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假期练习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0707067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假期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假期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假期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假期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假期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假期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假期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假期练习班级:_ 姓名:_1. 课内阅读。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下列加点字与“竞走”中的“走”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走私B.行走C.奔走相告D.走亲访友2下列加点的“之”字各指代的是什么,请写下来。(1)人问之。(_)(2)取之,信然。(_)(3)诸儿竞走取之。(_)3翻译下面的语句。(1)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_(2)取之,信然。_4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_5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了什么启示?_2. 课内阅读。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故为精卫,以堙于东海。1回忆课文,将课文内容补充完整。2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炎帝之少女_ 以堙于东海_3根据故事排列图画顺序(标序号),理清起因、经过和结果并完成填空。 (_) (_) (_)本文主要讲述了炎帝的_被海水淹死后化为精卫鸟,常叼着_投入海中,一心要把_的故事,表现了精卫_的精神。4下面的哪个神话故事中的主人公和精卫有相同的精神?( )A.愚公移山B.后羿射日C.嫦娥奔月D.八仙过海5如果你们班要开“中国神话故事”读书交流会,你会推荐什么故事?注意把理由说清楚。_3. 重点段落品析。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1解词。曰

3、(_)溺(_)堙(_)故(_)2阅读后回答。本文选自_,炎帝是_,精卫是_。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内容。_4精卫用_去填平东海,表现了精卫_的精神。4. 阅读理解。精卫填海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山海经北山经)注释文首:花脑袋。喙:鸟嘴。自:自己称呼自己。堙:填塞。1解释下列词语状:_赤:_溺:_为:_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大意。_3这个故事,与“夸父逐日”一样,具有浓重的悲剧色彩,但两个故事中人物的共同精神是什么?_4你如何理解人死化鸟填海的

4、做法?_5“精卫”在传说中,还有很多别名,请你猜猜这些别名的各自含义是什么?誓鸟:_冤禽:_志鸟:_5. 文言文阅读。王冕孝亲(节选)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注释)韩性:绍兴人,大学者。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被:披。1根据上下文,解释下面的字。闻:_ 遂:_ 亦:_2这篇文言文叙述了王冕的一件什么事呢?请简要概括。_3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做人要勤奋刻苦B.做人要诚实守信C.做人要孝敬长辈D.做人要顾全大局6. 阅读小

5、古文,完成下面练习。猫 斗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中,不敢复出。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斗于屋上(_) 黄猫奋起逐之(_)白猫走入室中(_) 不敢复出(_)2两猫相斗,惊心动魄。请用“_”画出描写这种紧张激烈场面的句子。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这篇文章写了两只猫打斗,一只是(_)猫,另一只是(_)猫。它们在(_)上打斗。听,它们打斗时的声音(_);看,它们打斗时的样子(_),(_),两不相下。结果(_)猫败而(_)猫胜。7. 阅读理解。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

6、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中带点词语“折枝”的意思是_,“竞走”的意思是_,“唯”的意思是_。2文中加点的三个“之”意思分别是:第一个“之”是指_,第二个“之”是指_,第三个“之”是指_3用自己的话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从回答的话中可以体会到王戎是个怎样的人?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_8. 课内阅读。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写出下列句子的大致意思。(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译:_(2)取

7、之,信然。译:_2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_9. 文言文练习。王戎七岁,。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 。”取之,信然。1补全文言文。2这篇文言文的题目是王戎_,王戎是“_”之一,自幼聪慧。3解释下列字、词。(1)尝:_(2)竞走:_(3)唯:_(4)信然:_4学习了这篇文言文,你获得了哪些启示?_10. 按原文填空,完成下面的题目。王戎()(),尝与( )()()游。看道边( )( )多子折枝,诸儿( )( )()()。唯()()()。人问之,答日:“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 )()。1在文章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2选一选。对“树在道边而多子,此

8、必苦李”的原因,理解正确的是()。A.树上的李子很多,所以推断肯定是苦的。B.李子生长在道旁,如果不是苦的,早被人吃得剩下很少了,甚至吃光了,所以推断肯定是苦的.。3你从这篇课文中受到什么启发?_11. 阅读理解。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9、,随波而逝。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1第一段首句和最后一句在全文结构和内容上各起什么作用?_2第一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海潮进行描写?_3第二段文字主要写这一场面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在“_”的静景上,这是运用了_写法,这种写法有_作用。4第三段描写突出了“弄潮儿”的_、_、_等特征。“_”一句是对弄潮儿本领最高妙的称颂和赞叹。12. 课内阅读。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

10、石,以堙于东海。1本文选自_。2解释词语少女:_ 故:_ 溺:_3翻译画横线的句子。_4精卫的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_5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写上两个。_1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1)兔走触株(_)(2)因释其耒而守株(_)(3)冀复得兔(_)2翻译下面的句子。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_3用原文说一说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起因:_经过:_结果:_4阅读这则寓言故事,你获得怎样的启示?_14. 课内阅读。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 )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 )而不返,故为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