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申报指南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0692774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度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申报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0年度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申报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0年度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申报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0年度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申报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0年度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申报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度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申报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度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申报指南(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 年度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申报指南生物种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根本,优良品种 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的核心要素。本工程聚焦粮食 安全和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技术需求,统筹全省高校、院所、企 业等优势创新资源,协同推进种业全链条创新,重点培育一批优 质特色、绿色高效、高附加值和适宜机械化、轻简化作业的突破 性新品种,培植形成国内一流的种业创新团队、创新平台和现代 育种技术体系,有力提升我省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探索建立种业创新支撑乡村产业振兴新模式,助力打造乡村振兴 齐鲁样板,支撑我省种业创新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一、优质高效特色作物突破性新品种选育重点围绕花生、棉

2、花、薯类,以“ 优质、高值、高效”为主攻 方向,开展突破性新品种培育,支撑全省特色产业快速发展。1.高油高油酸抗逆高产花生突破性新品种选育研究内容:为实现花生全程机械化、轻简化生产,提高花生 品质和附加值,研究利用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和代谢组等多 组学联合分析技术,进行花生产量、品质、株型、荚果、抗逆等 重要性状关键基因的高效发掘和鉴定,解析重要性状的分子调控 机理。利用花生基因编辑和全基因组选择等前沿分子育种技术再 结合常规育种技术,引进、筛选、创制优异种质,培育适宜机械化作业和轻简化栽培、优质高效的花生重大品种。研制新品种配 套高效标准栽培技术、繁种技术并示范推广。考核指标: 建立分子育

3、种与常规育种相融合的高效育种体 系;建立抗旱、耐盐碱、抗病等花生种质鉴定技术平台,发掘鉴 定花生产量、品质、株型、荚果、抗逆等重要性状关键基因(主 效 QTL)50 个以上,建立重要性状的分子调控网络。优化建立 花生基因编辑和全基因组选择技术体系,筛选创制优异新种质 50 份以上。培育适宜机械化剥壳、包衣、播种、收获的优质高 效花生新品种 4 个以上,其中,春播品种 2 个,亩产 650 公斤以 上,机械剥壳出成率比普通品种高 5%以上,机械收获荚果损失 率比普通品种低 10%以上,综合性状优于花育 25 号;夏播品种 2 个,亩产 500 公斤以上,含油率大于 50% ,油酸含量大于 75%

4、, 综合性状优于花育 32 号;春花生和夏花生水分效率、氮磷效率 比主栽品种提高 3%-5%以上。制定新品种的配套轻简化生产技 术规程 4 个以上,各示范 1 万亩以上。2.适宜机械化生产的耐盐碱优质棉花突破性新品种选育研究内容:针对我省棉花品质类型单一、适纺性差,综合水 平低,棉花生产效率低,植棉效益大幅下降等突出问题,研究棉 花耐旱、耐盐碱、耐高温、抗病虫、养分高效利用等的生物学机 制及遗传调控网络;创制纤维品质适应多种需求、适宜全程机械 化的优异新种质;培育适于全程机械化的优质棉花新品种;研制配套的绿色优质全程机械化棉花生产技术并示范推广。考核指标:提出有重要影响的适宜机械化生产棉花新品

5、种育 种理论。建立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融合的高效育种体系; 创制优异新种质 3050 份;创制育种新材料 1015 份,优良亲 本 58 份以上;培育新品种 35 个,其中:(1)满足高档纺 织品需求、实现订单生产的适宜全程机械化的优质新品种 12 个(纤维长度 31mm 以上、纤维比强度 31cN/tex 以上,马克隆 值为 3.74.5,黄河三角洲和鲁西北一熟制棉区推广),综合性 状优于国际最优的美国 Acala 系列优质品种;(2)适宜麦(油) 后、蒜后直播和全程机械化生产的优质早熟棉品种 12 个(纤 维长度 30mm 以上、纤维比强度 30cN/tex 以上,马克隆值为 4.5

