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教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0704603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归园田居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归园田居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归园田居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归园田居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归园田居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 称高中语文必修二归园田居(其一)教案授课人刘柯宁课时一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 了解陶渊明生平及其影响,背诵全诗。2、反复吟咏,掌握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掌握鉴赏古典诗歌的基本方法和要领。3、感受宁谧优美的田园风光,体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重点难点1.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并形成能力。2.通过诗中意象及语言的分析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领悟诗人憎恶官场,热爱田园,保持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的高尚情操。教学过程【激趣导入】 通过讲述庄子的故事类比陶渊明的归隐,从而引出课文。 【背景介绍】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助于对文本的理解【整体感知】一、听示范朗读,想象诗中的画面,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注意把握

2、诗的基调,语速,语调)。二、齐读课文,思考诗歌的主要内容,找出文章题眼。三、学生回答问题。四、呈现答案:归(引出对文本的解读: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合作探究】以“归”字为核心解读诗歌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具体分析1、从何而归? 明确:“尘网”、“樊笼”,喻官场。 诗人将官场说成“尘网”、“樊笼”,这些词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什么态度?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追问:这句诗中还有哪个字最能将这种厌恶体现出来?明确:“误”,体现了做官的后悔,对官场的厌恶追问:诗句还用了什么手法明确:夸张手法,实应为十三年用夸大了的数字,说明了时间之长,痛苦

3、之深。 课件展示诗人为官的情况。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诗人时官时隐,举棋不定。补充: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实现政治理想,只能做官,“学而优则仕”。而当时的东晋政治腐败,时局动乱,门阀制度森严,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陶渊明又不愿同流合污,只能选择离开官场,归隐田园。 2、 为何而归? 明确: A、性本爱丘山(本性) 追问:除了这个原因,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呢?请同学们再找找。明确: B、守拙归园田。 提问:如何理解“守拙”?言外之意是什么?(如果不“归园田”就不能“守拙”) 明确:趋炎附势、尔虞我诈的官场生活,对于正直清高热爱田园的诗人来说是极不适合的,所以诗人为了

4、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选择了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了。思考: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明确:“羁鸟”是笼中的鸟;“池鱼”是池塘中的鱼。这二者的特点是失去自由,失去最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只会觉得痛苦。也暗示作者在官场就如同“羁鸟”、“池鱼”一般,失去自由。说明作者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的心情,以唤起人们对自由的向往。3、归向何处? 明确:园田。 结合图片,找出描写田园生活情景的句子?用自己的话描述。 明确: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学生自由发挥) (参考:屋后榆柳树影婆娑,浓阴覆地,习习清风平息心中焦虑。眼前桃李芬芳,弄姿堂

5、前,唤起心中欢欣。极目远眺,炊烟融入暮霭,侧耳谛听,依稀听得犬吠鸡鸣。) 提问: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有何特点?请抓住诗中几组意象分析。 明确: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意象分析:“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四句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住宅周围有十亩土地,八九间草屋,地方虽不广,房屋虽不多,但毕竟是自己的小天地,是自由自在的王国。榆树柳树的阴影遮住了后房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屋子前边,环境是多么幽雅美丽!这里衬托出了作者心满意足的欣慰情绪。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远景,远望村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一切是安详的、舒缓的、柔和的。“狗吠深巷中”写远闻,以

6、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鸡鸣桑树颠”写近闻,没有混乱,鸡才能在桑颠得意地啼叫。 古诗鉴赏方法: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诗人的(某某)思想情感。小结:在这首诗里,我们所接触到的不是互不相关的方宅草屋、榆柳桃李、傍晚的村落、墟里的炊烟、深巷中的狗吠、桑树颠的鸡鸣,而是由这些具体的景物构成的一种宁静安谧、纯朴自然的意境,使人深深体味到作者那淡泊恬静的生活情趣,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至臻完美的艺术境界。4、归去如何? 明确:“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提问:表现了诗人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和心情

7、?明确:作者是在写自己宁静、闲适的生活状态,和那种轻松、平和、喜悦之情。 【课堂小结】诗人从自己的本性出发,对官场做了否定写自己热爱田园,之后写到田园美,然后表达了自己愉快、舒畅的心情,对归返田园生活做了总结和赞美,同时也对官场做了否定。通过反复朗读和分析,感受词的意境美。把握词人的情怀,根据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鉴赏词的意境美,品味语言美、音乐美。【板书设计】从何而归 尘网、樊笼 厌弃官场为何而归 本性、守拙 固守节操归向何处 园田、自然 恋、思 归去如何 无/有、久/复 闲适、喜悦【作业布置】1、背诵全诗,完成课后练习二。2、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归园田居(其二),并分享学习成果。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虚里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以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