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工艺钢筋工程施工方案(精品)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0717584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工艺钢筋工程施工方案(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建筑施工工艺钢筋工程施工方案(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建筑施工工艺钢筋工程施工方案(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建筑施工工艺钢筋工程施工方案(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建筑施工工艺钢筋工程施工方案(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工艺钢筋工程施工方案(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工艺钢筋工程施工方案(精品)(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钢筋工程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北大燕北园生活服务中心综合楼施工图纸2、北大燕北园生活服务中心综合楼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4、建筑施工手册(第三版)5、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6、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二、对钢筋进场的要求1、进场钢筋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厂方试验报告单。每盘或每捆钢筋都有不少于两个挂牌,挂牌上印有厂标、钢号、批号、直径等标证。钢筋进场时应分批验收取样,每批由同一截面尺寸和同一炉号的钢筋组成,以60吨为一批,不足60吨的也要按一个批次取样验收。检验内容包括查对标号、外观检查,并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样做力学性能试验及见证取样,合格后方可使用。

2、2、外观检查: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均有标识,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折痕和锈蚀现象。3、力学性能试验:对进场钢筋,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的试验,有监理见证取样数量不少于30%,合格后方可使用。4、在钢筋现场加工过程中,如发生脆断、劈裂和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应立即清退,并做好记录,注明不合格钢筋的去向。三、施工准备1、钢筋放样、下料、连接、绑扎依据设计图纸和03G101图集。钢筋由钢筋专业工长放样。现场施工前,由钢筋专业技术工长核对签字后,下发给施工队钢筋加工班组统一下料。2、施工队钢筋加工班组接到钢筋下料单后核对,现场是否已有各种规格的钢筋,检查钢筋数量、长度。认真分析下料

3、单,做到长短结合统筹考虑,减少浪费。3、主管钢材试验的技术人员追综钢材现场复试(见证)试验报告单,核验材质合格后方可开始加工。4、垫块:柱、梁、楼梯选用成品塑料垫块,为保证墙体双层钢筋网片的正确位置,墙体垫块亦采用成品塑料垫块,当确实无法保证用塑料垫块时,采用砼垫块必须保证垫块有足够的强度。5、对各种钢筋加工机械保养,确保试运转正常。四、钢筋混凝土构造1、主筋的砼保护层厚度规定地下:地下室外墙外侧40mm,其余墙板为20mm,梁柱为30mm地上:板15mm,梁25mm,柱30mm2、钢筋的锚固长度及搭接长度规定(本设计图要求)钢筋框架柱、梁其余结构锚固Lae搭接Lie锚固La搭接LiHPB23

4、528d40d24d34dHPB33535d49d30d42d注:搭接长度按较小直径计算,25%接头面积50%。 接头规定:22的用螺纹直套管连接。框架柱梁节点用03G101 P37-47页规定。五、钢筋下料1、施工队拿到料单核对无误后,按料单下料。下料时应统筹考虑,长短结合,注意提高钢筋的利用率。2、钢筋加工时按料单统一配料成型,钢筋加工好后按料单分规格、型号、使用部位挂料牌布堆放,每堆钢筋料牌布不不于两块,置于塔吊区域内,单件、少件的应单独存放,以免混淆。3、钢筋除锈:钢筋表面应洁净。油渍、漆污或用锤击时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在使用前清除干净。钢筋在冷拉或调直过程中除锈较为XX省力,此外,还

5、可采用手工除锈(用钢丝刷、砂盘)。在除锈过程中如发现钢筋表面的氧化铁皮鳞严重并已损伤截面,或在除锈后钢筋表面有严重的麻坑、斑点伤蚀截面对,及时上报项目栋号技术负责人,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决定降级使用或剔除不用。4、钢筋的调直: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在调直机上调直后,其表面不得有明显擦伤。5、钢筋的切断:采用直螺纹接头的钢筋用无齿锯或砂轮切割机断料,钢筋的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弯现象;搭接接头可用钢筋切断机断料;钢筋下料长度允许偏差不超过10mm。6、钢筋的弯曲成型:钢筋形状正确,平面上没有翘曲不平现象;钢筋末端弯钩的净空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2.5倍;钢筋弯曲点不得有裂缝;钢筋弯曲成型后的允许偏差为:全

6、长10mm,弯起钢筋起弯点位移20mm,弯起钢筋的弯起高度5mm,箍筋边长5mm。六、钢筋连接根据设计要求,对钢筋直径主要为22mm、及以上的钢筋,接头采用滚轧直螺纹接头方式,钢筋直径500和35d(d为钢筋直径),同一截面钢筋的接头数不多于总根数的50%。 (3)柱箍筋绑扎前,应在四角的主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出箍筋的分档标志,然后才开始绑扎。每个节点均需绑扎,柱箍距板面50mm为第一道箍筋位置,箍筋与主筋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叉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箍筋的弯钩叠合处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箍筋端头弯头135度,平直部分长度为10d(d为箍筋直径)。

7、 (4)钢筋绑扎完后,根据保护层厚度放置塑料垫块,四面每隔60cm放置一块(用塑料卡卡在外立筋上)。当柱截面尺寸有变化时,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弯折。 3、墙筋绑扎: (1)施工流程:修理预留搭接筋立梯子筋绑梯子筋绑定位横筋绑其余横竖筋绑拉筋 (2)墙筋的布设位置:墙筋的水平筋布置在外,竖向钢筋布置在内,相邻两头位置错开500mm。 (3)墙筋及暗柱凡在转角、丁字形连接处,根据板面弹线,吊好垂线后绑扎,以利于立模。 (4)墙体的拉结筋钩在外侧的水平钢筋上。 (5)墙筋绑扎:将预留插筋调直理顺,并将表面砂浆杂的清理干净,立梯子筋(2500道),按梯子筋上的水平支撑,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划好竖筋分档标志,接着绑其余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