6、左右,轮作两熟制棉区推广),综合性状优于国际最优品种美国 的 DP1646 B2XF ;(3 )年推广能力达到 100 万亩以上的重大优 质新品种 12 个(比区试对照增产 5%以上,省工节本 10%, 纤维长度 30mm 以上、纤维比强度 30cN/tex 以上,马克隆值为 4.2 5.0,全省或黄河流域同生态棉区),综合性状优于国际最 优品种美国的 DP1518 B2XF 和澳大利亚的 Sicot 71BRF 。制定棉 花绿色、优质、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35 项;各示范 1 万 亩以上,平均用工减少 30% 以上,增产 5%以上。3.优质马铃薯突破性新品种选育研究内容:针对我省马铃薯品

7、种单一,耐盐碱品种匮乏,加快耐盐碱马铃薯新品种培育及配套新技术研发,收集、保存及鉴 定马铃薯优异种质资源,筛选耐盐碱育种的骨干材料,并创立马 铃薯耐盐碱种质资源库。将创制的优异种质资源材料进行评价、 鉴定,选育出优质高产、抗病广适的耐盐碱马铃薯新品种。利用 高通量简化基因组技术进行集群分离分析,结合表型鉴定,开发 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组建马铃薯现代生物技术育种平台。研发 包括整薯播种技术、覆盖技术、肥药施用、间套复种等高效栽培、 农机农艺相融合的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并应用示范。考核指标:提出有重要影响的马铃薯育种理论,建立现代生 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融合的高效育种技术体系;构建现代育种技 术大平台

8、,综合创新能力达国内领先、世界先进水平;创制耐中 度盐碱(土壤含盐总量 0.30.5% )优异育种新材料 1020 份; 选育耐中度盐碱马铃薯品种 12 个,干物质含量 20% 以上,淀 粉含量 15% 以上,龙葵素含量低于 80mg/kg 鲜重,产量 2000kg/ 亩以上,盐碱地栽培综合性状优于主栽品种 Favorita;制订耐盐 碱新品种多元化高效配套生产技术规程 1 个;示范面积 1 万亩以 上。4.优质高效甘薯突破性新品种选育研究内容:针对我省主栽的甘薯品种专用性差、品质指标不 符合市场需求,病毒病蔓延健康种苗严重匮乏,种植过程劳动力 密集、机械化水平差、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广泛收集国

9、内外早熟、高产、高淀粉、抗病等特异甘薯种质资源,建成北方区大型甘薯 种质资源库,进行大田种植和试管苗离体双重保存,并对收集资 源进行鉴定评价;采用细胞工程、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手段,创 制突破性新种质,建立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培育出优质、专用、 适宜机械化生产的甘薯品种;研发甘薯高效脱毒技术及健康种苗 繁供技术体系;研发“水、肥、药、膜、农机”一体化轻简化配 套栽培技术并应用示范。考核指标:提出有重要影响的甘薯育种理论,建立现代生物 技术与常规技术相融合的高效育种技术体系;构建现代育种技术 大平台,综合创新能力达国内领先、世界先进水平。创制优异新 种质 8-10 份;创制育种新材料 5-6 份;培

10、育新品种 23 个,制 定技术标准 23 项,建立完善的脱毒种薯种苗工厂化生产繁育 供应体系,年产专用品种脱毒种苗 3 亿株以上,建立“水、肥、 药、膜、农机”一体化配套栽培核心示范基地 35 个,各示范 1 万亩以上,示范区效益提高 20%以上。其中(1 )特早薯优质 鲜食品种:栽后 100 天鲜薯亩产 2500 公斤以上,鲜薯可溶性糖 含量 5%以上,综合性状优于国际最优早熟品种龙薯 9 号。(2) 高淀粉品种:高淀粉品种:干物质含量 38%以上,淀粉含量 27% 以上,薯干亩产 1200 公斤以上,抗干旱、抗根腐病,综合性状 优于国际最优淀粉型品种商薯 19。有关说明:按花生、棉花、甘薯

11、、马铃薯 分别申报,研究内 容须按类别覆盖全部考核指标; 花生、棉花、甘薯、马铃薯 拟分 别择优支持 1 项;平均支持强度为 600 万元左右/项。二、高档名优蔬菜突破性新品种选育重点围绕茄果类、鳞茎类,以“优质、高值、高效” 为主攻方 向,开展新品种培育,支撑全省特色产业快速发展。1.替代进口高档茄果类蔬菜突破性新品种选育研究内容:以替代进口、提高自主育成品种覆盖率为主要目 标,引进创制品质、抗性等目标性状突出的特异种质;创新利用 杂种优势、分子标记、基因聚合等育种技术;选育能够替代进口 的高品质、抗病抗逆、产量高、适应性强的茄果类蔬菜(番茄、 设施辣椒和甜椒)新品种;研究智能化种子加工与检

