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执行力的体系化构建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0703569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管理执行力的体系化构建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育管理执行力的体系化构建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育管理执行力的体系化构建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育管理执行力的体系化构建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育管理执行力的体系化构建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管理执行力的体系化构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管理执行力的体系化构建(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管理执行力的体系化构建21世纪的竞争以人才为根本,而在现今世界中,愈发激烈的竞争模式对多元化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处于哪一个阶段,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手段与平台,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管理的模式与理念可以是千差万别的,但是如果这些模式和理念无法真正得到落实,那么最终的结果无疑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教育管理的执行力就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所谓执行力,是指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而在教育领域,则主要是指教育管理团队贯彻教育教学战略思路、方针政策和方案计划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它不仅是一种核心的竞争力,而且还关系到整个教育理念与目标是否能够最终实现。然而,虽然“

2、执行力”在国内已经成为了一个时髦的名词,但是真正藉此获得成功的例子却并不多见。人们往往将执行力挂在嘴边,但在实际行动中却杂乱无章,究其原因就在于没有对执行力做出正确的定位与系统化的安排,这些问题在教育管理领域同样存在。教育管理执行力不仅仅是一种态度,它更需要形成一种依托于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完整的体系,惟有如此,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在教育管理的平台之上构建起执行力体系是现代教育通向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而根据现今我国教育管理的经验与教训,在构建这一体系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细节决定成败。体系的建构需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但是真正决定执行力体系质量与成败的往往是细节问题。从现今我国的教育管理

3、发展模式来看,从来都不缺少宏观的愿景与规划,往往制定出来的计划既高瞻远瞩,又雄心勃勃;但是一旦真的执行起来却无法细致到位,甚至在很多时候变成了走形式、走过场。其实,现在许多教育管理中的所谓顽疾,都是因为好高骛远,忽视细部工作而引起的。教学的态度、课堂的出勤率、学术规范的遵守,对于这些“老大难”问题,如果能够认真并且持之以恒地执行统一严格的标准,就能很快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同样也标示着教育管理执行力体系的完整性与健全性。第二,提供公开、公平的竞争平台是检验执行力的有效方法。中国有一句俗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在一个完整的体系中,检验程序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教育管理领域,对

4、执行力的最好检验就是教学成绩。当然,这里所指的教学成绩既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包括教师的绩效考核以及众多的科研成果;但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成绩,这种相对硬性的标准都可以作为一种衡量的标准。当现今社会要求学校逐步淡化升学率、毕业就业率这种外在性竞争意识的同时,在每个教育管理团体内部建立起公开公平的竞争平台则是考察执行力与完善执行力体系的有效方式。一旦建立起了这样的平台,就能够对执行力起到检验与激励的双重作用。第三,平等是前提、尊重是基础、合力是关键。现在中国大部分学校的教育管理仍然带有非常浓厚的行政色彩,上下级的观念十分明显,特别是学校的管理层与学生之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隔阂。学校既是一个教育基地,

5、同时也应该向服务型机构发展,在这样的定位下,师生之间、教育管理层与学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相互尊重才是双方进行沟通的前提。论语中有云:“吾日三省吾身”。然而在现今教育管理的模式中,仅靠自我监督和自我反省已不足以构筑起完善的执行力体系,形成执行力的合力才是真正的关键。在学校中,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在平等与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必须赋予学生充分的话语权。其实在许多学校中并不缺乏互动机制,比如学校论坛、教学评估等都是常见的方式与途径,但是从现在的实践来看,这种方式并不能真正赋予学生话语权,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学生通过这些渠道所反映出的问题往往不被教育管理层所重视,他们仅仅将这些机制视为学生发泄的

6、管道,甚至只是所谓一种摆设;其二,学生主体由于各种原因,本身也并不重视通过这些方式表达自身的意愿,争取自己的权利。这两个方面的原因相互作用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教育管理层越不重视学生的话语权,学生也就不拿这些反映自身权利的渠道当回事;反之,学生越把学生论坛和教学评估这些机制当成儿戏,学校也就越发不加重视学生的话语权。赋予学生话语权是形成执行力合力的基础,而这种合力又是形成执行力体系的重要支点。要化解教育管理层与学生之间的离心倾向,就必须让学生觉得自己的意见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例如,在各大高校均有实行的教学评估机制中,就要切实地将教学评估的结果与教师的绩效挂钩,让教学质量无法获得学生满意的教师感到压力

7、,而不是抱着无所谓的心态;此外,应该逐步弱化评估中的硬性指标分数,鼓励学生个性化、人性化的评估标准,同时对学生的教学评估工作设置一定的规制与鼓励机制,让学生感到教学评估既是一种维护自身权利的手段,也是形成教育管理执行力合力的责任。最后,执行力体系必须依托独特的学校文化。每个民族、每个领域、甚至每个企业都会有自己特点,如果这种特点经过时间的磨砺就会成为一种文化。在中国的教育管理领域也有自身的文化,比如人们经常说的“教书育人”等等。但是,“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每个学校的情况都会有所差异,在告别了“举国体制”和“一刀切”的时代背景下,每个学校都应该拥有自身的学校文化,并以此为核心构建起符合自身特点

8、的教育管理执行力体系。在西方社会,研究卓越企业成功秘诀的学者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向了文化建设,诸如吉尔柯林斯等人均提出,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拥有独特的企业文化以及对自身文化的坚守。对于教育领域来说,每个学校拥有自身的学校文化也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文化的养成并不在于喊出怎样的口号,或者打出怎样的标语,这种文化体现在每一项具体的制度中,表现在每一项实践中,甚至溶于每位成员的血液中。教育管理的执行力应该形成一个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要有基础、有平台、有监督、有审查,但最为重要的就是有核心,而这一核心就是学校的文化,而这也是所有要素中最难以形成的,因为它需要时间的磨砺、坚定的信仰以及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学校文化可以说是学校的灵魂,只有当学校文化真正得以形成时,我们教育管理的执行力体系才算真正构建完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对于教育管理执行力这一时髦的概念,的确是见仁见智。然而,执行力要求的并不仅仅是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它更是一种有机的整体,是各种因素的综合。竞争供平台、合力是关键、细节定成败、文化为核心。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欣慰地看到一套完整的教育管理执行力体系顺利地建立起来。戈尔迪之结 供稿2011-7-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