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 副本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0718656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题报告 - 副本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开题报告 - 副本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开题报告 - 副本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开题报告 - 副本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 - 副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 - 副本(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商学院2008届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姓名周 晟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学 号050510067专业班级环艺0502文献综述 艺术会所建筑和室内外环境设计一、课题的确定以及意义1、研究课题:会所设计:艺术会所建筑和室内外环境设计。建筑,可以看成是一种人造的空间环境,这种环境既满足了人们一定功能使用的要求,也满足了精神感受的要求。为此建筑师不仅要赋予它以使用的属性,而且还应当赋予它以美的形式。 会所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类型,在规模、功能复杂及创作的自由度等方面都更容易的表现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因其休闲娱乐的性质,更强调了对人们精神生活的满足,因此,在各类建筑中它是最能充分体现建筑风格的多样性和

2、独特性的了。随着现代社会日益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的提高,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环境质量的追求也就越来越高,人们开始希望能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休闲活动中心,所以一些不同类别的休闲会所开始盛行,如小区会所,商业会所,酒店会所,等等,可是他们都是千篇一律的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的功能,并没有唤起人们在精神追求上的追求和文化素养上的提高。所以为了探讨出新的会所形式,并结合项目所在地的实际现状分析和调查,将这个会所设计定位为“艺术沙龙”的会所设计。2、研究意义:会所建筑由于其亚文化属性,从建筑类型上看不象其它建筑在技术效率和理性逻辑上受到较大限制,反而在艺术性上表现得更鲜明而有特点。会所建筑历来重视景观与环境的

3、塑造,建筑造型和外部空间设计常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而异彩纷呈,室内设计与内部空间组织则充分体现“为人”服务的观点,从而在整体上营造出或轻松自然,或温馨浪漫,或华贵典稚或适用周到的总体环境气氛,在现代建筑诸多类型中往往达到艺术与技术上的很高成就。本课题通过对国内外各种不同性质的会所建筑及景观环境的研究和分析,通过对会所功能的整合,将国外的私人艺术馆和国内所流行的休闲会所在功能上结合起来,把现有的普遍存在的会所形式进行改造和利用,打造出多种功能性质并具有深远意义的艺术会所,从建筑空间形式、室内功能和景观环境上创造出一个新型的会所形式,为特定的人群制定出适合于他们的休闲娱乐场所。作为“艺术沙龙”会所其

4、主要的功能是提供一个艺术交流和学术交流的场所,并且直接和商业联系起来成为一个艺术投资的场所,同时也是一个提高全民审美修养的休闲场所。这样的一个场所,在艺术、文化、经济等多层领域上都发挥出自己的特色和意义。二、课题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1、课题研究背景会所是源于西方的具有鲜明的亚文化属性的康乐建筑类型会所,会所”也叫“私人俱乐部”,是一种从西方传来的名词和生活方式。会所在西方的发展经历了 “俱乐部”、“沙龙”、及当代会员制会所等阶段。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从香港引入内地的“舶来品”,目前已经成为房地产项目必须的配套硬件之一。近几年来国内的会所发展迅猛,从原始的简单COPY、跟风复制,到独

5、辟蹊径的特色会所、多功能会所、精品会所,功能越做越全,形式也越来越丰富,档次也越做越高。可是随之涌现出各种功能、形式、规模的休闲会所,也带了一些不容乐观的设计趋势:其一,定位不准,设计一味的求大全。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并没有针对会所的消费者实际需求作前期的调查研究;其二,功能配置近乎雷同,功能单一,并没有考虑会所的消费者实际的需要;其三,会所的艺术性和功能性失调。这些都导致了现今会所设计的停滞状态。特别是缺少一些属于特定人群的特定会所。如,艺术家会所。2、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在国内的会所建筑中大多以小区会所、私人会所还有度假会所等形式呈现。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在住宅产品自

6、身差距日益缩小的情况下,小区会所将成为开发商提升品质和塑造品牌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就成为了国内最广的一种会所形式,基本上每一个小区都有相应的会所。小区会所建筑大多采取功能的置换形式,建筑的一期功能为小区楼盘的售楼中心,二期开发成休闲会所。不少房地产开发商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开发中越来越注重小区会所的建设,甚至花较大代价精心打造会所,其中也不乏精品之作。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开发商对小区会所的建设还停留在比较低层次的认识上,只分类设一些房间,给业主提供锻炼身体、打牌、下棋、看书等业余活动并不注重精神文化的营造,建筑形式也没有很大的创新。虽然一系列高档会所不断的普及,可是,人们却已经厌烦了城市里这一度的奢

7、靡性质的会所,希望找到回归人性的场所。于是一些精明的开发商,提前认知到了这一点,并重新对会所定义,通过对建筑形式和功能的创新,打造出了一种新型的会所形式,如前两年,北京著名的房地产商潘石屹先生投资的被称之为长城脚下的公社的设计案例是近年来中国建筑发展上将两者整合的一个突破。别墅开发成别墅会所的形式,每座别墅的建筑结构和构成形态都巧妙地融入到自然环境中去,同时也表明了设计师们对环境的重视和强烈的个人表现。之所以这么受欢迎,与建筑形式的创新有很大的关系,强调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并注重于人与人在空间环境中的体验。同时,别墅会所功能的多样化也吸引了各种类型的消费人群和商务机构。去年,建筑设计师马岩松创

