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网上售票系统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0728158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58.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网上售票系统数据库设计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铁路网上售票系统数据库设计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铁路网上售票系统数据库设计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铁路网上售票系统数据库设计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铁路网上售票系统数据库设计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路网上售票系统数据库设计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网上售票系统数据库设计说明书(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据库课程设计论文铁路网上售票系统项目开发背景: 1铁路网上售票系统的总目标是: 1项目开发的意义: 11 .需求分析 21.1需求分析阶段目标和任务 21.1.1需求分析阶段目标 21.1.2 需求分析阶段任务 21.2 需求分析成果 31.2.1 流程图 41.2.2 数据字典 52. 数据库结构设计 52.1 概念设计 52.1.1 分E-R图建立 62.1.2 全局/整体E-R图 62.2逻辑设计 62.2.1 建立关系模式 72.2.2 关系模式规化处理 72.2.3 用户子模式建立 72.2.4关系模式逻辑结构定义 63. 数据库物理设计 63.1物理设计阶段目标和任务 63.2数

2、据存储方面 63.2.1 建立索引的原则 63.2.2 建立索引 63.2.3 系统功能模块图 74数据库实施与测试 74.1数据库实施 74.1.1 数据库及数据库对象建立 74.1.2数据入库 94.2数据库测试 95总结 96附录 10附录1 : 10附录2 14附录3: 18铁路网上售票系统项目开发背景: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对于企业和事业单位的运营和发展日益重要,网上交易也 逐渐被人们认可,并成为未来交易的发展方向。铁路售票系统也不例外。铁路网上售票系统是铁路旅游服务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旅客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为了提高铁路客运的售票效率,丰富铁路客运的营销手段,火车站售票总

3、 站及其下属代售点可以通过公用的互联网资源,实现网上的售票,查询及管理工作。铁路网上售票系统的总目标是: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和先进的开发平台上,利用现有的软件,配置一定的硬件, 开发一个具有开放体系结构的、易扩充的、易维护的、具有良好人机交互界面的铁路网 上售票系统,为企业的决策层提供准确、精细、迅速的车票销售信息。项目开发的意义:信息时代已经来临,信息处理的利器一一计算机应用于火车站售票的日常管理为火 车站售票的现代化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动力和机遇,为火车站票务管理领域的飞速发展提 供了无限潜力。采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火车站票务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重要 标志,给火车站票务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

4、益和社会效益。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 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旅游业的逐渐的成熟发达,铁路客运量大幅度的提高,各大省市的列 车都显著的增加,这些都对列车票务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不断的完善更 新列车票务管理系统,提高列车售票系统的工作效率。列车在我国的人员流动、物资运 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火车的特殊性及可能经过多个城市,每个城市的车站可以 出售此火车的车票。而且同一车站可能有多辆车经过。许多希望以最快的方式选择自己 想来乘坐的那一趟列车。所以以人工的方式是不可能实现这种功能的。一种可行的方案 是基于客户端服务器的体系结构。服务器为数据库系统,存储所有必要的信息。客户端 通过

5、连接到服务的应用程序快速、准确地完成相应的工作,通过网上订购,可以达到高 效、便捷的购票。铁路网上售票系统的实施,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铁路客运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的变革,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铁路部门的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减少 劳动强度,方便广大旅客购票,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 需求分析主要包括需求分析阶段目标、任务和成果。1.1需求分析阶段目标和任务1.1.1需求分析阶段目标(1) 了解目前铁路网上售票流程和注意事项,通过具体调查了解客户需求并 总结业务流程。(2) 与指导老师沟通交流该项目的可行性,征求老师意见,修改不合理的地 方,为以后的设计打下基础。1.1.2需求分析阶段任务随

6、着旅游业的逐渐的成熟发达,铁路客运量大幅度的提高,各大省市的列车都显著 的增加,这些都对列车票务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不断的完善更新列车票 务管理系统,提高列车售票系统的工作效率。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应用已经遍 布整个社会的每个角落。目前社会正处于健保发展方兴未艾的时代,各火车站莫不兢兢 业业地改善本身的体制或管理方式,以适应健保越来越严格的规。列车在我国的人员流 动、物资运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国有大量的人员通过搭乘火车到达目的地。 而与火车的特殊性及可能经过多个城市,每个城市的车站可以出售此火车的车票。而且 同一车站可能有多辆车经过。许多希望以最快的方式选择自己想来乘

7、坐的那一趟列车。 所以以人工的方式和单纯的列车票务管理系统都不可能实现这种功能的。一种可行的方案是通过网上订购,可以达到高效、便捷的购票。铁路网上售票系统的实施,将会在一 定程度上促进铁路客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铁路部门的 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减少劳动强度,方便广大旅客购票,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 益。(1) 处理对象系统要处理的对象主要包括票存系统基本信息、票务人员基本信息、客户基 本信息、订票单基本信息、退票单基本信息、车票基本信息、车票销售记录基本 信息。(详细的信息见于数据查询表 )(2) 功能要求系统要实现的主要功能: 查询:可以通过起点站与终点站在进行查

