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管理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0703348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管理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文管理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文管理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文管理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文管理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文管理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管理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文管理,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 消除教师职业倦怠之我见通州小学挂职学习的二十多天,学习了很多教育教学管理知识,与教育名家进行现场交流与互动,与名校长零距离接触,共同分享学校管理实践经验与个人心得体会,进入通州的小学名校,感受不同的校园文化气氛,并能静下心来对比、反思自己的思想与工作,收获不少,感触良多。下面就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谈谈我个人的一点心得:教师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容顿伯格提出的一个概念。主要是指教师难以应付职业对自己的要求而产生的疲倦困乏的身心状态。是一种心理生理反映,也是一种长期累积与发展的过程。它不仅危害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教师的事业发展和教育质

2、量的提升。根据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示:82.2%教师感觉压力大,10个教师3个倦怠工作。女教师面临双重压力,广大教师身心急需减负。一、教师职业倦怠具体表现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具体表现在:首先生理上,早生华发,未老先衰。这是农村小学教师的一个显著特征。其次心理上,逐渐失去对工作的兴趣,缺乏工作热情,对工作无成就感,对任何事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三是行为上,教学中,备课不认真甚至不备课,上课无激情,“老生常谈”,教学活动缺乏创新,一味地守着“老一套”的教学方法,“吃老本”,对教学完全失去热情,甚至开始厌恶、恐惧教育工作。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整天发牢

3、骚,说这也不好,那也不对,埋怨工资太低,工作太累。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生存哲学。 二、教师职业倦怠形成原因农村小学教师出现上述的症状,并非偶然,而是有各方面的原因,有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家庭原因、自自身原因,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当主客观方面一起作用于教师职业时,职业倦怠便不可避免了。(一)教学任务重、家庭负担重 对于农村小学教师来说,教师这一职业不仅属于脑力劳动,同时也属于体力劳动。农村小学教师,除了平均每天4、5节课之外,还要备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组织课外活动等,再加上处理各种各样的学校日常事务,工作量很大。每天总是围绕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

4、导等展开,这种单调重复性的劳动,难免枯燥乏味。另外,有的农村教师在忙完教育教学任务之后还得兼顾繁重的农活。家里的大事小事,还要靠自己这棵“顶梁柱”亲自料理。教学任务与家庭劳动之间,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他们长时间忍受着这种矛盾的煎熬。在身体和心理上处于极度疲劳和衰竭的状态。而这种疲劳和衰竭正是导致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二)考评不公、压力过大 考核评价上,分数如同紧箍咒一样,迫使教师围绕着它来开展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教师成为追逐分数的机器而失去了教育教学的自主和自由,这严重的削弱了教师工作的兴趣和积极性。久而久之,教师感到身心疲惫,倦怠心理由此产生。同时作为教师工作的对象学生来说,他们就是上帝,受

5、到各种法律和制度的保护。老师在管教他们时,往往担惊受怕,严格管教不行,宽松管教也不行,实际上,老师才成了名副其实的弱势群体。 (三)自身原因: 主要表现在对自身要求太高 、专业水平不高,工作成绩不出色 、专业态度缺失 、不得志,滋生情绪、缺乏进取之心、缺少创新精神、个性品质不良等方面。认为职称到头了不思进取,课堂讲课能混下去不思进取,有些满足温饱型不思进取,有些认为没有什么奔头不思进取,有些认为年龄过了头,无法提拔。有些孩子已就业不思进取等等。(四)政治地位低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辛勤耕耘的园丁,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所有这些不合实际的比喻,只适合于少数几个教育学家,对于广大的农村小学

6、教师来说,是不沾边的。由于长期生活在农村,“半农”的性质决定了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衣食住行等都和农村人比较接近,甚至有时还被当地农村人瞧不起。认为他们穷酸,迂腐,没钱没势力。三、人文管理,职业消除倦怠,提高积极性其实不管在哪个学校,教师对工作的倦怠现象或多或少总是存在。那么,学校怎样对待教师的工作倦怠问题呢?首先,学校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1、确立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要确立先进的管理理念,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性化管理,要关注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为每一个教师提供发展的机遇,帮助每一个教师体验发展的乐趣,要关心、爱护、尊重、理解教师。增强教师的主体意识,要实行民主开放的管

7、理模式,在制定规划、目标以及各种制度时,要充分听取、接纳、采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调动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从管理层次上铲除滋生教师倦怠产生的土壤。 考核教师工作,不应以分数为唯一尺度,要综合考察。兼顾教师平时的工作态度、工作状态、师德修养、教育教学科研等。促进教师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实现自我价值;要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要求。要建立公平合理、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防止懈怠情绪的产生。 2、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重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校园文化是校园的灵魂,它深入到每个员工的血液里,渗透到骨子里。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使学校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向上的勃勃

