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高考热点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钻石卷:综合演练四含答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0695193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高考热点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钻石卷:综合演练四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编高考热点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钻石卷:综合演练四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新编高考热点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钻石卷:综合演练四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新编高考热点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钻石卷:综合演练四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新编高考热点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钻石卷:综合演练四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编高考热点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钻石卷:综合演练四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高考热点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钻石卷:综合演练四含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 编 精 品 地 理 资 料 高考二轮专题综合演练(四)一、选择题(2012长沙模拟)读中纬度某区域示意图,图中实线为等高线,虚线a、b表示等温线,读图回答12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区域为()A北半球山脊B北半球山谷C南半球高原 D南半球山谷解析由等高线的弯曲状况(等值线的高低规律:等高线向较高的一侧弯曲,表明是低值区)可以判断该地为谷地,而东西向的谷地中,高度相同为1 500 m,温度南侧较低,表明南侧是背阴的一侧,由此判断应该为北半球。答案B2图中海拔高于1 500米的区域面积约为()A0.006 8 km2 B0.068 km2C0.68 km2 D6.8 km2解析海拔高于1

2、 500 m的区域位于图中的左侧,由图中的比例尺估算其区域面积,B项符合题意。答案B(2012深圳调研)下图为太阳辐射量随纬度分布示意图。可能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大气和云的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完成34题。3云量最多的地区是()A赤道地区 B北纬20地区C北纬40地区 D北纬60地区解析读图可知,赤道地区可能总辐射量最大,但有效辐射量较小,说明由于阴雨天气导致太阳辐射大量被削弱。答案A4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大气云量 B大气厚度C太阳高度 D通过的大气路径解析图示各地区可能总辐射量大致按纬度从低纬向高纬递减,故影响因素主要

3、是太阳高度。答案C(2012河南联考)读下图,回答56题。5关于图中a、b、c、d四地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四地的自转线速度由小到大依次是a、d、b、cB四地的角速度都不同C四地的角速度都相同D四地的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b、c、a、d解析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越低,自转的线速度越大,故纬度最低的b地自转线速度最大,纬度最高的d地位于90S,自转线速度为零。答案D6图中四地该日昼长由长到短依次是()Aa、b、c、d Bd、c、b、aCc、d、b、a Dd、a、c、b解析该日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该日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的地方白

4、昼越长,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发生极昼,故位于南半球的d、c、b三地的昼长都大于12小时,且随着纬度的降低而缩短;位于北半球的a地昼长小于12小时(该日发生极夜现象)。答案B(2012江西调考)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图所示,据此回答79题。7关于水库及周围地区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B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小C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高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D一天中水库中心区的气温始终低于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解析从图中看出,3时时水库中心区比东西两侧地区的气温高,15时时水库中心区比东西两侧气温低,因而气温日变化最小。答案B8

5、由于水库与周围地区存在着气温差异,导致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A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B水库中心区始终存在上升气流C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解析一天中水库与周围地区热力差异在变化,热力环流的方向也要发生变化;白天水库气温低气压高,风由水库吹向四周;晚上由四周吹向水库。答案C9下图中与15时水库东西方向的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的示意图为()解析15时近地面水库中心气温低,形成的气压高;高空与近地面气压相反,气压低。答案C(2012济南统考)下列两图分别表示北半球某地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单位:百帕)状况。读图回答1011题。10下列有关甲、乙

6、两处气压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甲为近地面高压乙为高空低压甲为高空低压乙为近地面高压A BC D解析根据等压面和等压线的定义可知,甲处为高压,乙处为低压;同一地点近地面的气压比高空的气压高,所以甲处为近地面,乙处是高空。答案A11下列有关甲、乙两处气流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甲处气流向中心辐合,乙处气流向外辐散甲处中心气流下沉,为晴天乙处中心气流上升,为阴天N处吹偏北风,M处吹偏南风A BC D解析图中甲处为高压中心,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乙处为低压中心,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合;甲处为近地面,则中心气流下沉,天气晴朗;乙处为高空,气流下沉,为晴天;北半球风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N处吹偏北风,

7、M处吹偏南风。答案D(2012杭州统测)下表为四个城市的气候资料表。据此回答1214题。城市平均气温()1月26.53.723.45.27月22.825.113.114.4平均降水量(mm)1月2254871017月91461837612.城市平均气温最高月最有可能为()A1月 B4月C7月 D10月解析由城市的平均气温可知,它位于南半球全年高温的热带地区;根据该城市的平均降水量可知, 它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的热带草原气候。该气候类型的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雨季到来之前,故该城市平均气温最高月最可能为10月。答案D13城市可能是()A广州 B珀斯C布宜诺斯艾利斯 D洛杉矶解析根据气温可知,城市位于

