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全册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072231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全册(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内容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位置。2、20以内的退位减法。3、图形的拼组。4、100以内的认识。5、认识人民币。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7、认识时间。8、找规律。9、统计。10、数学实践活动。二教材分析本册实验教材的内容安排,是以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同时根据整套教材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发展的总体结构以及阶段性目标进行设计的,注重扩展知识的范围,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体现鲜明的时代感。与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的第二册相比较,本册教材增设了“位置”、“图形的拼组”、“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五

2、个单元的新知识。“位置”和“图形的拼组”是新的关于图形与空间关系的内容;“认识时间”是逐渐培养学生时间观念的内容,“找规律”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培养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的内容;“统计”是“统计与概率”正式教学的开始。三、指导思想根据国家教育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精神,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社会。凭借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力足于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法着手,培养学生认算能力、辨别能力、应用能力。四、学情分析本班有学生人数30人,其中不及龄有8人,其中优生占及龄生的50%,差生占及龄生的25%,优生与差生学习成绩一般相差30分。从上学

3、年学习情况来看,这个学生计算能力,基本技能都学的比较扎实,优生和中等生的平时作业中基础题都能达到80%的正确率。但对于用数学一类的练习全班有60%学生不能达到要求。五、教学目标1、思想目标: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祖国的情感,并且通过每个单元的主题图教学使学生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从中感受生命的绿色和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在自然。2、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等,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整十数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会读、会写几时几分。3能力目标:通过本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探索乐趣,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和有现实背景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判断能力。六、教学重难点本册教学重点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教学难点是:使每个学生通过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体会

5、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七、教学措施根据上学期学生学习情况及教师教学情况,本学期教学措施侧重于分层教学 、分类指导的教学方法;注重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坚持让学生 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后获得知识;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八、具体内容与课时安排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表,按照本学期的实际教学时间,总共安排了80课时的教学时间。其中正课16周,每周4课时,总复习5课,期末复习16课时,具体安排如下:课次内容课时日期1位置42、273、2220以内的退位减法123、53、30例1、33、123、15例2、43、16

6、3、22例3、23、233、26整理与复习33、273、303图形的拼组24、24、34100以内数的认识84、44、17数数 数的组成24、44、6读数 写数24、94、11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34、124、16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14、17摆一摆 想一想14、185人民币的认识44、194、25认识人民币24、194、20简单的计算24、234、256100以内的加法的减法(一)154、265、25整十数加减整十数34、264、30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45、85、14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65、155、22整理与复习25、235、257认识时间35、285、308找规律45、316、

7、69统计36、76、1110总复习56、12期末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位置)单元教材分析:“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儿童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已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的情况,使学生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也就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汽车站牌、左右手的作用教室的座位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

8、测、感觉“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观念。单元教学要求:1、 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2、 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3、 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各一课时第一课时 上 下

9、(位置)教学目标:1、 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 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3、 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4、 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教学准备:动物分房图若干;四只动物头像若干;课件教学过程: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下的含义,培养想象能力1、 看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2、 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3、 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

10、的上面还会有什么?4、 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继续往下想,你的下面还会有什么呢?5、 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感受“上、下“二、创设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养空间观念。1、 创设情境(1),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A:深秋,大地丰收了,小兔子忙着收萝卜,准备回家过冬呢!(CAI)显示:可爱的小鸟正忙着摘果子呢!(CAI)显示B:看它们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2、 创设情境(2),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A:大家说得好,小松鼠也想来听一听B:观察:你还能用“上”或者“下”来说说它们现在的位置吗?先跟你的同伴说说看C:再观察小松鼠的位置:说“小松鼠在上

11、面”对吗?“小松鼠在下面“对吗?,那怎样才能完整地用上和下来说小松鼠的位置呢? 小结:看来,比的参照物不同,小松鼠的上下位置也不同。3、 创设情境(3),进一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A:大家都说对了,小松鼠和小鸟高兴得在树枝了蹦上蹦下,松鼠和小鸟交换了位置B:现在,你又发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呢?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比一比,谁问得好,谁答得好。 小结:看来,位置变,上下关系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三、创设活动,加深理解,促进情感体验1、 摆一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1)听口令摆一摆先摆数学书,再把数学本放在数学书的下面,最后把笔盒放的数学书的上面,并说说,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2)同桌合作

12、摆一摆,说一说2、 找一找。在生活中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1)全体起立,从教室中,你能发现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2)你也在教室里,你还能用上下来说你在教室中的位置吗?四、分层活动,巩固理解、增强应用意识1、 出示北师大教材的第58页的练一练图,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2、 出示北师大教材的第59页的第3题。让学生自由的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3、 确定位置,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小红住在小英楼上, 小英住在小兰的楼上。 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第二课时 前 后 (第2页)教学目标: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3、培养

13、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教学难点: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情境教学、游戏教学准备:纸制的方向盘4个、车站牌5个、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5名学生排成队列,其余学生描述其中一位学生的位置)2、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置(把原来排在第二位的同学,依次往后进行调换,换三次,最后一次换到了队伍的末尾。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引导学生“( )同学在( )同学前面,在( )同学后面,”“( )在最前面”等较规范的语言来描述。二、 观察讨论

14、、学习新知1、(有了前面的情境设计做铺垫,学生已初步体验到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因此新课知识,应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讨论来掌握。)2、老师出示电脑:小动物赛跑电脑演示:小鹿、小狐狸、小白兔,小蜗牛参加赛跑,起跑后不久,他们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学生看电脑观察小动物的位置变化)(暂停演示)问:你看到了什么?现在跑在最前面,它后面有哪些小动物?谁第二?小白兔跑第几?小蜗牛跑第几? 问:如果比赛继续进行,可能会有什么情况发生?(目的:启发学生的法语异思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再次体验到前后顺序具有相对性)3、看书:第2页上面的图:让学生看图答三、 练习巩固、启发思维1、说一说(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目的: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体会前后意义和相对性)(2)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你是排在第几位?(使学生学会从前面数或者从后面数,得到不同的答案)2、第2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然后全班集体订正。3、游戏:(1)请一名学生扮演司机,老师扮演售票员,5名学生扮演站牌(手持站牌站在教室5个不同的地方),其余学生扮演等车的乘客(可任意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