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0721123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园林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园林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园林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园林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园林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园林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为加快推进我县“绿色生态之城”建设步伐,利用三年时间,全面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和生态水平,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努力把*建设成为设施配套、功能完善、景观优美、生态良好的国家级园林县城,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绿色生态之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一、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县城,进一步增加城市绿量 以创建国家园林县城为目标,提升绿化品质 2015年底前,各类公园、游园、广场设施齐全,特色鲜明,维护良好,景观优美,绿地率达到60%以上,建筑小品、雕塑特色突出,与周围环境协调美观,充分展示杂技文化风貌,立体

2、绿化效果明显。对道路交叉口、公园、广场、社区、临时空闲地的裸露地块进行绿化,不能绿化的进行硬化,对县城开发区十字路口四角进行立体设计。对庭院绿化进行管护,补栽修剪苗木,整修配套绿化设施,创建整洁优美的庭院环境。实施“绿线”和“绿色图章”审批制度,划定绿线并向社会公布,严格绿线管制制度,并对已建居住小区绿化面积进行核查。对不达标的小区进行整改,并设置有休息活动场所,确保新建小区、道路、单位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强化施工全过程管理。落实绿化配建标准,新建小区和单位绿地面积不低于35%,老旧小区改造绿地面积不低于25%。组织开展绿地认建、认养、认管等群众性绿化活动。开展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重视培育和引进

3、植物新品种,大力推广城市立体绿化。制定完成*县树种规划,注重乡土树种应用,城市园林绿化常用植物品种不低于100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 2016年,完成城乡绿地系统规划修编,并纳入*县城乡总体规划严格实施。实施城市公共绿化建设,分类组织实施居住区绿化、苗圃绿化等。在所有道路边角增加常绿树种,整出微地形,摆放景石或杂技雕塑,以突出杂技特色,提升县城档次。完成东湖迎宾公园和杂技文化公园三星级扩园建设;完成人民银行对过水面改造及绿化;依托泰山道南段东侧王庄水面,建设敬老公园;完成清馨园续建工程,沿桑兴河两岸各建设30米宽的带状公园;实施嘉陵江路中段南侧100米绿化带工程,西段两侧绿化方格

4、打通,连接成绿带;开发区补植完善,增加花灌木种植,实现14万平方米草坪新植,改造边角绿化,提升开发区绿化档次;实施太行道北延工程及绿化工程;长江路、黄山道、华山道南段、金沙江路北侧各建设10米绿化景观带;将淮河路中段两侧绿化方格打通,连成绿带。县城单位庭院绿化美化,省级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小区各占60以上,组织住建局、卫生局、交通局、公安局、计生局、教育局、武装部、水务局、高速交警大队、国土局、检察院、法院、万宏俪城、永和文苑、百祥园、广厦小区、百度小区、连城水岸、福源小区等单位、小区做好省、市级“园林式单位”和“园林式小区”的评选工作,主干道沿街90%以上单位实施“拆墙透绿”。生产绿地总面积占

5、建成区总面积的2以上,出圃苗木品种、规格、质量符合绿化工程要求,无病虫害,苗木基本自给。建立专业管护队伍,落实县城绿化养护管理资金,积极推进精细化管理,确保养护质量和景观效果。新增公园绿地面积10公顷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平方米,绿道绿廊至少建成24公里,基本达到国家园林县城标准。 2017年,各类绿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乔、灌、花、草有机配置,形成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城区和郊区相结合的城乡一体的绿化体系,达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标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5平方米。杂技文化公园、东湖迎宾公园,达到省三星级以上标准。道路绿化符合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

6、规范,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100,达标率80%以上,县城干道绿化带面积不少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5。结合五星级杂技大世界建设进一步整治周围环境,将原飞机场建设成儿童乐园。县城周边水系及周边自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良好,形成城郊一体的优良环境。集中对行道树、花池苗木补栽,严格规范补栽苗木品种、规格、尺寸,保证补栽质量和成活率。做好城区苗木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对行道树、花池、草坪进行修剪管护,去除死树残苗,清除花池树坑杂草、垃圾,确保干净整洁有序。公园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做到水面无漂浮垃圾,公园、广场内体育健身器材及时维修更换,营造亲水、健康、生态的优美景观。 强力推进造林工程,提高县城森林覆盖率

