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蔬菜)项目实施方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072019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蔬菜)项目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推荐-(蔬菜)项目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推荐-(蔬菜)项目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推荐-(蔬菜)项目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推荐-(蔬菜)项目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荐-(蔬菜)项目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蔬菜)项目实施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一村一品专业村项目实施方案项目申报单位:南燕竹镇大南沟村村民委员会项目责任人: 张林虎项目编制人: 张林虎联系人及电话:张林虎 编制时间: 2012年9月南燕竹镇大南沟村2011年一村一品专业村项 目 实 施 方 案推荐精选一 、基本情况 大南沟村位于寿阳县城以西20公里处,全村1170人,443户耕种着3891亩土地。多年来围绕农业调产、农民增收为主题,发展全新的农业生产。2011年全村以种植露天蔬菜,精细蔬菜为特色,充分发挥1200亩节水灌溉园区的优势发展,以西红柿、青椒为主导产品的精细蔬菜种植业,大力发展以茴子白为主的旱地蔬菜种植,种植面积达到2334亩,占到总耕地面积的61%

2、,从事蔬菜种植农户达280户,占总农户的63%,全村蔬菜总产值达到5835万元,人均蔬菜纯收入5260元,占全村人均纯收入的71%,因而蔬菜产业成为全村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二、项目提出的依据及有利条件和可行性(一)项目提出的依据 1、中共中央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省建设“一村一品”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文件精神。 3、大南沟村“一村一品”发展规划。 (二)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可行性 1、充分利用地方交通、土地资源和发展蔬菜产业历史悠久的资源优势,为促进十二五农民人均翻翻,以实施蔬菜产业为主导产业,推进蔬菜产业化经营,按照面向市场、效益优

3、先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形成规模效应,增加农民收入。项目建成后,全村蔬菜产业销售收入可达5835万元,推荐精选经济效益明显。2、建设优质蔬菜基地是战略性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以蔬菜产业发展为突破口,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量和种植经济效益,促进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项目区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3、建设优质蔬菜基地是培育品牌产品,增强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需要。近年来,我村蔬菜产业种植面积已达2451亩以上,发展日光节能温室20座,全面启动育苗暖棚120座,网棚60亩,但由于水

4、利设施短缺,不能满足蔬菜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建设优质蔬菜基地,实施标准化生产,建设一村一品专业蔬菜村,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增强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力,有利于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4、提早上市,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通过设施提前育苗,在露地气温、地温等条件适宜时移栽定植,可提前上市,也可通过育苗移栽技术达到一年两茬种植,充分发挥设施蔬菜的设施功能,生产反季节蔬菜,提高经济效益。三、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建设规模及内容1、建设地点:南燕竹镇大南沟村王家垴村2、建设规模及内容:新建优质蔬菜基地1500亩。3、建设内容:蔬菜种植面积为1500亩,其中茴子白500亩,精细蔬菜1000亩,品种以西红柿、西葫芦、青椒

5、、大白菜、豆角、西兰花、白萝卜为主。四、技术工程方案1、品种选择:依据规划地所处的地理、环境、生产条件、种植习惯、产品销售情况等,选用抗病,适应性强,适销对路的蔬菜品种种植。推荐精选2、育苗:主要针对需要育苗移栽的蔬菜品种。如:西红柿、青椒、西兰花等。(1)育苗设施:根据季节不同选用露地、育苗暖棚等育苗设施进行育苗并对育苗设施进行消毒处理。(2)苗床设置:苗床地选择通风好,排灌方便,土地疏松肥沃,保水保肥性能好的地块,进行深翻晒地,播前细致整地,施足底肥。所用的有机肥应充分腐熟并经无害化处理后方可使用。床土应选择生物农药进行消毒。育苗床土应做到无病原菌、无虫卵、无杂草种子。(3)种子处理:播种

