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例文(2篇).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0712951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例文(2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例文(2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例文(2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例文(2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例文(2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例文(2篇).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例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情况分析三、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分析:教学任务:本册教材内容包括:比例,圆柱、圆锥,比例,简单的统计,整理和复习等四个部分。教学分析:1、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掌握几何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学会正确计算它们的体积。2、学会绘制复式统计表和统计图,并能看懂、分析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所说明的问题。3、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解比例,能正确判别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量,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比例应用题。4、通过小学数学知识的系统复习整理,巩固和深化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计算和解题能力,培养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精神。教学重点:圆柱、圆锥,比例的应用,小学阶段主要数学知识的复

2、习。四、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1.认识圆柱和圆锥,理解特征;学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了解体积的推导过程。2、培养学生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和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加强学生对统计思想和方法的认识。3、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运用比例知识接应用题。能运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4、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好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五、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工具画圆;掌握圆周长和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

3、长和面积。通过介召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3、使学生初步理解轴对称的意义,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4、使学生能够解答比较容易的一到二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的选用用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5、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六、找出差生的原因1、由于智力较差或纪律较差,很多问题老师讲数遍,他们照样记不住。2、缺乏自觉学习的积极性,懒惰贪玩上课不注意听讲。七、转化措施:1、加强对后进生的课上管理,大多数后进生对学习不感兴趣而落下的,因此,教师要管理好后进生上

4、课时经常提问他们。2、加强对后进生的课后辅导工作,课后对后进生进行辅导是转化后进生的一个重要措施,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掌握。3、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后进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多数后进生厌烦学习,教师要改变学生的厌烦心理,必须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4、对不同的差生用不同的改进方法,因材施教,把后进生的学习搞上去。八、教学措施: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5、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8、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9、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10、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上,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11、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家访工作。小学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例文(二)第4页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