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资料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0725732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代汉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古代汉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古代汉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古代汉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汉语复习与考试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答题模式:实词:指出词性,然后翻译 虚词:指出词性、用法,然后翻译)例:1、生庄公及共叔段及:并列连词,起并列连接的作用,和2、公患之,使麑贼之3、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4、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5、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15、对曰:“姜氏何厌之有”16、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17、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18、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19、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20、颍考叔为颍谷封人21、师进,次于陉22、见灵辄饿,问其病23、犹不改,宣子骤谏24、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25、左并

2、辔,右援抱而鼓26、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27、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28、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29、于是约车治装,载券约车:贼:动词,刺杀完:动词,修治缮:动词,修理羹:名词,带汁的肉与:动词,参与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赵盾得以脱险6、于是乘其车,揭其剑揭:动词,高举7、 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诸:兼词,之于的合音,译为到,在8、齐师败绩败绩:名词,大败9、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摄:动词,披,穿;固:副词,本来10、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劝:动词,鼓励11、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亟:副词,屡次12、 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3、诸:兼词,之于的合音,译为到,在13、 制,严邑也,虢(gu6)叔死焉邑:名词,人群居住的地方,可理解为城邑 焉:兼词,”焉”作兼词一般都用在句尾,既可兼”于之”或”于是”14、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城:名词,城墙池:名词,护城河厌:动词,满足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存:动词,养活属:古今字,后来写作“嘱”,动词,嘱托 毙:动词,倒下去贰:名词,两属,同时依附对立的两方 都城:名词,国都的城墙封:名词,边界次:动词,军队临时驻扎饿:动词,饿倒,饿坏骤:副词,屡次草:形容词,粗糙具:名词,饭菜草具:恶劣的饭菜 食:动词,给吃 援:动词,弓I,拉过来 毙:动词,倒下去 矫:动词

4、,假托就:动词,成,形成,完成约:动词,束治:动词,整理套车,将马束于车前 治装:整理行装 二、古今字分析1、庄公寤生,惊姜氏:寤,通假字,通“牾”,逆,顺着。2、姜氏欲之,焉辟害:辟,古今字,“避”的古字,避开,躲避。3、初,宣子田於首山:田,古今字,“畋”的古字,打猎4、将及华泉,骖于木而止:,缝,古今字,“挂卜”,绊住。5、使人属孟尝君:属,古今字,“嘱”,嘱咐6、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责,古今字,“债”,债款,债务。7、孟尝君不说:说,古今字,“悦”,高兴。8、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焉:辟,古今字,“避”的古字,避开,躲避。9、梁使三反,反,古今字,“返”,返回,往返10、子为

5、正卿,亡不越竟:竟,古今字,“境”,边境。三、词类活用1、庄公寤生,惊姜氏: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惊讶。2、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改之:饮,使动用法,让-喝酒。3、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肘,名词用作动词,用肘制止。4、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难,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难;免,使动用法, 使免除。5、梁王虚上位: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空着。6、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悔,形容词的意动用 法,对*后悔。7、斗且出,提弥明死亡:死,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8、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贱,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贱9、孟尝君客我:客,名词的意动

6、用法,以-为客。10、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视之: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怪;衣、冠,名词用 作动词,穿好衣服、带好帽子。11、大叔完聚-启之:启,动词的为动用法,为-打开城门。12、晋灵公不君:君,名词用作动词,行君道。13、且惧奔辟而忝两君:忝,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 受耻辱。五、加标点:吕氏春秋及学过的文选六、简述题:1、什么是实词活用?并结合实例分析常见的实词活用。(1)、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由于使用需要,临时改变语法 功能而充当别的词类、或者临时具有某种特殊用法的现象。(实词活用为词类活 用的一种,主要有:名词活用为状语、名词活用为动词;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为

7、动用法、动词活用为状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等。)名词的或用:意动用法、使动用法、为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 动词的活用:意动用法、使动用法、为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动词作状语; 形容词的活用: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名词。1)、使动用法名词活用为使动夏,成周宣榭火,人火之也。左传宣公十六年火:使之起火动词的使动用法焉用亡郑以倍邻?左传 亡:使亡。 亡郑:使郑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2) 、意动用法名词活用作意动孟尝君客我。客:以我为客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不远千里而来。远:可理解为“认为远”动词的意动用法后人哀之而不

