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分析心理学中情结的结构、功能及意义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0725807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荣格分析心理学中情结的结构、功能及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荣格分析心理学中情结的结构、功能及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荣格分析心理学中情结的结构、功能及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荣格分析心理学中情结的结构、功能及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荣格分析心理学中情结的结构、功能及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荣格分析心理学中情结的结构、功能及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荣格分析心理学中情结的结构、功能及意义(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荣格分析心理学中情结的结构、功能及意义【关键词】心理分析;情结;荣格;结构;功能;介绍情结(complex)这个词常被使用于各种不同的情境。在心理学领域里,最广为人知的可 能是二十世纪初期,作为弗洛伊德的早期合作人,阿德勒所发现的“自卑情结” (inferiority complex)。而在此之前,弗洛伊德就已发现了一种情结,他深信这是一种在儿童早期深深 地影响着每一个人,尤其是男性的情结,那就是著名的“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 与之相应,还有恋父情结(Electra complex)。后来来自不同文化的报告显示:不是所有的 人都有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就像荣格后来所发

2、现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的影响。 并且情结的范畴也得到不断的扩展,如荣格分析心理学中除了提到母亲情结、父亲情结之 外,还更多地涉及兄弟情结、姐妹情结、英雄情结、童年情结、阿尼玛情结和阿尼姆斯情 结等1。情结,作为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或重要理论之一。就其基本结构、功能以及如何 形成、怎样运作,对人的心理健康起什么样的作用等,在国内还是一个鲜有人论及的话题。弗洛伊德说“梦是通往无意识的忠实道路”。荣格则表示“情结是通往无意识的忠实道路气 1904-1911年间,荣格通过其词语联想的研究,提出了他关于情结的心理学理论。他发现 其词语联想测验中的情结指标,不仅仅提供了心灵中无意识层面的直接证据

3、,而且提供了 有关无意识的潜在内容及其所具备的情感能量。于是,荣格据此“挑战”弗洛伊德。在荣格 正式定名其“分析心理学”之前,曾用“情结心理学”来标示他的理论体系及其与弗洛伊德精 神分析的区别2。荣格有这样一句名言:“今天,人们似乎都知道人是有情结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情结也 会拥有我们3。”这一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拥有情结是正常的,每个人都 会有自己的情结,这就要求我们会关照和协调我们的情结。因此,了解情结及其结构也就 成为必需。同时它与目前正在悄然兴起的积极心理学的宗旨不谋而合,对于促进人的心理 健康、增加自我积极的能量、加深人们对人类心灵本质的理解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情结及

4、其结构什么是情结?情结对于荣格来说属于第一个研究领域。通过字词联想,荣格注意到对某 些词,被试发生了延迟反应,并且这种现象在实验中不断重复出现。荣格还观察到引起这 种延迟反应的原因往往与某些特殊的“扳机”式的字词所唤起的强烈情绪有关。他就使用了 “情结”这个术语来表达这种现象。事实上,这是荣格在字词测验和情结理论方面所做的前 期工作,正是这些工作,使得荣格与弗洛伊德有了接触。现在这个术语在一般意义上用来 指一个个体对某一个地方、某一个人或某件事情所具有的特殊的感觉,是其个人心理的一 个部分4。在荣格分析心理学中,这个概念主要指的是:个人无意识中,对造成意识干扰 负责任的那部分无意识内容。或者换

5、句话说,指带有个人无意识色彩的自发内容,通常是 因为心灵伤害或巨痛造成5。此外,与弗洛伊德不同的一点,荣格认为:人的心灵有三个 层面,表层是意识,最深层是集体无意识,在这两个层面之间的是个人无意识。荣格曾用一个十分形象的例子来对情结加以说明。他说我们可以暂时把心灵想象成一个 类似于太阳系的三维空间体。自我意识就是地球,大地和天空;这是我们生活的地方,至 少我们醒着的时候如此。地球周围的空间布满了星星和陨星,有的大,有的小。这一空间 就是荣格所称的无意识,而那些行星和陨星就是当我们冒险出来想进入那一空间时首先会 遇到的对象,荣格称之为情结。荣格认为,个体无意识里主要是情结。集体无意识里则主 要是

