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2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0728076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案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案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案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案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案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_0【教学目的】知识和才能: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2.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过程和方法:1.诵读法。郦道元的三峡抓住了三峡这一自然景观的特点,描绘了三峡不同季节的绚丽风光,语言精巧,描写生动。老师可指导学生以多种方式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到达熟读成诵。可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在板书中老师最好给学生提供背诵提纲。2拓展阅读法。选择与三峡有关的诗文进展拓展阅读,培养学生的比拟阅读才能。.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充分表达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

2、导作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点】1.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风光,深化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细心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背诵课文。【教学难点】1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巧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分钟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珍宝,妆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确实是其中的一篇。去过三峡的同学,可能会因那两岸倒江悬崖

3、峭壁而赞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能会因江面上飘浮着的白色垃圾而忧虑人类环境的污染,还可能会因新建的三峡工程而惊叹科学技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你也许会让思绪倒流,追溯三峡的过去,想睹她在历史上的真容:学习了郦道元的三峡之后,我们将会有怎么样的感受呢二、作者及作品简介 2分钟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鹿人。做过州刺史、御史中尉等官职,治政严整,执法峻刻,为权豪所惮。他生性好学,历览群书,撰水经注40卷,是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的水经一书所作的注释。水经是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记录得特别简单。郦道元搜集了有关全国水道的记载以及本人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为水经作注释,对水经中的记载加以详细说明和补充,

4、引书达四百多种。三、朗读课文,正确把握节拍,感受作品的音韵美1.学生初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文句。(2)以小组为单位,处理疑难词句,老师巡视指导。2老师指导学生朗读(1)老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老师范读,要求学生听读,把握节拍、韵律及情调。(2)老师提示朗读需要留意的地点:第1段,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第2段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第3段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清/荣/峻/茂第段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3)老师领读,学生跟读。(4)学生

5、齐读课文,依照朗读提示,努力读出最正确效果。四、理清背诵思路依照文章想象三峡壮景,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规划的巧妙。学生分组交流,每组负责一个语段,然后选四位同学全班交流。1.学生明确:第1段重点写山,“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点,突出群山连绵的特点。“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是说一层层的悬崖,一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假如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说明江面狭窄,两岸雄峰相连,峭壁对峙,只看见一线天。突出峰峦重迭,雄峻险拔的山势。老师依照学生讲述板书:山 两岸连山 隐天蔽日学生齐读第段,想像

6、群山连绵,高耸入云的三峡美景。2学生明确:第、3、段写水,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第2段写夏季三峡情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是说夏天水涨,江水淹了山陵,上行和下航的船只都被阻绝,不能通航,突出大水猛涨。“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是说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才会有航船,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晚上便可到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以船行之快突出江流湍急的特点。老师依照学生讲述板书:水夏水襄陵乘奔御风学生齐读第2段,想像江水浩荡、日行千里的画面,感受其奔放美。3.学生明确:第段写三峡春冬之景。“素湍绿潭,回清

7、倒影”是说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盘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波光粼粼,景物重重,一派秀丽风光。“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说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山静、泉飞、柏怪、水奇,构成一幅挺拔超脱的画面。“清荣峻茂,良多兴趣”,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兴趣无穷。用极为精练的四个字状写四种景物,总结全段。老师依照学生讲述,板书:春冬 素湍绿潭 悬泉瀑布 清荣峻茂学生齐读第段,想像三峡的秀美、挺拔,感受其清悠美。4.学生明确:第段写三峡秋景。“每至清初霜旦,林寒涧肃”是说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

8、寂静,充满凄清肃杀的气氛。“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是说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特别凄凉怪异。空阔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伤委婉,特别久特别久才消失。写秋峡以代表性事物猿来表现,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老师依照学生讲述板书:秋 林寒涧肃 高猿长啸学生齐读第段,感受秋峡萧瑟凄凉的气氛。五、学生齐读课文,依照板书所显示的词语提纲,尝试背诵第二课时一、检查背诵1个体抽查。2集体齐背。二、依照课文内容,想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风光,并用本人的语言进展描绘。和课文对照,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选两位同学用本人的语言描绘三峡奇景,其余同学点评。老师提示学生留意扣住山

9、水,扣住季节,扣住景物特征,如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亮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等。2提咨询:本文对三峡的描写比拟客观,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没有用语言直截了当表述出来,但从字里行间我们能够体会得到,请结合文章试作分析。学生结合本人的阅读体验分析。明确:作者描绘三峡奇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如写群山连绵,高耸入云,表达了作者欣赏赞美的情感。他 惊叹自然的奇妙,盛赞夏日三峡的奔放美,春冬之时的清幽丽,秋日三峡的凄婉美,“良多兴趣”作者直抒其怀,表达其独特的审美观。特别是秋日三峡,水枯气寒,猿鸣凄凉,读来使人不觉潸然泪下,那悲凉的渔歌,使人觉得作者是在叹人生多舛,百姓困难。总之,步入

10、郦道元笔下的“三峡”,大概也走出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三、揣摩语言,品味作品独特的语言魅力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3.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学生涵咏品味写景的妙处。只要学生能说出一点,老师即应给予表扬。明确:正面写山“连”的特点,粗笔勾勒,轮廓清楚。“隐天蔽日”,山隐于天空,遮住太阳,侧面衬托山“高”。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相结合,写出了山高岭连的特点。既有俯察近物,又有仰观远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属俯视江中所见,动静

11、相杂,色彩各异,相映成趣。“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属仰观远景,以“绝”状山,以“怪”写柏,绘形写貌,形神兼备。“怪柏”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给山水之间注入一股生命的活力,使人顿觉生意盎然。3.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渲染猿鸣幽凄,山谷空阔,既从正面摹声,又从侧面援用,以渔歌的凄凉来写猿鸣,手法多变,摇曳多姿。学生齐读这三句话,感受其语言美的特质。四、拓展阅读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诗,请说出它和本文内容上的联络。早发白帝城李 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学生读诗,考虑,明确:早发白帝城和三峡都描写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为游记散文。文章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应。五、课堂小结三峡向我们展示的是一轴三峡四季风光的山水长卷,读来令人神往。作者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奇险、娟秀,我们仿佛置身于那险拔清幽的三峡盛地。郦道元用文笔点缀三峡,科学家用智慧改造三峡,亲爱的同学们,如今就让我们走近三峡,用本人的独特歌喉赞美三峡,今后,我相信,三峡陈旧的历史画卷上会留下属于我们的一笔的!六、布置作业(学优生):完成练习册B(中等生):背诵课文,理解内容C(后三分之一学生):背诵课文。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