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2.3.3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0730486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2.3.3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2.3.3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2.3.3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2.3.3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2.3.3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2.3.3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2.3.3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教学资料地理高中地理 2.33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导学目标】1、会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名称、分布和移动规律。2、通过读图、绘图,能说出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学习重点、难点】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与季节移动。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学习过程】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的概念及意义(1)概念: 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称为大气环流。(2)意义:促进了_间、_间的_和_的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平衡,是影响各地_和_的重要因素。2、单圈环流的形成(1)假设条件:地表均匀 地球不自转 地球不公转(太阳直射赤道)(2

2、)形成因素:_(3)运用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在下图左侧画出北半球赤道与极地之间的大气运动状况:(3)形成过程:赤道地区暖空气上升,近地面气压 ,形成 气压带,极地地区冷空气下沉,近地面气压 ,形成 气压带。在高空,赤道地区形成 气压,极地地区形成 气压,这样在北半球的赤道和极地之间,就形成了闭合的单圈环流。(4)思考: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是否能够维持?为什么?实际上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 ,因为地球在不停的 。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会发生 。北半球 偏,南半球 偏,赤道上 偏。3、三圈环流的形成(北半球)(1)假设条件:地表均匀 地球自转 地球不公转(太阳直射赤道)(2)形成

3、因素:_;_(3)以北半球为例分析大气的运动状况:(在下图左侧画出北半球赤道与极地之间的大气环流)结论:形成_、_、_三圈环流。4、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1)假设条件:地表均匀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太阳直射点移动)(2)形成因素:_;_;_(3)移动原因: _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A太阳直射_,节气 _B太阳直射_,节气 _C太阳直射_,节气 _ (4)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北半球 季北移, 季南移,南半球则恰好相反。(5)移动范围:510个纬度。【探究活动一】 南半球的三圈环流假设地表均匀,在下图左侧画出南半球赤道与极地之间的大气环流:【探究活动二】(1)在下图中填注各气压带、风带的名

4、称,并用箭头表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用弯曲的箭头表示偏转后的风向。(2)三圈环流近地面的表现为:_个气压带,_个风带(3)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气压带位置成 因赤道低气压带赤道附近赤道附近,终年炎热,空气受热膨胀上升,使近地面形成低气压(热力)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纬300附近赤道上空向极地运行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纬度300附近的上空偏转为西风气流,并聚积后由于重力作用,产生下沉气流,使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动力)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纬600附近由副热带高压向极地运行的暖而轻的气流与由极地高压向低纬运行的冷而重的气流在600纬度相遇,使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使近地面形

5、成低压。 (动力)极地高气压带南北极点附近极地终年严寒,空气冷却收缩下沉,使近地面形成高压。(热力)在北半球,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出的气流向南北运动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南的气流偏转成东北风,形成东北信风带;向北的气流偏转成西南风,形成盛行西风带。【探究活动三】90S 60S 30S 0 30N 60N 90N【规律总结】气压带和风带歌诀记忆法:七压六风,三低四高。零三六九,风压相同。参考答案:【学习过程】高低纬度 海陆 热量 水汽 天气 气候 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 低 赤道低高 极地 高 高 低 自转 偏转 右 左 无 高低纬度间受热不均 地转偏向力 略 低纬环流 中纬环流 高纬环流 高低纬

6、度间受热不均 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太阳直射点 北回归线 夏至 赤道 春分、秋分 南回归线 冬至 夏 冬 【探究活动二】 7 6 【探究活动三】 【当堂检测】1、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地球自转偏向力 太阳辐射对高低纬度的加热不均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A、 B、 C、 D、 2、下列风带中风向基本相同的是A、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和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 B、北半球的信风带和南半球的信风带 C、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和南半球的信风带 D、南半球的信风带和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3、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大体

7、一致 D、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相反4、右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A、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中纬西风带 B、该环流是低纬环流C、该环流是高纬环流 D、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低纬信风带5、中国南极中山站的五星红旗常年向那个方向飘扬( )A、西南 B、东南 C、西北 D、东北6、造成地球上气候最主要的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地面状况 D、人类活动7、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等因素影响,近地面形成了风带和无风带(无盛行风地带)。全球无风带的分布范围是( ) A、南北纬30附近 B、南北纬40附近 C、南北纬60附近 D、南北纬80附近8、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中,两支

8、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在( )A、 赤道附近 B、极地附近 C、南北纬60附近 D、南北纬30附近9、关于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 夏季向北移,冬季向南移动 B、北半球夏季向南移,冬季向北移动 C、南半球夏季向北移,冬季向南移动 D、12月22日至次年6月22日向北移动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60附近相遇B、赤道地区上空,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低纬度地区C、南北纬度40附近上空,空气堆积下沉 D、东北信风与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11、下列图中,正确反映南半球副热带高压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A B C D【课堂小结】将你在本节课学习过程中的收

9、获与疑问写下来,让我们一起分享和解决吧!收获:疑问:【课后自测】图5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图51、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 A暖湿的中纬西风B干冷的中纬西风C干冷的极地东风D冷湿的极地东风图10读图10,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2-3题。2、此时北半球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3、此季节甲地 A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盛行西南风 C气候炎热干燥 D有太阳直射右图中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表示气压带,表示风带,据图完成4-5题。4、图中字母a所表示的气压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5、图中字母b所示风带的风向是A、东北风 B

10、、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6、下图中箭头代表盛行风向,能够正确表示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的示意图是A B C D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回答。7、图中气压带代表()A赤道低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8、读“以南极为中心的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 关于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共有3个气压带和4个风带 Bb带盛行西北风Cc带盛行东北风 Da带与c带风向不同9、氢气球在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时便会破裂,其主要原因是( )A.高空有强烈的太阳辐射 B.高空空气稀薄,气压低,气球因膨胀破裂 C.升空后由于气温上升导致膨胀破裂 D.上升后由于气温下降,低温使气

11、球爆炸10、节日里,人们常常用放气球的形式庆祝。如果用相同的氢气球在不同的纬度进行施放,上升最快的地区是( )A.极地地区 B.副极地地区 C.副热带地区 D.赤道地区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示意图”,完成1112题。11、有关甲、乙的位置,正确的是( )A.甲位于30N B.乙位于30NC.甲位于90N D.无法确定12、有关气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冷性气流 B.是暖性气流 C.是西风带 D.是西南风13、左图能正确表示丙处风带风向的是下图为某日“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完成1415题14、该日,南半球正处于(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5、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为( )A下沉,热干 B上升,暖湿C由高纬流向低纬,冷干 D由低纬流向高纬,暖湿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回答1617题。16、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B1020盛行东南信风C2030盛行西北风D3040盛行西南风17、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A甲表示7月份、冬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关示意图,回答1820题。18、图中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