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物理实验习题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0730424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践物理实验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实践物理实验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实践物理实验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实践物理实验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实践物理实验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践物理实验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践物理实验习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习题1. (2010年山东潍坊,21题)如图所示是上课经常使用的投影仪,请按要求回答(1)平面镜的作用是:_。(2)灯泡的作用是:_。(3)若在屏幕上的像比较模糊(与投影片无关),调整方法是:_。 2(2010年山东烟台,24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我们需要让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2)其中的一次实验情景如图15所示,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透镜的方向移动(“远离”或“靠近”)3(2010年山东临沂,8题)关于凸透镜: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王聪同学先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

2、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由于蜡烛火焰的高度不合适,在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不完整的像,要得到蜡烛火焰完整的像,应将蜡烛向 调节; (3)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教室里的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实像的原理制成的9. (2010云南楚雄州,18题)(2)同学们要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选用的器材有: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火柴。实验探究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器材调好后,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的位置逐渐向凸透镜移动,调整光屏位置,在光屏上测出了不同位置时像的高度,并将数据填在下表中。

3、凸透镜的焦距f =10cm.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cm6030201512像的高度h/cm0.412410 同学们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就越大。他们得出的结论完整吗? (填“完整”或“不完整”),理由是: 。14(2010江苏无锡,28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在光

4、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小明将光源移至8cm刻度时,他通过凸透镜看到光源的 (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虚像(3)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4)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乙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13(2010江苏连云

5、港,28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各组使用相同的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1)小华所在的小组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该小组实验记录如下表: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像的性质112002400倒立,放大,实像216001600倒立,等大,实像320001333倒立,缩小,实像430001091倒立,缩小,实像请你根据上表信息,求出凸透镜的焦距f= cm(2)小华所在的小组把蜡烛放在该凸透镜的焦点上,凸透镜固定不动,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现象是 (3)若烛焰,凸透镜,光屏分别放在某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凸透镜位置不变,烛焰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

6、动一小段距离时,为了在光屏上再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远离/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的距离。(4)对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镜,一个物距应该对应唯一的像距,但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物距均为12.00cm时,有三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们的数据差别不是因为长度测量误差导致的,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操作原因是 (莱芜)20(3分)在进行光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1)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这个光屏在实验中除了能呈现光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_图12(2)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选

7、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_.图乙原放置玻璃板处图甲纸张AB(菏泽)19(3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1) 用平面镜做实验(填“能”与“不能”)(2)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做实验,其好处是: 。 (鸡西)28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 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2)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 。 (3)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 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

8、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 _。(4)他们发现,旁边一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的。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哪种做法更好?说出你的理由: _。 1(2010年浙江湖州,31题)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 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 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 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 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 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

9、声。 请回答: (1)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 (2)从实验和可得出的结论是。 (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 。温度计练习题1、物体的_叫温度。要准确地判断或测量物体温度要用_,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的性质制成的。3、常用温度计所用液体可以是_、_或_。4、人的正常体温为_,读作_。医用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分度值是_,实验室常用温度计的分度值是_。5、摄氏温标的单位是_,用符号_来表示。规定_的温度为0,把_的温度规定为100,这样规定的分别读作_、_。6、体温计的最小刻度是_,测量范围从_到_。7、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_ 被测液体中,

10、但不要碰到_ 或_。8、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求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_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_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_相平。作业:1、20的正确读法是 A零下20度 B零下摄氏20度 C负摄氏20度 D零下20摄氏度3、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50,若没有甩过,又用它依次去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它们的实际体温为36.90和38.60,那么两次测温后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36.90和38.60B.37.50和38.60 C.36.90和37.50D.37.50和37.505、实验室常用的是水银温度计,它的下端是_,上面连着一根内径很细的_,当温度稍有变化时,细管内

11、水银面的_就会有变化。6、人们常说“今天最高气温是摄氏16度”。其错误在于_ _。7、一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显示的温度为3,插在l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显示的温度是97,那么当它插入温水中显示的温度为30,温水的实际温度为( )A.30B.小于30C.大于30D.无法确定9一块冰的温度由15升高到5,其温度升高了 。若冰的温度由0降低了10,此时冰的温度是 。10用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当温度计的玻璃泡和水接触后,测量的温度是 ;当温度计的玻璃泡和冰块接触后,测得的温度是 。12有三支温度计,其中甲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35 42 ,乙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30 50 ,丙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20 105 ,由此可知 温度计是家庭用的寒暑表, 温度计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 温度计是体温计。13请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图41中甲、乙、丙、丁各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它们的读数分别是: 、 、 、 。14图42中有A、B、C、D四种测量水温的操作。请你评价这四种操作方法的正误。如果是错误的,指出错在哪里。A_B_C_D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