8、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鉴:以.为 鉴。3) 、为动用法名词的为动用法臣有子三人,家贫,无以妻之,未反。妻之:为之娶妻。动词的为动用法夫人将启之。启之:为之启,替他打开城门。形容词的为动用法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美,以为美,认为-漂亮,赞美。美我广以我为美”。4) 、动词、名词作状语:5) 、名词用作动词:晋灵公不君:君,名词用作动词,行君道。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视之: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怪;衣、冠,名词用作动 词,穿好衣服、带好帽子。6) 、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2、古汉语判断句句式一、 无标志的判断句(1) 农,天下

9、之本,(2) 刘备天下枭雄,(3) 秦,虎狼之国,(4) 今秦,万乘之国(1) 兵者,不祥之器,(2) 粟者,民之所种。三、“也”(1) 我,子瑜友也(2) 刘季连,彭城人也(3) 吾乃梁人也。(4)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是)四、者,也”(1) 南溟者,天池也。庄子(2)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五、用动词“为”表判断。(17) 项燕为楚将。史记(18) 是当为河伯妇。史记(19) 以后典籍皆为版本。(20) 夫执御者为谁?论语六、“是”字表判断(1) 是鲁孔丘与?曰:是也。(2)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用之,是寡人之过也。战国策(3) 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4)

10、韩是魏之县也。战国策(5) 此是何种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6) 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7)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七、否定判断句(1)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乎?庄子(2) 鬼非人也。墨子(3)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3、什么是“六书理论”,并举例分析;“六书”是指汉字的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气说文叙:“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说文叙:“指示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说文叙:“会意者,此类合谊,以见指搞,武信是也。“说文叙:“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说文叙:“转注者,建

11、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说文叙:“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答:六书的内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1) 指事:许慎的定义是“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一眼看去就可以认识大体,仔细观察就发 现意义所在。如:上、下、中、亦(腋)、本、末、未、寸、刃、甘等。2) 象形:象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即许慎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如日、月、 止、目、人、车、行、牛、瓜、眉、虎、高、夕、犬、女等。3) 形声: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部分表示意义或字义的属类,叫形符(或意符);另一部分 大致地表音,叫声符。如:江、河、杨、柳等。4)会意:许慎:“比类合谊,以见指挥”,字面意思

12、是会合成意,即由若干符号相互构成一 种联系来表达某种意义。如:逐、取、武、及、戒、朝、暮、牧等5)转注:许慎:“建类一首,同意相受。”即两个字的部首相同、两个字的意义有引申关系。 如:考、老。6)假借:许慎:“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有些词原先没有为它造过专用字,只是从现成的 字中选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后来习惯了,这个字也就归它使用了。如:莫。4、常见的古书用字现象有哪些,指出并结合实例分析。古书中四种常见的用字现象: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通假字。1)古今字:又叫分别字或区别字,是指古今两个时代先后产生的记录同一个词的两种字形。 即: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

13、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后的 叫“今字,例如:奉-捧贝价昏-婚坐-座 禽-擒止-趾道导包一一胞原源益溢受授北背见-现文纹臭嗅同音假借何荷要一一腰戚 戚孰熟卒-猝木 彩免娩顷倾解懈申伸当当尝尝县悬2)异体字:指形体相异,读音、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相互替代 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其中一个最通行的称为正体,其他的称为异体或或体。例如:例如:泪-泯、岩-崛、伞-缴、岳-就凭-懑等。例如:睹-靓、溪-谿、咏-言永、歉-口莫、-; 密-、烟-次里、蚓-虫寅、粮-精;例如:和一一味;群摹;鞍一一章; 秋一一昧3)繁简字:就是同一个字笔划繁简不同的两种写法。繁简字着眼于笔划的多少,笔画多者 为繁体,笔画少者为简体。例如:云套;众 聚;复彳复;舍 拾;飞 ;干乾;荣患远场长昙买览4)通假字:就是指古人在书写某个词的时候,放着本字不用,却借用一个音同 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而产生的一种用字现象。例如:早晚的“早”写成“蚤”; 屈伸的“伸”写成“信”;飞翔的“飞”写成“蜚”; 背叛的“叛”写成“畔”;抗拒的“拒”写成“距”;修养的“修”写成“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