7、2015年底前,制定完整的城市生态发展战略、措施和行动,形成区域生态和城乡一体化的融合。自然地貌、植被、水系、湿地、古*、漳卫新河等生态敏感区得有效保护,绿地分布合理,生物多样性趋于丰富,大气、水环境良好,热岛效应低。古树名木挂牌建档,保护措施落实到位。 2016年,按照工业项目用地控制指标的规定,化工企业周边建设50米防护林带,物流企业绿化率达到20%以上。推进县城区周边小片林建设,见缝插绿,不留死角。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实施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不低于90,尽责率在85以上。大世界东门、104国道东侧与铁路之间建设50米灌木、花草景观林带;104与铁路间、104与运*全

8、部建设生态林,经济林;对宣惠河、通兴渠等城区水系沿河两岸进行绿化,建设沿河50米休闲林带公园;结合农林项目建设绕城风景区千亩森林公园;在京沪高速公路、京沪高铁两侧建设100米的绿化带;冀鲁连接线每侧建设50米的绿化带;在桑宁路现有绿化基础上,每侧再植50米宽的绿化带;在梁何路、安于路、南吴路3条县级道路两侧各种植30米宽的绿化带,乡村道路两侧各种植4行以上树木,实现干线道路绿廊化、县乡道路林荫化。 2017年,按照城市卫生、安全、防灾、环保等要求建设防护绿地。积极搞好沙荒碱地绿化开发,加快杨家寺乡、宋门乡2个乡镇16个村土地的沙化治理,鼓励规模化造林,规模治理沙化面积3000亩。对省、市确定的

9、农村面貌改造提升重点村力争建1至2个绿色休闲广场,沿街种植乔灌树木,庭院栽花种果,全县村庄绿化覆盖率普遍达到40%以上。完成我县辖区沙河、龙王河、漳卫新河、漳卫新河岔河段,每侧大堤绿化50米,造林1.4万亩。完成各乡村新开沟渠、坑塘每侧绿化20米,造林面积0.93万亩。 二、大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工程,进一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2015年底前,县城环境综合治理效果明显,全年大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达到240天以上,全面完成“省大气50条”和“*市大气50条”确定的目标任务。对施工工地出入口全部硬化,配备保洁员,设置车辆冲洗设施,防止带泥上路。施工工地周边按要求进行封闭围挡,围挡式样统一,牢固安

10、全。施工现场干净整洁,物料分类堆放整齐并遮盖,配备临时公厕和密闭式垃圾收集设施,定期洒水降尘,防止扬尘和生产生活污水污染周边环境。按规定时间施工作业,杜绝噪音污染,保证文明施工。施工完毕后,要将建筑垃圾清理干净,拆除临时建筑物,打扫干净施工现场,恢复市政设施。强化渣土运输车辆管理,完成GPS定位安装,全部实现遮盖密闭运输,杜绝道路撒漏问题,对未办理通行证、超容量运输或无密闭措施的渣土运输车进行处罚,并停止运输。对建成区内煤场、砂石料厂、废品收购点进行摸底排查,登记造册,煤堆、料堆、废品堆进行覆盖,防止扬尘垃圾飘散。加强对建成区内商砼搅拌站的监管力度,站内砂石料堆全部进行遮盖处理,确保不飘散、不

11、污染。烧烤炉具全部改为清洁能源。县城建成区内集中供热管网覆盖内的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全部取缔或改用清洁能源。 2016年,做好城市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作,确保各项环保检测指标均不超过规定标准。切实抓好县城规划区范围内的企业治污工作,加大对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及粉尘治理,确保企业排放达标。 2017年,全县空气质量、水系环境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大幅度减少。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在2012年基础上下降25%以上。 三、深入实施生态修复工程,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加强河流水系的全面治理 2015年,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加强桑兴河、宣惠河、通兴渠等县城水系及两岸护坡管理,对河道管理范围内的水面漂浮

