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兔子爬山喽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0715187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兔子兔子爬山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兔子兔子爬山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兔子兔子爬山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兔子兔子爬山喽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兔子兔子爬山喽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兔子兔子爬山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兔子兔子爬山喽(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班绘本:兔子兔子爬山喽作品分析:绘本兔子兔子爬山喽,看这本书的封面,我们大家都以为故事讲的应该是描述兔子去爬山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但是大家往后看,才发现他是一本描述妈妈和宝宝之间的温馨的情感的书。活动的开展希望孩子们能够领悟到与妈妈共同游戏带来的快乐和温馨。在活动中孩子们都很大胆的猜测:故事里的山是高高耸立的,看书后才知道原来是宝宝的后背;草是绿绿的,看后才知道原来是宝宝的头发等等。一张一张形象逼真的图像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开拓了幼儿的思路,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引发了幼儿语言表达的动机,提高孩子们的看图讲述画面的能力,培养具有大胆表述与创意想象能力。最后游戏部分邀请妈妈跟孩子们互动,让孩子

2、知道故事中的游戏的具体玩法,妈妈们的参与这种感情就很间接,孩子们也不仅在意识上理解妈妈和宝宝的感情,更丰富了肢体的具体感觉。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画面内容,大胆猜测故事情节。2. 体验绘本故事带来的乐趣,愿意共同讲述画面内容。3.感受和妈妈一起游戏带来的快乐。活动准备:1. 幼儿人手一本绘本2. 兔子手偶每人一个3. 兔子兔子爬上喽ppt4. 邀请妈妈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播放欢快的音乐)1.教师和幼儿一起戴上手偶兔子,跟随音乐跳舞,感受快乐。师:今天天气可真好,戴上你的兔宝宝一起出去做游戏吧!(指导策略:音乐是最能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的,手偶教具的出现不仅更孩子一个更直观形象的刺激,更活跃了

3、气氛,为下面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跟着音乐跳舞,使孩子很快就融入了这愉快的气氛中。)二、 集体阅读:1.今天小兔子和我们跳舞感到非常开心,他要给小朋友分享一个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出示绘本书,采用提问的形式,引起幼儿观看兴趣。(1)今天我带来了一本书,看一看书的封面上有什么?(字、兔子)?绿绿的是什么呢?封面上的小兔子在干什么呢?(幼儿猜猜)(指导策略: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大大提高了幼儿的注意力,带着悬念进入活动。)小结:原来这只兔子正沿着绿绒绒的小山坡往上爬呢,嘿哟嘿哟,这是什么山呢?还和小兔子差不多高呢,这本书的名字叫兔子兔子爬上喽3播放PPT,理解绘本内容。(1)出示PPT2

4、,提问:兔子爬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山。(逐页阅读)幼儿:长满小草的山,绿色的山等(指导策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的绿色部分,让幼儿大胆猜测,开放性的提问,留给孩子的是一个宽阔的思维空间,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师:你来学一学兔子爬山的样子,他会发出什么声音呢?(指导策略:动静结合,模仿兔子爬山的动作,让幼儿自己感受一下“嘿哟嘿哟“的感觉,充分满足幼儿的表演欲望。)(2)出示PPT3,提问:原来小兔子在哪里爬山呀,绿绿的是什么呢?小兔子见到宝宝他会说什么呢?(指导策略:引导幼儿学会如何打招呼,做一个有礼貌的人,你好小兔子!你好宝宝!短短的几句话对孩子的语言表达和情感教育都具有很大的作用.)

5、小结:原来小兔子是小朋友的身上爬山呢(3)出示PPT4,兔子大口大口吃草喽,咦,草为什么是黑色的呀?(指导策略:引导幼儿观察宝宝头发的颜色,让幼儿大胆说出:兔子吃的不是草,是宝宝的头发。引导幼儿模仿兔子吃草的动作和声音,很有趣,让孩子在角色表演中感受绘本故事带来的快乐。)(4)出示PPT5,师:小草吃起来是什么味道的?为什么?幼儿:好香呀,一定是宝宝很讲卫生,经常洗头。(指导策略:这是宝宝的答案,好香呀,顺其自然地过渡到卫生教育,教育宝宝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5)出示PPT6,兔子兔子下山喽,他是怎样下山的?幼儿:像滑滑梯一样,(指导策略:引导幼儿用小手在肚子上感受一下“哧溜哧溜”的感觉鼓励

6、幼儿学会关心别人“下山要小心哦,慢点。”)(6)出示PPT7,跳跳跳,真软,小兔子为什么觉得这座山很软呀?(指导策略:引导幼儿摸摸自己的肚皮或同伴之间相互摸摸,感受软软的感觉,体验和同伴共同游戏带来的快乐。)(7)出示PPT8,兔子兔子回家喽,怎么有块大石头,大石头会是什么呢?(8)出示PPT9,哈哈,原来是宝宝的小脚丫啊,(鼓励幼儿互动)(9)出示PPT10,宝宝再见,再见,小兔子别走,别走,原来小兔子和宝宝一起做游戏呢,宝宝和小兔子玩得开心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10)出示PPT11,画面中出现了谁?宝宝在哪里?小兔子呢?引导幼儿发现小兔子是套在妈妈手山的玩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宝宝、妈妈、

7、兔子的表情,感受他们之间的相亲相爱,温馨和快乐。(指导策略:第二环节通过多媒体教学,把绘本里的内容一张张的展现在多媒体的大屏幕上,使图象更加清晰、清楚,内容显示形象逼真,引起了孩子们猜测的欲望,开拓了幼儿的思路,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引发了幼儿语言表达的动机。)三、完整欣赏1引导幼儿自主阅读。(每人一本绘本)(指导策略:引导幼儿一页一页翻阅,手指着画面边看边讲,爱护图书。)2.邀请妈妈上台和宝宝一起表演请妈妈戴上手偶小兔子,宝宝坐在妈妈身上一起边表演边讲述故事。(指导策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身体动作“挠一挠,好痒啊!”身体相互之间直接的触摸,将活动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快乐、温馨的氛围,大大地触动了孩子内心深处爱的情感,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情感,故事变得更富有趣味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