12、测技术以及 与新品种配套的优质安全高效栽培技术;建立新品种示范展示基 地,带动优质蔬菜种植、加工和生产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发展。考核指标: 提出有重要影响的优质多抗蔬菜新品种育种理 论,建立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融合的高效育种技术体系, 构建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大平台,综合创新能力达到省内外领先水 平;创制优异新种质 8-10 份;创制育种新材料 8-10 份;育成替 代进口的高品质、高抗病虫、高产茄果类蔬菜新品种各 2 个以上, 种子国产化率提高 10% 以上,申请或获得植物新品种权各 23 项,有关核心技术形成知识产权;研制种子加工检测和与新品种配套的高效轻简栽培技术规程 1 套以上;示范 5

13、000 亩以上。番 茄:抗 23 主要病害如 TY 病毒、灰叶斑、土传病害等,品质 优,可溶性固形物达 5.0%以上,综合性状优于主栽品种“罗拉” 樱桃番茄:风味浓郁,可溶性固形物达 9.0%以上,抗黄化曲叶 病毒病,综合性状优于进口主栽品种“粉贝贝”、“千禧”、“釜 山 88 ”; 设施辣(甜)椒 :果色亮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 6%,维生素 C 和类胡罗素等含量高,抗烟草花叶病毒等,综合性 状甜椒优于“曼迪”、“黄太极”,辣椒优于“先红 5 号”。2.优质专用鳞茎类蔬菜(葱、姜、蒜)突破性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为解决现有鳞茎类蔬菜(大葱、洋葱、生姜、大蒜)品种丰产不丰收、部分高端品种依赖

14、进口的问题,提高我省 葱姜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开展葱姜蒜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与 创新利用;研究集成葱姜蒜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倍性育种、 有性杂交育种与杂种优势育种等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培育优异高 品质葱姜蒜新品种;研究与新品种配套的优质安全高效栽培技 术,建立新品种示范展示基地,带动优质蔬菜种植、加工和生产 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发展。考核指标:提出具有重要影响的鳞茎类蔬菜(葱、姜、蒜) 高品质性状育种理论,建立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融合的高 效育种技术体系,构建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大平台,综合创新能力 达到国内领先、世界先进水平;搜集引进优异葱姜蒜种质资源,创制优异种质材料 50 份;育成外观商品

15、性好、功能物质含量高、 适于不同栽培模式、加工方式的优质特色葱姜蒜新品种各 1 个以 上;建立高效葱姜蒜良种繁育技术体系 23 套,建立集成轻简 化、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体系 4 套。建立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 地各 5000 亩。其中,大葱耐抽薹,干物质含量 10%以上、丙酮 酸含量 14% 以上,外观商品性好,综合性状优于国际最优品种“章 丘大葱”。生姜根茎色泽黄亮,粗壮均匀,纤维素含量低于 3.95% 或姜油含量高于 2.8%,综合性状优于国际最优品种“缅姜”。 大蒜辣味浓,蒜头大,外形规整,蒜氨酸含量 0.85mg/g 以上, 综合性状优于国际最优品种“金乡大蒜”。洋葱球形美观,颜色 鲜亮

16、,干物质含量 10%以上、类黄酮含量 18mg/100g 以上,综合 性状优于国际最优品种“宝星”。有关说明:按茄果类、鳞茎类 分别申报,研究内容须按类别 覆盖全部考核指标; 茄果类、鳞茎类 拟分别择优支持 1 项;平均 支持强度为 600 万元左右/项。三、优质高档特色果品突破性新品种选育重点围绕桃、特色果树,以“优质、专用、高抗、耐贮”为主 攻方向,培育重要性状优异、口感风味独特的优质高档特色果品 新品种,支持我省果茶产业高质量发展。1.优质高档桃突破性新品种选育研究内容:针对我省桃产业面临的提质增效迫切需求,研究完善有性杂交、倍性育种、突变育种等关键技术,突破分子标记、 全基因组选择、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