12、物、积存垃圾、乱搭乱盖、乱排污水等行为进行整治和纠正,保证水面洁净、水体清澈。 2016年,开展中小河流和农村河渠治理,提高河渠的灌排能力,形成河道互通、沟渠相连的灌溉排水体系,改善村镇生态环境,提高农田除涝防灾能力。 2017年,完成城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程,沿宣惠河两侧建设两条污水管网,将长江路、嘉陵江路、黄河路、海河路的污水全部汇入污水处理厂,从根本上杜绝工业废水污染城市水系。 推动*景观带改造建设 到2017年,城市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和谐融通,传承城市传统文化,丰富杂技元素,保持地形地貌,河流水系坑塘,形成独特人文自然景观。沿*东侧建设城区*公园;在*以东、汽车站西侧建50100亩的植

13、物园,并对大*城区段进行整治,以弘扬*文化,彰显母亲河底蕴。 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 2015年至2016年,大力实施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外流域调水工程、河系沟渠连通工程。到2017年,我县农业节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地下水超采状况得到有效遏制。地下水取水计量、水位监控系统基本建立,压采评估与考核奖惩机制良性运行。 开展县城风貌保护工作 注重县城风貌保护,突出杂技文化和*特色,做到措施有力,文物古迹及其所处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建筑小品、特色雕塑突出。 四、大力抓好城市管理,提升城市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在县城环境整治上下功夫,让城市更有序 2015年底前,县城迎宾大道、主次干道、繁华商业街

14、的门店招牌逐步规范。对版面破旧、残缺不全、设置不当的牌匾广告,限期更换、维修或拆除。清理以各种名义私拉乱扯的软体条幅、布幅。结合“门前三包,门内达标”,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手段,对乱贴、乱画、乱涂的小广告综合施治。捣毁印刷制售窝点,从源头上严厉打击,全面清理乱贴乱画的各类“小广告”杜绝城市大花脸现象,提升县城品位。取缔违规、违章的零散摊群,重点治理华山道北立交桥集贸市场、育红路步行街、建行附近、外贸路口、县医院门前等区域的占道经营问题,疏堵结合,引导至正规市场内经营。 2016年,完善华山道集贸市场、铁路西*商贸市场、金沙江路菜市场、外贸北市场内设施,将周边区域占道经营摊位划归入市,彻底改善“

15、脏、乱、差”现象,确保市容市貌得到明显改观。 2017年,对现有市场进一步完善管理标准和卫生标准规范管理,保证市场场地和路面干净整洁有序,杜绝市场外溢、环境脏乱。建立环境整治长效机制,避免短期效应和反弹。 在环境卫生治理上下功夫,让城市更洁净 2015年底前,坚持每月15日开展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覆盖城区道路的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重点做好县城内主次干道路两侧及重要节点沿线的综合整治,保持路面和出入口整洁,及时清扫杂物、抛撒物等,清除路肩及绿化带内杂草、垃圾,对道路两侧视线范围内的积存垃圾、杂物进行清理,消除卫生死角,实现整洁美观。沿街门店装修实施全围挡作业。医院等卫生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垃圾

16、定期做好消毒防疫工作,按照国家规定及行业标准进行无害化处理。执行道路清扫保洁作业标准,做到主次干道保洁全覆盖,重点地段和重点部位实行16小时保洁,提高清扫保洁质量,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60%以上,做到“六净五无”。生活垃圾、泔水等定时、定点收集,推行生活垃圾袋装化处理,加大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医疗垃圾乱倒、乱运行为的查处力度。做好公厕保洁,按时对外开放,保持干净整洁、设施完好。 2016年,加大环卫设施、设备投入力度,加强对垃圾处理场、垃圾中转站和垃圾运输车辆管理,果皮箱、垃圾桶等环卫设施符合国家级园林县城要求,并及时保洁维修,确保环卫设施正常发挥作用。 2017年,完善社区、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环卫配套设施,建立专人日常保洁和垃圾转运制度。提高城区生活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