8、南半球的亚热带地区;根据该地的降水可知,该城市所在地区雨热不同期,为地中海气候;故城市可能是位于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的珀斯。答案B14城市1月降水多于7月的原因是()A1月气旋活动频繁B1月台风活动频繁C1月空气对流旺盛,多对流雨D1月受夏季风影响,多锋面雨解析城市气温变化幅度小,且降水的季节变化小,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北半球的温带大陆西岸地区;该地区冬季气旋活动频繁,受气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降水,故该地1月降水较7月多。答案A(2012黄冈联考)下图中甲、乙分别是M、N河流上的水文站。读图完成1516题。15观测发现,M、N河流的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防洪任务最重

9、的月份是7月B引起甲、乙两水文站下游自然植被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变化C大陆沿岸有暖流经过D大陆沿岸常年受极地东风带影响解析根据纬度和海陆位置判断甲、乙两地可能位于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或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河流的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说明该图所示区域的气候是地中海气候。7月份南半球为冬季,地中海气候区的河流处于汛期。答案A16.甲水文站的月平均流量显著大于乙水文站,最可能的原因是()A甲水文站干季河流流量小B甲水文站河流流量年际变化较小C甲水文站上游流域面积较大D甲水文站上游有水库解析同一气候区的不同河流流量的大小与河流的流域面积有直接关系。答案C(2012南昌模拟)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世界陆地

10、上最长的峡谷之一。从谷底向上,沿岩壁出露着早古生代到新生代的各期岩系,并含有代表性生物化石,因此有“活的地质史教科书”之称。结合材料和大峡谷某段景观图片,完成1718题。17与科罗拉多大峡谷主要岩石成因相同的是()A花岗岩 B玄武岩C石灰岩 D大理岩解析根据材料和图中的信息可知,构成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岩石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及含有化石,因此判断为石灰岩。答案C18科罗拉多大峡谷形成主要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A外力沉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流水侵蚀B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C固结成岩板块运动地壳断裂流水侵蚀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解析科罗拉多大峡谷形成主要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外力搬运的

11、物质在温暖的浅海、沿岸海滩或是沼泽地中沉积下来,固结成岩形成的沉积岩在板块活动引起的造山运动以及地壳隆起的共同作用下被抬高,从而形成了科罗拉多高原。这一抬高使科罗拉多河及其支流的落差大大增加,从而加快了其流速、增强了其下切侵蚀岩石的能力,最终形成科罗拉多大峡谷。答案A(2012吉林模拟)下图为世界水资源的供求关系图。读图回答1921题。19造成世界水资源日趋紧张的原因是()A洪水径流量增加 B无人烟地区稳定径流量增加C有效水量增加 D污染水量增加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洪水径流量、无人烟地区稳定径流量变化小,有效水量稳定,故造成世界水资源日趋紧张的原因是污染水量增加。答案D20人类有效利用的水资源由

12、每年的7 000 km3增加到9 000 km3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量增多 B节水农业的发展C修建水库 D河流流量增多解析短时期内降水量,河流流量变化不大,节水农业的发展可以节约水资源,但有效利用水资源量的提高主要原因是修建水库,增加可利用水资源。答案C21下列叙述中属于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是()A发展节能工业 B扩大水稻播种面积C跨流域调水 D提高耕地的复种指数解析注意从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上思考,A、B、D三项都不属于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答案C(2012太原联考)读“大城市区域结构示意图”,回答2223题。22关于大城市的区域构成的描述,正确的是()A都市区城市影响区B都市区C都市

13、区城市影响区乡村腹地D主城区内缘区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城市土地利用及功能区的划分问题。大城市的区域构成不包括乡村腹地。答案A23图中所示区域与城市功能区对应正确的是()A商业区主城区、工业区最大通勤带、住宅区内缘区、卫星城城市影响区B商业区主城区、工业区内缘区、住宅区城市影响区、卫星城外缘区C商业区主城区、工业区外缘区、住宅区内缘区、卫星城城市影响区D商业区内缘区、工业区最大通勤带、住宅区内缘区、卫星城城市影响区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城市土地利用及功能区的划分问题。商业区布局在主城区,住宅区布局在内缘区,外缘区布局工业区,卫星城布局在城市影响区。答案C(2012福建模拟)读下图,回答2425题。24若甲、乙分别是黄土高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M、N代表的产业要素在区际之间流向合理的是()AM为资金,N为劳动力BM为能源,N为技术CM为技术,N为资金DM为信息,N为零部件解析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资源丰富,故由甲地流向乙地的M应为能源;长江三角洲具有经济、技术优势,故由乙地流向甲地的N应为技术。答案B25若M为钢铁厂,其转移对甲、乙两地的影响描述合理的是()A甲地就业机会增多B促进甲地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C加快乙地工业化进程D带动乙地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迅速发展解析钢铁厂从甲地转移出去,会减少甲地的就业机会,但有利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