6、原型6。笔者认为,对荣格集体无意识的理解离不开对原型”这一概念的理解。简单地讲,原型 是先天的、遗传的心灵倾向性。荣格曾把这个术语描述成一种本能的自性模型”,这种模 型就是指那些被个体出生后带到所有那些被提供给他的情境中去的要素,无论是内部情境 还是外部情境。人们很少有人能看到那些未曾被深深嵌入在某种历史或文化的模式中的原 型经验7。在荣格分析心理学体系中,心灵(psyche)是涵盖了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在内 的一个概念8。因此,不难理解,就人格的意义而言,它远比自我更完整,因为它包含了 超出意识之外的无意识范畴,所以说它是更为完整的人格整体。而情结,事实上是人格碎 片(persona

7、lity fragments),因为,它从完整、和谐的人格内部分离了出来,失去了与人 格整体活动的一致性。当然它也可被视为“人格断面或次级人格” 9,是一个具体而微小的人格结构,并且它本身又构成了一个独立的人格子系统。这一系统通常具有很强的整体性、 内在性、自主性、情绪黏结性和动力性10。比如,当一个人情绪失控的时候,正是这一 子系统在发生作用。它是独立的、完整的,即意识不参与控制的,或在某种程度上无法控 制的。其内在性是指它的内部活动过程并不易被我们的意识所觉察,我们为什么容易被别 人的某一句话所激动?为什么容易被某一件事所激怒,而另一个人则不容易,无意识中什 么在起作用,我们意识上并不知道

8、。其自主性指不易受个体意识所控制,而是受其自身的 机制所支配。其情绪黏结性则是指它总是伴发着强烈的情绪或情感,并对个体情绪产生较 强的影响作用。关于这点在后面情结的作用或功能部分将会更加详细地说明。情结是如何产生或形成的呢?形成之后的结构状态又是如何的呢?荣格认为,情结一般是由创伤造成的11。而且,每种情结又都根深蒂固地源于一种原 型。这就意味着,情结的形成既有与生俱来的内因,又有后天经验所提供的外因。经历创 伤之前,原型元素是以某种意象和趋力的形式存在的,但却没有情结的那种干扰和制造焦 虑的特质。创伤的发生与原型相关联而导致充满情绪的记忆意象,两者的综合便冻结成为 相当稳定的结构。这个结构携

9、带一定能量,由此就可以把其他相关意象卷入进来而形成网 络,情结的内涵于是渐渐丰富,并会由日后类似的经验而延展。但并非所有的创伤都来自 外界,也有产生于心灵内的创伤。荣格指出,情结可能是基于人类终究无法成为完人的道 德冲突”所造成和触发的12。这样看来,情结通常是由两部分所组成。为了帮助读者了解这种构成,我们不妨列举临 床上的个案来加以说明。在两个组成部分中:一部分是产生创痛的意象或心灵痕迹,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原型意象或心灵痕迹。情结 中的二元核心依靠把各种联想聚集在它的四周而成长,这个过程可以持续一生。比如,一 个男人可以用其特定的声调、对人的反应方式、情绪反应强度等以唤醒一位女士对其严厉、

10、暴虐的父亲的记忆。可以说,他们接触交往的结果是在这位男士身上聚集了这位女士的父 亲情结。如果他们一同生活一些时间,这个男人的其他特点便会附加在这个情结上。如果 这个男人虐待这个女人,那么负面的父亲情结就会进一步深化、强化。而这个女人则会在 父亲情结聚集的情境中,表现得更加反叛。渐渐地,这位女士有可能完全避免与这类男人 相处,或者有可能极其容易被这类男人吸引。无论是哪种情况,她的生活都将是越来越受 到这个情结的限制。情结越强,它们限制自我选择自由的范围就越大。另一部分是个人人格中与生俱来且受制于其气质的因素。这个部分是原型的,人格的原 型要素是与生俱来的气质倾向,会以特定的可预测的方式反应、行为

11、和互动。它们是使我 们具有人类特质的要素。身体或心灵具备人类的特质,并且为所有日后的经验、发展和教 育创造了先决的倾向性的条件。在人的日常生活中,原型要素就是透过情结的经验被体验 13。2情结的功能情结既然作为一个具有整体性、内在自组织性、自主性、情结黏结性和动力性特征的存 在,那么它是如何对人的意识发生作用和影响的呢?情结常常由于某种外在的诱因而开始明显地冲击心灵。一般而言,情结冲击心灵后的心 理效应会延续相当一段时间。一些实验研究表明14,情结的强度或活动曲线具有波浪形 的特征,每段“波长”可达数小时、数天、数周或更长时间。激发情结的刺激或轻或重、或 长或短,但它对心灵的效应都能延续很久,

