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版高考地理优选专题一:地球运动(专题整合1)含答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0704694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版高考地理优选专题一:地球运动(专题整合1)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浙江)版高考地理优选专题一:地球运动(专题整合1)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浙江)版高考地理优选专题一:地球运动(专题整合1)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版高考地理优选专题一:地球运动(专题整合1)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版高考地理优选专题一:地球运动(专题整合1)含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2019版高考地理优选专题一:地球运动(专题整合1)含答案专题整合(一)1.航天放射基地的选址与回收(1)航天放射基地选址的条件气象条件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放射和跟踪纬度因素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约燃料和成本地势因素地势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地形因素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监测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藏性强,人烟稀有,平安性强(如酒泉、西昌、太原);海上人类活动少,平安性强(如文昌)交通条件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航天装备的运输平安因素出于国防平安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2)航天器放射时间、方向的选择时间一天中一般选择在晴朗无

2、云的夜晚,主要是便于定位和跟踪监测我国放射时间主要选择在北半球冬季,一是便于航天测控网对飞船的监控、管理、回收;二是我国有多艘“远望号”监测船在南半球纬度较高的海疆,选择北半球冬季是为了避开南半球恶劣的海况方向一般与地球运动方向一样,向东放射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线速度,节约能源(3)航天器回收基地选址的条件地形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人烟稀有,有利于疏散人群,保证平安。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能见度高。地质条件好。无大河、湖泊,少森林的地区。我国的回收场地就选址在内蒙古中部地区。(4)从我国航天基地的分布来理解航天基地形成的条件2.地球自转(1)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影响因素纬度(同一海拔):纬度相同

3、,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如60纬线上的线速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与当今“老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老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老师”或“教习”。可见,“老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老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格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老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老师”为“教员”。海拔(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老师称谓

4、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老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化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化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殊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老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2)水平运动物体偏转规律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老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

5、老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化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化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殊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老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3.黄赤交角黄赤交角中几个数据间的关系。如右图:(1)黄赤交角回来线的纬度数1/2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范围1/2热带范围。(2)902北(南)温带范围。(3)90极圈的纬度数1/2晨昏线移动的纬度范围北(南)寒带的范围。例读“地球公转

6、示意图”(甲)及“A位置北极上空俯视放大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假如地球处于A位置时为12月22日,指出乙图中表示晨线和昏线线段的字母,并补画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2)该日,M地的昼长为_小时,Q地日出地方时为_时。(3)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该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什么?(4)画出P点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改变状况。答案(1)弧PM为昏线,弧MN为晨线。(画图:逆时针方向自转。)(2)09(3)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发生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赤道上昼夜平分。(4)抓住四个特殊日期的正午太阳高度,然后连线(如下图)。解析(1)假如地球处于A位置,此时为12月22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由此可推断出晨线、昏线;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2)M地在极圈上,出现极夜现象;Q地日落时刻为15时,可以推断出该地日出时刻为9时。(3)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是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来线,据此即可描述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4)P点位于赤道,抓住四个特殊日期(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特点,连线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