8、作出新的代表作红螺湖会所“水龙吟”。会所就在红螺湖别墅区内,直接建于湖面之上,以山环水绕,视线开阔,人在其中仿佛行走于湖面之上。“水龙吟”将几何曲线发挥得淋漓尽致。整座建筑仿佛由流动的水凝固而成,不规则三维曲面组成了连成一体的屋顶和墙面。“水龙吟”在会所的建筑形式上有大胆的创新,改变了国外设计师对中国设计的看法。但这样的会所建筑在国内是少之甚少,而且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设计理念,尤其是对于专门的“艺术沙龙”性质的会所建筑和景观环境的研究还十分的少有,于是,一系列的注重人与人在空间中的体验,以及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对话,强调个体在场所中的直觉感受,和“境”对人的影响与熏陶的会所设计课题不断涌现。在国

9、外,早在19世纪西方就有了艺术会所的雏形,如在印象派时期,出现在法国巴黎的一些印象派画家通过在酒吧、餐馆等休闲场所举办艺术展览、进行艺术交流,同时也带动了商业文化。到今天,这种艺术沙龙性质的会所设计已是层出不穷,它的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已是大大超越了一般性质的会所。通常这种性质的会所作为一个艺术廊,它临街而立,使得整个城市都能感受着艺术的氛围的熏陶,在艺术会所里面有很多不同的艺术派别的作品,并有艺术投资商进行的拍卖会,真正将艺术文化和商业结合起来。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一)艺术会所建筑外观设计会所建筑艺术性当然表现在它的形式美上,并贯穿于它的造型、肌理、材料和细部,会所设计极大的自由度使形式美可

10、以充分得到表现。与一般游乐建筑相比,艺术会所建筑在提供给人们精神栖居方面更为优越,它使人们产生认同感、归属感,这种优越性使得艺术会所娱乐成为一种生活的艺术,也是栖居的艺术。(二)室外开放性空间和屋顶花园设计1、公共与秘密(开放与围合)2、动态空间与静态空间的融合与分隔(既共享又有分隔)3、人作为空间的景观元素对整个场所的意义4、将自然光、景观以及时间、事件与人,成为建筑要素的一部分,强化场所感,弱化原建筑体量给人带来的压迫感。5、专注于人与人在空间中的体验,以及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对话,强调个体在场所中的直觉感受,和“境”对人的影响与熏陶。外部环境品质是会所建筑的生命,在不同条件下,运用各种手法

11、,力图达到建筑与环境的完美统一。景观、建筑、室内相互渗透,有意识地模糊三者之间的空间界限,营造整体感强的场所。在景观局部的设计中,把人的感受放到第一位,追求一种“在路上的愉悦与享受”。四、启示及创新最好的建筑是这样的,我们深处在其中,却不知道自然在那里终了,艺术在那里开始。林语堂在今天,建筑设计越来越注重遵循场地的性质,注重环境的共融性。设计必须突破建筑自身的范畴,尊重场地环境的整体协调性,使建筑与环境共生共长,协调发展。在我的毕业设计过程中,通过深入的理论学习研究和对国内外优秀的实际案例分析,结合室内外环境和建筑进行宏观和整体的设计,结合现代艺术观和人文因素进行合理而大胆的创意发挥。因此会所

12、的创新是本课题研究的关键。所以与其他的休闲会所相比,“艺术沙龙”会所在建筑上更强调建筑的形式美和空间感,作为一个单体建筑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但同时又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建筑形式有很强的时代前沿感,体现了当代的艺术观。这种艺术性题材的会所其实是私人艺术馆和休闲会所功能的结合和升华,所以在空间环境和功能上有别于其他类型的休闲会所,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开放性空间的营造并注重人与人开放式的交流,在这点上和北京的798工厂有相同之处,不同的是作为一个艺术性的会所在设计上更加注重设计的内涵和空间的营造。在这里艺术品的展览也不像美术馆一样这么正规,接近国外的米兰家居展和双年展的类型,这样就把休闲娱乐和艺术交流

13、融合为一体。功能的多样性和随机性也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在这里平时可以作为艺术品的展览、艺术拍卖会、服装发布会还有各大学和设计公司可以进行学术交流。在这些活动之余,这里又是一个艺术性强的休闲会所,空间的随意性很强,功能的多种属性使其从一种娱乐性质空间上升到商业和文化的层次,在本质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参考文献目录:(1) 韩光煦,韩燕会所及环境设计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2) 黄小石会所设计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 刘光亚,鲁岗会所设计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4) 悠悠、刘圣辉会所与俱乐部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5) 矫苏平、张琦国外当代建筑与室内设计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

14、5(6) 戴志中、蒋柯、卢昕光与建筑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 戴志中、陈宏达、顾红男混凝土与建筑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 毛白滔建筑作品解读江西美术出版社2005(9) 戴之中,卢峰,陈纲,杨震建筑创作过程与表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 安东尼C、安东尼亚德斯建筑诗学设计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1) 周长积. 洋风和体现代日本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2) 宋昆现代建筑思潮研究丛书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13) 埃蒂娜贝尔纳现代艺术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14) 孙继国建筑环境与室内设计基础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15) 建筑世界株式会社

15、(韩)、田华译最新室内细部设计实例集IV健身娱乐建筑2007(16) 斯迪特(美)生态设计建筑景观室内区域可持续设计与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7) 香港日瀚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与表现年鉴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18) 科恩(美)穆勒(美)新混凝土建筑: 流动的石头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19) 哈罗德林顿(美)建筑色彩建筑、室内和城市空间的设计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20) 家居主张编辑部空间中国卷二*会所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21) Landscape ArchitectureA Manu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Design(Fourth Edition) McGraw-Hill2005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手段1. 首先奠定扎实的理论知识。2. 注意资料、信息的收集和整理, 进一步了解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3. 工地实地考查并在实习过程中,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 拓展本专业知识面,学习建筑基本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