6、前应对种子进行严格筛选和处理。种子消毒最好用物理方法消毒,如热水烫种消毒。 (4)适时播种:应根据不同的栽培季节,不同的栽培方式,不同的蔬菜品种、外销蔬菜上市时间推算适宜的播种时间,早春育苗时为提高地温利用育苗暖棚育苗,夏季露天育苗。(5)苗期管理:早春育苗前期应以保温为主,防止冻害发生,后期应逐渐通风降温,尤其应控制夜温,避免因夜温过高而出现秧苗徒长现象。苗期应始终保持床土湿润,满足幼苗需要。定植前710天对幼苗进行低温炼苗,加大通风量,控制浇水,以增强幼苗的抗逆性,夏季育苗应注意遮阳降温、防雨。3、整地措施。进行无公害蔬菜生产要合理整地,科学施肥,播前深翻、晾晒土壤及时清理田园。施肥应坚持

7、以有机底肥为主,要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应充分腐熟并经过无公害化处理后方可施用,用量为每亩3000公斤左右,可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肥料。并适当施用一些微量元素肥料和优质的叶面肥。但施用化肥必须在蔬菜作物收获前30天完成,叶面肥在采收前20天喷施。推荐精选4、加强田间管理。在栽培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光、热、气等条件,要通过对环境条件的控制,创造一个有利于蔬菜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如采用地膜覆盖等标准化种植形式。大棚早熟栽培要预防低温、高湿,采取多层覆盖等增温保湿技术,同时应加强通风透光。实行科学灌水。大棚延后栽培应在前期高温多雨季节遮阳降温,后期应注意防寒保温。应加强中耕除草,以提高地

8、温,减少水分蒸发,增强保水能力。露地蔬菜栽培要及时间苗、定苗。加强水分管理并注意雨季排涝。6、病虫害防治。无公害蔬菜的病虫害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生态防治、生物防治、机械物理防治等措施,并辅以正确的化学防治。在化学防治过程中必须做到合理使用农药,遵循“严格、准确、适量”的原则,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严禁使用低效、高毒、高残留以及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农药。要讲究防治策略,适期防治,对症下药,并要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五、组织及管理措施(一)组织管理为实施管理好设施蔬菜项目,村两委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由村委主

9、任任组长,各村民小组长为成员,参与项目的实施工作,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项目实施的指导。(二)资金管理严格按照山西省建设“一村一品”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实行专户存储、封闭运行,对项目资金的到位、管理、使用进行监督检查,规范项目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财务报账提款制度,保证用足用好项目资金,确保专款专用推荐精选,落实到项目,严禁截留、挤占、挪用和改变资金用途,违者按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三)技术培训根据项目点建设的要求,聘请有关专家授课和咨询。搞好对农户的社会服务,在项目村开发科技示范建设,充分发挥科技示范点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四)项目后续管理 项目建成后要加强后续管理

10、和跟踪服务,制定管理制度和村规民约,充分发挥项目实施效益。村两委对项目的运作情况进行跟踪问效,确保项目发挥长久效益。六、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概算 蔬菜种植规模1500亩及配套水电设施共需投入资金15万元,其中:水源工程投资10万元配套机电设施5万元(二)资金筹措项目计划总投资15万元,其中:申请上级补助资金 10万元村民自筹投入5万元。七、效益分析通过实施“一村一品”专业村项目建设,将促进蔬菜产业壮大,农民收入增加,逐步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增强村级的经济发展后劲,使专业村群众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该项目建成后,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推荐精选(一)经济效

11、益 1500亩绿色蔬菜按均产4000千克/亩、均价1元/千克和按%的商品率计算,将向市场提供优质绿色蔬菜6000吨;销售收入达到6百万元。(二)社会效益该项目是一项投入少、见效快、经济效益明显、长年受益的好项目,能有效地解决制约专业村主导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促进社会稳定。可带动周边群众转变观念,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对对带动农民形成区域性产业带(群)、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专业村的自我发展和自我管理能力,使专业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群众收入稳步提高,对活跃城乡市场,保障蔬菜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发家致富,将起着重要的作用。(三)生态效益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保持水土,促进生态平衡,提高土地生产率,通过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可为专业村农户经济收入在十二五期间时间翻翻提高有力保障。同时又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肥料,促进了生态的有利循环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推荐精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