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的农民收入问题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0706720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常态下的农民收入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常态下的农民收入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常态下的农民收入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常态下的农民收入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常态下的农民收入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常态下的农民收入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常态下的农民收入问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常态下的农民收入问题2015-04-03 13:39农民日报 张红宇核心提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影响农民收入的外部环境和内生机制都发生了重 大变化,农民收入越来越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和国际市场环境的影响。新常态下观察农民收入, 要深刻认识国民经济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影响,把握农民增收的动力源和着力点。当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内在条件发生了深刻变 化,农民增收越来越受到国民经济和全球一体化发展的深刻影响,持续增收有机 遇,但也有压力和挑战。2015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新常态下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民收

2、入形势分析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总体向好,有两个最显著的标志:一是粮食生产 实现创记录的“十一连增”,总产达到 12142亿斤,比上年增加 103 亿斤,连续 两年超过12000 亿斤。二是农民增收实现“十一连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9892 元,收入增幅连续第 5年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城乡居民收入 比从2009 年的 3.33:1 降至2.92:1。农业农村经济的好形势对国民经济稳增 长、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意义重大,这是观察新常态对农民收入影响的两个 重要前提。同时也要看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促进农民增收必须适 应新的发展环境,应对新的变化和挑战,为农民收入

3、持续较快增长创造良好的政 策环境。新常态下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变化,对农民收入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家庭经营收入保持平稳。一方面,土地流转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发育,以 及节本降耗等技术的应用,将有利于家庭经营收入的增长,由此带来规模化产生 的规模收入、结构调整产生的效益收入、成本降低而增加的收入等;另一方面,随着新常态下经济增速回落到中高速增长区间,农产品市场需求走弱,价格对农 民收入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受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的双重挤压,农户务 农种粮收益有限,比较效益较低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二是工资性收入增幅趋缓。新常态下,农民务工数量增长的速度在减缓,工 资增长的幅度在下调。从数量增长

4、来看,2011-2014 年,农民工外出数量分别增 长了1055 万、983 万、633 万和 501 万,增幅逐年下降;从工资增幅来看,近 几年增幅下降表现得更为明显,2012 和2013年工资性收入名义增长分别为 16.3%和16.8%、2014 年仅增长9.8%。今后,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进 一步放缓,在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农民工 就业和工资水平增长也将受到一定影响。三是转移性收入增长面临挑战。2004-2013 年,农村居民获得的转移性收入 从 96.8 元增加到 784.3 元,占农民收入的比重从 3.7% 上升到 8.8%,对带动人 均纯收入增

5、速上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要看到,在经济新常态下,国民经济增 速特别是财政收入增速有所放缓,在这种背景下,继续以直接补贴等形式增加农 民的转移性收入面临较大的压力,如何进一步完善对农民收入的直接支持,也是 我们面临的重大政策问题。四是财产性收入增长潜力较大。近年来,受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水平提高、农 民土地流转和房屋出租增多、参加入股投资分红人数增加等因素影响,农民的财 产性收入不断增长,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特别是局部地区农民收入的重要增长源。 从长远来看,随着今后农村产权市场不断完善,农民财产性收入还有很大的增长 空间。国民经济和全球农业一体化对农民收入有深刻影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影响农民收入的

6、外部环境和内生机制都发生了重大 变化,农民收入越来越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和国际市场环境的影响。新常态下观察 农民收入,要深刻认识国民经济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影响,把握农民增收的动力 源和着力点。(一)国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息息相关大量实证研究已经表明农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经济增 长速度快,农民收入增长就快;反之,农民收入也相应地减缓。1986-1990 年间, 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年均增速 7.9%,农民收入年均增速为2.7%;1997-2002 年间, 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年均增速 8.4%,农民收入年均增速仅 3.9%。近年来,农民收 入能够保持持续较快增长的好势头,城乡收入差距能够持

7、续 5 年缩小,与国民经 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是分不开的。但也要看到,在新常态下国民经济发展正在经历深刻调整,经济增速回落到中高速区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我国GDP增速为7.4%,低于2013 年7.7%的增速,更低于1979-2013年9.8%的平均增速;财政收入为14.0万亿 元,比2013年增长8.6%,增速创下1992年以来的新低,连续3年低于1979-2013 年 14.5%的平均增速。因此,在农民收入增长问题上,必须有历史的耐心,密切 关注国民经济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下决心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继续维 持农民收入增长的好势头,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终实现城乡居民收入

8、 均衡。(二)全球农业一体化对农民收入有深刻影响全球化给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带来的挑战越来越大。我国农业在入世过 程中做出了重大承诺,取消了数量配额、许可证等所有非关税措施;关税和关税 配额制度成为调控农产品贸易的唯一手段;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仅 15.2%,只有 世界平均水平的 1/4;关税形式单一,实施税率与约束税率同一;粮棉糖配额外 关税最高也只有 65%。除一些岛国和个别农业规模大竞争力很强的国家外,其 他国家农产品关税水平都比我国高。总体上看,我国已经是世界上农产品贸易开 放度最高的国家之一,面临的竞争压力正在不断加大。农产品价格方面,综合考虑国际国内供求形势等因素,预计 6-8 年