8、询,也可根据具体的车次输入进行查询, 同时每次查询都会显示车次号,点击即可显示该趟列车所进过站点的详细信息,其中包 括所到达每个站的到达时间与出发时间。 客户注册、登录:由于要进行网上订购车票,用户需注册,填写有关信息,由由 票务人员负责送车票到客户手中。 订票业务:本系统为网上订票,用户经过查询车次信息、票务信息,找到自己所 需的车票通过所关联的账户进行订购。 更新功能:该系统随时跟据车辆的变化情况进行更新,增加车辆时可以在系统中 插入该车的详细信息,同时也能根据需要修改某趟车经过的站点与发车时间,当某趟车 停止、开行时可以删除该趟车的信息。同时包括对列车信息、站点信息、订票记录等的 更新功

9、能。 车票配送:客户在订购了车票之后,管理人员通过后台管理订票记录,然后根据客 户的要求由票务人员及时为其配送车票。(3) 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安全性先通过视图机制,该系统创建了很多视图,不同用户只能访问系统授 权的视图,这样可以提供系统数据一定程度上的安全性,也可以通过用户授权机 制,根据用户被授权的级别来分配用户权限,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安全功能。完整性要求主要用来限制各基本表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满足参照完整性、 实体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的要求。1.2需求分析成果1.2.1流程图铁路网上售票系统业务流程图如下图1.1 图1.3 :(1) 客户注册及登录流程图:反馈不批准注册处理T填写 注册

10、信自 提交 厂、 客户注册信自服务器XIJ反馈登录失败处理-客户一填二登录信息提亠服务器X y、X y处理注册成功-反馈登录成功一图1.1注册登录流程图(2) 订票业务流程图:交付图1.2订票业务流程图(3) 退票业务流程图:返还反馈不同意退票不同意1登录提出填写4退票申请单客户提交递交V退票单开出票务 人员图1.3退票业务流程图铁路网上售票系统数据流程图如下图1.4 图1.7 :(1) 顶层数据流程图:图1.4顶层数据流程图(2)第一层数据流程图:铁路网上售票系统r图1.5第一层数据流程图(3)第二层数据流程图一订票:P1图1.6第二层数据流程图一一订票122数据查询(详见附录1)包含数据项

11、、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定义2. 数据库结构设计主要包括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两个部分。2.1概念设计概念设计阶段主要是将需求缝隙阶段得到的用户需求抽象为信息结构即概念 模型的过程,它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设计概念结构通常有四类方法:自顶 向下、自底向上、逐步扩、混合策略。2.1.1 分E-R图建立参照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分别画出分E-R图,如图2.1至2.4所示。E-R 图:图2.1车票配送E-R图客户1订票单转换1车票(1) 根据图1.2抽象出的进货分(2) 根据图1.6抽象出的销售分 E-R图:图2.2客户订票E-R图(3) 根据图1.7抽象出的存储分E-R图:客户41

12、:退票退票单车票图2.3客户退票E-R图(4) 根据图1.4抽象出的存储分 E-R图:各E-R图中的实体属性如下图2.5至图2.10 :(1)车票及其属性: 座位类型车票到站时间图2.5车票及其属性车次车票编号座位编号发车时间出发站目的站客户名(2 )客户及其属性:客户身份证号客户电话客户客户地址登录 ID_ 亠 客户银行卡号登录密码图2.6客户及其属性(3) 票务人员及其属性:票务人员编号票务人员票务人员工作地点票务人员姓名图2.7票务人员及其属性(4) 票存系统及其属性:(5) 订票单及其属性:订票单图2.9订票单及其属性2.1.2全局/整体E-R图根据各分E-R图合并整体E-R图,具体方

13、法是将 4个E-R图中相同的实体,进行合并,消除属性冲突、命名冲突、结构冲突之后得到总E-R图如图2.11所示记录,、n票存系统1图2.11 全局E-R图2.2逻辑设计概念设计阶段是独立于任何一种数据模型的,而逻辑设计阶段则与现实结合起来,逻辑设计的任务就是将概念设计阶段设计好的基本 E-R图转换为与项目所 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逻辑结构。具体任务包括将 E-R图转换成关系模型、模 型优化、数据库模式定义、用户模式设计。221建立关系模式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遵循如下规则,一个实体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实 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码就是关系的码。对于实体间的联系则有不同的情况:一个 1 : 1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关系 模式,也可以与任意一端关系模式合并;一个 1 : N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关系 模式,也可以与 n端实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一个 M: N联系转换为一个独立关系 模式,具有相同码的关系模式可以合并。根据以上原则,对于该系统的E-R图进行转换,从而得到本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如下:票存系统(票存分系统编号、票存分系统地址)票务人员(票务人员编号、票务人员、票务人员工作地点)客户(客户号、客户名、客户银行卡号、客户、客户地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