12、而且可引起意识的波浪式的情绪或焦虑感。心 理治疗是否有效就可以用情结干扰效应所持续的时间长短之变化来显示。如果某情结对意 识的干扰能够较快速地复原,就表明自我力量渐增及其与心灵素质的整合,以及情结力量 的递减,干扰持续时间的缩短表明情结的力量已经减小。然而情结不可能被完全消除,它 造成的“余震”也会令人精疲力竭,情结的强烈的释放可以消耗极大的身心能量。情结通常是无意识的,但又是如此地“膨胀”和富于自主性,其行为看起来就像是与意识 自我处于冲突中的第二个自我。因此,情结展示了在两种真实、两种意愿的冲突之间的个 体,并且它威胁着要把个体撕成两半。如果情结是如此带有情绪色彩地要把意识拉入它的空间内并

13、制服和吞没它的话,那么, 从某种程度上说,情结就会在这个空间内成为意识自我的控制者,接下来我们就可能部分 地或完全地分不清自我与情结了。最令这些人觉知不到的事实是,他们父母所说的字词、 话语、观念、愿望以至于动机等已完全占有了他们的自我,他们完全成为了父母的工具或 代言人15。令人惊讶的是,在心灵意象与外在真实之间似乎存在某种密切的对应关系,虽然心灵从 未经验过它。著名的动物行为学家劳伦斯研究某些动物回应特定刺激时的反射本能时发现, 当老鹰凌空而至、鹰影投射在地面时,从未接触过老鹰的小鸡就懂得逃跑和寻找掩蔽物。当用某种电动机投射出类似的老鹰影子时,未受过训练的小鸡一看到影子就奔跑掩蔽。可 见,

14、对猎食者的防卫性反应是小鸡生理系统的本能,而猎食者的影像也是小鸡天生就能认 得的。荣格认为,情结也是以类似本能的方式运作,说“类似本能”是因为它们对特定的情 境或人物会产生立即的、直接的、特指性的反应。然而与本能不同的是,它们不完全是与 生俱来的,而更大程度上是创伤、家庭互动模式、文化制约等经验的产物,这些经验再综 合了集体无意识原型的原始性要素才产生了情结。所以,情结是心灵将经验重建为内在客 体后的产物16。3情结的爆发对荣格情结理论的学习和领悟,加上临床上不断的经验和自我体验,使我们无数次地感 受到,情结能突然间爆发而入侵意识并掌控自我。当自我被情结俘虏也就被情结及其目的 所同化了,因而导

15、致自我行为失控,可人却往往不知其真实原由。一旦情结被触发而起作用,无论人是否意识到,情结总能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极具强 度情感的影响,甚至是主导性作用。强烈的爱或恨,快乐或悲伤,感激或愤怒等情绪,总 是会伴随着情结的触及而发作,这时我们已不能再理智地表现本来的自己,而是被情结所 占据和控制。于是,受某种情结所困的人往往会表现出被情结所支配的心理与行为。从临床意义上来看,情结多属于心灵分裂的产物。意思也就是说,它们原本是一个完整 体,但由于原型作用、创伤性经验、情感困扰或道德冲突等,都会导致某种情结的形成。 当外界生活中或内心世界中某些“扳机”式的诱因一旦撞及这些内在情结,就会引爆。事实 上,存

16、在于人们人格中的情结很多,但不一定个个都被引爆,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外 世界的诱因。但在另一方面,即使它不被引爆,可能也会以更加不为意识所注意的方式在 发生作用。情结爆发后,可能事情已经过去了,它的作用并不一定就及时结束,那种上面 所述的波形作用方式还会存在。存在的强度或长短则因人而异。如果一个人过分认同自己 的情结,就会表现出一定的心理病症。弗洛伊德说的俄底浦斯情结和阿德勒讲的自卑情结 都是十分著名的例证。弗洛伊德在其著作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中描述的口误、笔误、 忘记熟人姓名等日常现象,都可以看作是情结作用的表现。可见,我们拥有情结是正常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情结,这就要求我们会关照和协调 我们的情结。但是,当情结拥有我们的时候,就是心理病症开始的表现17。4情结的心理分析意义从荣格对情结的描述和研究来看,情结是必定会产生和存在的,因为有来自无意识原型 之内因和经验塑造之外因;而从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