8、生机。形成战无不胜的团队精神。和谐愉悦的人际关系可以提高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有助于教师之间公平公正的交往,减少人际消耗与冲突,学校要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师合作、交流活动,促进教师的交往。增加教师间的亲和度,改变教师职业孤独感;领导与教师之间要多一点理解、信任和沟通。少一点埋怨、猜疑和指责。教师与学生间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谋求公共信任,努力营造一种尊师爱生的氛围,塑造教师的内心体验和幸福指数,构建精神家园,实施人文关怀。从而舒缓压力,缓解倦怠。 通过各种方式优化教师知识结构,为提高教师专业权威提供保障,如采取“传、帮、带”,“青蓝工程”,“一三五七工程”等,进行各种观摩教学和学术交流,加强网

9、络建设等来拓宽教师的专业视野;进行各种师资培训,如短期函授、脱产进修、学历达标、专题报告等形式,激发成长渴望,营造发展空间,以满足教师职业生存和发展之需要。 其次,学校真正实施人文管理模式。1、严格制度 给教师一个公正的平台每学年伊始,学校要在全体教师会上提出、讨论建立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一经形成,便坚决执行,不打折扣,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对违反制度的行为,事无大小,人无亲疏,一律照章办事。不因为是校长(或其他领导)而放宽分毫,也不因为是先进教师而酌情处理,更不会因为是普通教师而苛刻要求,给教师一个公正的平台。2、真情感化 创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如今的社会物欲横流,追名逐利,金钱第一,权力至上的说

10、法,严重的混淆着人们的视听,也不同程度的触及到教师的情怀,怎样让全体教师不为红尘所动,乐于清贫,岿然屹立于教书育人的前沿阵地,身为县委书记的焦裕禄火车站挥泪送别一大学生的一幕,给我深刻的启示:学校要给教师真诚的关爱,多开展师生联谊活动,要求学生平时向教师问好,提倡节假日送自制礼物以祝贺,让教师在学校的关爱中、学生的尊敬中形成自尊,摒弃地位低、收入低、情绪低的不良认识和表现,从而体会到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光和热。深厚的感情、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工作氛围,是共同的追求,是成功的关键。因此主要做好一下几点:教师“六必访”每逢教师家庭有重大事情,如:婚丧嫁娶、添丁加口、子女升学参军、生病住院、矛盾

11、纠纷,由学校领导和教师代表,赴教师家庭造访,表示祝贺,送去慰问,化解矛盾。生日“加道菜” 教师长期生活在学校,生日多逢在工作日,难与家人团聚,学校把所有教师的生日罗列在笔记本上,遇到教师生日,哪怕送上是一只十几元的生日蛋糕,略表心意,都会让老师们激动不已。生活困难教师,特殊照顾。 教师们都是通情达理的,这样的事绝对不会有人发牢骚,相反地能带动教师加倍地工作。 3、健全制度 给教师一个明确的路标学校出台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悬挂墙壁,偶尔也在小黑板上来一款温馨的提示,抬头可见,时刻提醒教师当天须完成的任务。实行精细化管理把学校工作目标分解到人,细化到事,使大家心中有目标,行为有目的,想学校之所想,急

12、学校之所急,为学校之所需,真正成其为自己的主人,成其为学校的主人。4、率先垂范 给教师一个可见的榜样一个好的集体,离不开典范引导,党员、领导、先进便是不二人选。深入持久的开展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和师德师风的教育活动。提高党员的先进性、领导的示范性、先进的表率性、教职工的自觉性,形成了领导带头、群众加油、团结拼搏、共同进步的工作局面。5、人尽其能 给教师一个展示的舞台人各有所志亦各有所长,如果让每一个人做自己喜欢的且是特长的工作,便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正如一架机器,各零件安装到位,发挥各自功能,才能周而复始协调、有效、高速的运转。周全考虑每位教师的特长,分配相应的工作,给教师一个展示的舞

13、台。如熟练电脑操作的老师,便让他代管微机室;为人和气、善良的老师担任组长,较好的完成教师、学校、家庭的协调工作;有着敏锐的政治眼光和高度思想觉悟的老师负责学校政教工作;能书善画的老师负责宣传工作;年轻有活力富有朝气的老师负责学校的大课间操活动等等,正因为有他们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各尽其能,学校各项工作便会开展的井井有条,有声有色,如火如荼,他们也都为自己喜欢的工作付出极大的热忱。 “管”有强制性,“理”有情感化,在学校管理中,健全精细化的目标管理,兼施人性化的情感调节,做到刚柔兼容,管理协调,相得益彰,就能使激励机制在一个高水平上发展,就能升华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师工作的抱负水平,激发教师工作的内在热情,使之呈现最佳状态,放射出炽热的永不熄灭的光华。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