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实验报告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071500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5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色谱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色谱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色谱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色谱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色谱实验报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日期三、仪器与试剂化学化工学院应化09042012 年4月28日指导教师郭方遒气相色谱法测定溶液某些组分含量内标法1. GC4001气相色谱仪;2. A4800色谱数据工作站;3.真空泵;4.漏斗;5.不锈钢色谱柱2m x 3mm;注射器,1L ,100p L体:6201红色硅藻土,酸乙酯。6.氢气、空气、氮气高压钢瓶;7.皂膜流量计;8.微量;9.固定液:邻苯二甲酸二壬酯(DNP),色谱纯;10.担6080 目; 11.甲醇、乙醇、丙酮、乙腈、二氯甲烷和乙、实验目的1.学习掌握色谱法的分离原理,并熟悉色谱仪器的操作。2.学习掌握色谱法保留时间定性和内标法定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3.了解氢火

2、焰检测器的基本原理。二、实验原理四、实验步骤1.实验条件色谱柱,DB-5 (10mX 0.05mmX0.05um);汽化室温度200C;检测器温度200C ;柱温70C ;进样量1uL;氢气流速3mL/min;空气流速300mL/min;分流比,20:1;2.内标溶液、混合标准溶液配置和试样溶液配置气相色谱内标法适用于少量杂志的测定,或仅需要测定试样中的某些成分。先取少量甲醇加入100mL容量瓶中,置于分析天平上,去皮归零,量取24mL丙酮于容量瓶中,称重,用甲醇定容,制成内标溶液。用内标法测定是需要在实验中加入一种物质作内标,而内标物质应符合下列条件:(1)应是试样中不存在的物质;(2)内标

3、物质的色谱峰位置,应位于被测取10mL内标液(含丙酮1.829g)加入50mL容量瓶,分别加入二氯甲烷量应与被测组分含量相近。(2.610g)、乙酸乙酯(4.390g),然后用甲醇定容至刻度即为混标。组分峰附近;(3)其物理性质及物理化学性质应与被测物组分相近;(4)加入取10mL内标溶液于50mL容量瓶中,然后移取适量试样溶液,用甲醇定容,设被测组分的质量为m,在质量为m 的试样中加入内标物质的质量为i试样m,被测组分及内标物质的色谱峰面积分别为A、A ; f、f和f分别为被测 sisisi,s组分、内标物质的质量校正因子和相对校正因子,有:即得到样品溶液。3. 测试样品用正确的顺序装住、通

4、气、打开电源和色谱工作站,建立新方法,设置好工作f Af Am = i_u m 二 _u_l mj f A s A ss ss校正因子给内标法的应用带来了障碍,而通过配置混标溶液,可以避开质条件,待基线平稳后,依次进混标、样品、二氯甲烷单标、乙酸乙酯单标溶液。通 过单标溶液,得到相应的保留时间,并以此确定混标和样品溶液中各峰归属,然后 依据内标法计算样品溶液中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浓度。量校正因子,用m 、A、Am 分别代替上式的mi、fi、As和ms,sf A i i-f A s s可以得到:f A j mA ss可以两式相除校正因子带来的麻烦,也可以先计算出相对校正因子。五、数据处理六、结果与

5、讨论1. 试样中组分含量计算公式:A Af Am 二 x 内 s x m 二 i, s m A A s A 内内s内其中,A、A表示样品和混标中相应组分峰面积,A、A 表示样品和混标中内 内内s标 物质的峰面积,ms是混标中相应组分的质量。2. 样品溶液(左)和混标溶液(右)的色谱曲线3. 实验数据及其处理,各峰的归属通过保留时间定性,然后依据内标法的计算公 式,计算样品中各组分含量。结果如下表:组分混标溶液样品溶液相对 校正 因子保留时间/min峰面积质量/g保留时间/min峰面积质量/g内标丙酮1.80518287580.11.8291.88023500387.61.8291二氯甲烷2.0

6、071213055.52.6701.97821204809.036.32乙酸乙酯2.3202715145.34.3902.3102061396.32.594注:利用保留时间对组分峰进行定性,确定各自归属的过程此处略去;1. 样品溶液中丙酮和乙酸乙酯的峰分离得很好,而混标样品的色谱图中, 两个组分峰没能够完全分开,并且,混标中二氯甲烷的峰形不对称,所以峰 面积的计算可能会有相对较大的偏差。造成混标溶液谱图的峰形不理想,认 为应该是混标溶液受污染所致。2. 实验采用的是内标法。当试样中的所有组分不能完全出峰,或只要求 测定试样中某个或某几个组分时,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3. 内标物的选择条件:内标物

7、与试样互溶且是试样中不存在的物质;内 标物的色谱峰既处于待测组分附近,彼此又能很好地分开且不受其他峰干 扰;加入量与待测量相近。4. 内标法的优缺点:优点是定量准确,操作条件不必严格控制,且不像 归一化法那样在使用是有所限制;缺点是必须对试样和内标物质准确称重, 比较费时间。七、思考题1、什么是分流比,它的作用是什么?会带来什么不良影响?答:分流比=(分流流速+柱体积流速)/柱体积流速,如果我们进样量是1uL, 分流比 为1:20的话,分流进入检测器的量就只有1uL的1/20。分流适合于 含量较高的样,避 免进样超载。分流可能会带来分流歧视的问题。2. 、本实验要求进样准确吗?答:不要求,内标法不要求进样量准确,因为只是测同一谱图中相对于内标元 素的面积, 但是不能够偏差太大,以免引起其他问题。表中的质量,是指在50mL溶液中相应组分的总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