艰难,哪能知道阳光大道的可贵;未经历风雨交加的困顿,哪能明白风和日丽的美好; , 。A.要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就要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B.只有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才能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C.未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哪能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D.未经历胜利和成功的喜悦,哪能体会挫折磨难的考验。7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虽有嘉肴选自礼记。礼记是儒家经

4、典著作之一,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B.“农夫和蛇”“龟兔赛跑”“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都出自伊索寓言。C.“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大战红孩儿”“武松打虎”这些故事都出自西游记。D.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以“爱的哲学”为核心,赞美母爱、赞美童心、赞美自然,不断探索人生。8下列对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机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B.颔联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C.颈联中,作者运用拟人和比喻写出一派盛春的景象繁花盛开,花团锦簇,小草翠

5、绿如茵。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二、说明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8分)1619题,共10分;本大题共16分)看云识天气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

6、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

7、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卷云在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这种云叫卷层云。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将转阴。接着,云层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了云看太阳或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这时卷层云已经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这种云叫雨层云。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降临了。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

8、,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

9、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9.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 )A.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通过观察云或云彩就可以识别天气情况。B.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和积雨云。10.下列对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分类别、引用说明 B.分类别、打比方C.打比方、作比较 D.列数字、作比较11.下列加点词能够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一项是 ( )A.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B.我们

10、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C.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D.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12.下列说法或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B.积云如果迅速地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卷积云。C.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积云。D.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三、文言文阅读(1315小题,每小题2分;1619题,共10分;本大题共16分)(一)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

11、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3

1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阅十余岁 阅:经过,过了 B.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颠 通“癫”,疯狂C.如是再啮 啮:牙齿 D.尔辈不能究物理 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14.下面句中的“之” 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闻之笑曰 B. 其反激之力 C.一老河兵闻之 D.当求之于上流15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A文章中的僧侣、讲学家、老河兵都犯了主观臆断的毛病,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B在准确地把握了流水、石兽和泥沙的性质及相互关系之后,总算在几里外的下游找到了石兽。C讲学家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所以他敢于嘲笑不正确的做法。D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作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第卷(非选择题,共90分)16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1)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译文:(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译文:(二)景公之时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