9、后可能突 破配额外进口到岸税后价。大豆、糖料、猪肉、牛肉、羊肉等进口敏感产品,价 差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大量进口国外低价农产品,使国内价格既不能随需求的 拉动而相应提高,也不能随着生产成本的上升而相应上升,进口价格形成了国内 农产品价格上升的“天花板”。一些产业的比较效益因此不断下降,农民通过价格 获得的收入受到影响。农业补贴方面,我们在加入WTO时承诺“黄箱”补贴上限不超过农业产值的 8.5%,现在对棉花等产品的特定补贴已经逼近黄线。我们还面临资源环境和生 产成本这“两个地板”的约束,农业生产成本上升,资源环境承受很大压力,依靠 投入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随着农业生产要素特别是土地流转费用、劳

10、动力成本 不断上升,我国农业已全面进入高成本时代。据农业部市场司数据, 2006-2013 年我国稻谷、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生产成本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11.0%、11.6%、 11.6%、13.1%、12.0%。同时,资源环境约束也日益趋紧。人均耕地和淡水资 源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3 和 1/4。在“天花板”和“地板”的双重挤压下,农业 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受到挤压,这是我们面临的现实挑战。(三) 把握农民收入增长的动力源从大的历史跨度来看,影响农民收入的内因和外因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大阶 段。改革开放之初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上半期(1978-1985)这一时期农民收入快 速增长,主

11、要源于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增加。从增长的动力看,主要是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制度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与此同时,国家大幅 提高农产品统购价格,带动了农民收入增长。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 (1986-2009)。这一时期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快速发展的时期,伴随着乡镇企业 和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工 资性收入在农民收入构成中越来越发挥主导性作用。全球金融危机以来(2009-),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不断加深,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日益受到国际国内两种资源、 两个市场的影响和制约,农民收入构成中的四大来源都要发挥作用,农民收入增 长进入“多轮驱动”的时

12、期。在农民收入的四大构成中,家庭经营收入对主产区农民增收影响显著;工资 性收入是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劳动力外出省份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财产性收入寄 希望于深化改革,盘活农村土地和集体经营性资产;转移性收入需要强化政府对 农民收入的支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与此同时,有两个长期趋势值得重视:一是从农民增收趋势看,兼业收入还将长期存在。超小的农业经营规模使农 业兼业化经营成为普遍现象。据全国农村观察点调查,1993-2013 年,纯农户比 重由 49.90%下降到 39.65%,非农户和兼业农户比重已达 60.05%。兼业农户产生兼业收入,随着农业份额在整个经济增长中逐渐下降,农业部分地被农户兼业 经营

13、不可避免,这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农户收入来源渠道、提高收入水平,另一方 面也对农业资源在各种类型农户之间如何优化配置、提高农业部门效率提出了长 期的挑战。二是从农民收入的动力源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不可忽视。以人为核 心的城镇化,具体的要解决三个“一亿人”问题,即促进一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 镇,改造约一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一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 城镇化。“三个一亿人”直接关系到农民增收。首先,继续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 农民外出务工的数量,可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总量;其次,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 有利于农民工就业和工资水平提升;第三,通过城乡资源均衡配置、城乡公共服 务均等化等方面改革

14、,逐步解决进城农民及其随迁家属的住房、教育、医疗、社 保等问题,有利于降低农民在城市生活的成本,间接提高农民收入。总的来看,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必须内外结合、多轮驱动,充分释放各 方面积极因素,努力拓展新的动力源和增长源。(四)把握不同区域农民增收的着力点我国各地农业资源禀赋、生产方式不 一样,形成了各有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与此相应,不同地区农民增收的重 点也各不相同。比如,在东北地区,家庭经营收入特别是粮食生产收入对农民增 收有重要影响;在河南、安徽、重庆等劳动力转移较多的地区,农民工资性收入 的增长对增收的贡献率较高。因此,必须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明确农 民增

15、收的主渠道和着力点,沿海发达地区要更加注重挖掘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 入的增长潜力;传统农区和中西部地区应更加注重拓展农业内部增收空间,提高 农业产业效益,同时吸引沿海地区产业转移,鼓励农民创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 入。抓住机遇实现农民收入增长的新突破(一)抓住农民增收的新机遇新常态有新机遇,对农民收入而言,机遇表现在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外部 机遇,即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带来的政策机遇和开放机遇;一个是内部机遇,即农 业农村发展带来的产业机遇。一是政策机遇。中央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从三农“强美富”到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五新”要求,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一脉相承,为做好 三农工作提供了强

16、大保障。各地把扶持三农作为自觉行动,特别是新常态下以 GDP 为主要考核指标的政绩考核方式逐步转变,为各地政府重农抓粮促增收营 造了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多个地方制定了农民收入增长目标。二是开放机遇。尽管当前我国农业竞争力总体水平仍然不高,但从长期趋势 来看,随着需求结构升级、农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和经营规模逐步扩大, 我国农业竞争力正处于发展提升的长期过程中,这也将为农民收入增长提供更加 广阔的空间。三是产业机遇。现代农业的内涵已经大大拓展,农业既包括农林牧渔等产业, 也涵盖生态环境保护、观光旅游休闲、文化传承等多重功能,农业边界的拓展将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农业产业链条接二连三的趋势日益显现。现代 农业的发展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工商资本等新型主体投入农业,这既是对产业链整 合创新实现产业发展的过程,也通过产业链条的延伸为农民增收开拓了新的空 间。(二)实现农民增收新突破新时期推动农民收入增长,必须在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发挥市场机制基础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