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专题七:黄河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状况与变化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0692630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专题七:黄河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状况与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理专题七:黄河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状况与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理专题七:黄河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状况与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专题七:黄河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状况与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专题七:黄河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状况与变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组题黄河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状况与变化读“黄河三角洲1956年一1996年40年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设问140年间,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海域和水域面积有什么明显变比?为什么?21996年与1956年相比较,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未利用土地在空间分布上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对现有未利用土地应如何开发利用?31991年与1956年相比较,黄河三角洲地l区的盐碱地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么变化?主要原因是什么?I480年代图中城镇A发展较快的主要优势条件是什么?j5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国土整治任务有哪些?(要求至少答出3项)【信息、获取和解题思路第1题:首先要看清楚代表海域和水域的图例,然后观

2、察、比较四幅图中表示海域大水域的面积大小有什么变化?再结合黄河下游的水文特征和气候特征分析其原因。第2题:首先要看清楚代表未利用土地的图例,然后观察图中该类土地利用类型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么变化?再结合分布地区的自然、经济状况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再根据现有未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沿海滩地的具体情况,提出“因地制宜”的开发利用建议。第3题:首先要看清楚代表盐碱地的图例,然后观察图中该类土地利用类型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么变化?再结合盐碱地形成因素,以及分布地区的自然条件、人类活动等方面情况分析其变化的原因。第4题:首先要看清楚图中城镇A的位置,再联系附近地区的具体情况分析具有优势的区位因素是什么?第 5题:可以

3、根据黄河的水文特征、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形、气候特征,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针对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思考。【参考答案1海域和水域面积明显缩小。其主要原因:一是黄河携带的泥沙逐年淤积成陆,陆进海退;二是气候变暖、蒸发力剧。250年代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90年代主要分布在沿海滩涂地区。主要原因是内陆地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加速了土地的开发利用。在沿海滩地可以发展海水养殖业或培育牧草发展牧业等。3由沿海向内陆地区扩展。主要是不合理灌溉造成土地次生盐碱化。4胜利油田的资源优势。5防止土壤盐碱化,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合理发展沿海水产养殖业,保护湿地,防治黄河“断流”等(只要答案符合实际,任答3项即可入)【

4、相关知识链接】1黄河的水系、水文特征。2黄河下游河段的断流现象及解决措施。3我国黄、淮、海平原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4盐碱地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5沿海滩涂地带的特点和合理利用。6城市布局的区位因素等。【单项能力要求1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一根据图例所示的土地利用类型,从四幅图中获取各自的空间分布状况和范围大小的变化。2比较分析的能力一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空间位置和范围大小上的比较,分析其变化及其原因。3联系实际的能力一能够根据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地形地势、气候特点、黄河下游的水文特证、土地的开发利用状况、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等实际情况,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空间位置和范围大小上发生

5、变化的原因。4创新思维能力一能够根据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的现状,预测出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治建议。实战体验 北纬30度附近三个三角洲条件比较1甲、乙、丙三个三角洲,在位置上的共同之处是_,在形成原因上的共同之处是_,在人地比例上的相似之处是_。Z乙、丙两三角洲与甲三角洲的距离相对较近的是_,原因是_。一。O3当北京敲响2005年元旦钟声时,甲三角洲地区的区时为_(要求写出年、月、日、时,下同),乙三角洲地区的区时为_,丙三角洲地区的区时为_。4甲、乙、丙三个三角洲均是本国重要的农业区,试列表分析说明它们发展农业生产的共同优势条件和主要不同特点。参考答案1都位于大河入海口处 都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 都是地狭人稠的地区。2乙 因为乙与甲三角洲的经度间隔是900,而丙与甲三角洲的经度间隔是1200。32004年12 月31日18点 2005年1月1日0点 2004年12月31日10点。4(见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