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六下第三单元2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0692628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六下第三单元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语文六下第三单元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语文六下第三单元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语文六下第三单元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语文六下第三单元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六下第三单元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六下第三单元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语文六下第三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材分析:本组共有四篇课文:三打白骨精、螳螂捕蝉、词两首是讲读课文,读书要有选择是略读课文,还有一篇导读和一个练习。本组课文为“诗文精粹”,有选自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的故事、有古代的寓言故事,有千古传颂的古诗词,还有介绍读书方法的。复习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感悟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领略精粹诗文语言文字的美,从而更加喜爱读书。教学目标:1、学习积累文字词汇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品析课内精彩段落。2、再次品读课文,巩固理解课文内容及明白的道理。3、拓宽阅读面,培养学生的知识牵引能力。 4、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形象,突出人物性格。5、能有

2、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词。教学重难点:把课内学习的阅读知识应用于课外阅读教学方法:知识讲解,闯关游戏,训练巩固复习准备:对照表格,完成初步复习经典诗文三打白骨精人物事件体现的性格相应的语段摘录白骨精三变孙悟空三打唐僧三责词两首词 牌 名如梦令渔歌子作 者诗词作品表达的情感螳螂捕蝉揭示的道理其他寓言故事四大名著脍炙人口的故事人物形象及特点教学过程:一、自主复习1、导入:在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广阔的历史文化舞台上,出现过许多优秀的诗文。有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千古传诵的古诗词,有启迪智慧的寓言故事,这节课我们复习第三单元的这几篇诗文,让我们跨越时空,与古代圣贤作心灵对话,感受古人的智慧

3、,领略名篇的风采!2引导学生讨论本课复习目标。复习第三组课文,同学们认为还应该掌握好那些知识点?(各个学习小组讨论本课的复习目标。)根据学生的回答,师进一步归纳复习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揣摩、品味精彩文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2)积累古诗词名句,背诵精彩句、段。(3)感知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学习作者运用对话,叙述故事,生动传神的写作特色。3、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提出的复习目标,自主复习。设计理念:自主复习突出了学习的主动权,课堂上不再是教师一统天下,而是学生围绕学习主题,积极探究,充分给予学生自身操作的机会,掌握知识和方法并重,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教师也不失引导的

4、身份,及时提炼复习目标,把握复习脉络。二、梳理整合1、学生合作交流,每位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整理的思路。教师巡视并参与、指导部分小组的讨论,了解学情,进行调控。2、全班交流,师归纳知识点:A、亲近名著(一)预设交流人物特点白骨精三变1.请一位女同学读白骨精第一次变化的句子。突出“美貌”二字 自古形容女子漂亮的词语你还指导哪些呢?出示:形容女子美丽的词语或成语_ _ _ _如果老师把所有形容女子漂亮的词语都送给它,你们愿意吗?为什么?(抓住“径直”、“它”、“特地”等词语让学生体会白骨精的阴谋诡计。) 2.请一位女同学读白骨精第二、三次变化的句子 。如果说第一次变成美貌的村姑施的是美人计,那第二

5、次变成伤心的老妇人,施的是_ 计,第三次变成白发公公,一环连一环,施的是_ 计。 3.白骨精:我要变成村姑、老婆子、老头儿,是因为 。 4.白骨精的三变怀着不可告人的险恶用心。我想用一些四字词语形容她 : _ _ _ 板书:阴险狡诈 孙悟空的三打1.请一位男同学读孙悟空三打的句子。读出孙大圣的气魄。孙悟空用鼻子一嗅,闻到一般妖气,再用火眼金睛凝视,一下子看出村姑娘是一个妖怪。抓住“一嗅”“凝视”“一下子”这些词你感受孙悟空 。感情朗读:“大胆妖怪”悟空一声吆喝,举起金箍棒,劈面便打。啪的一声,那村姑倒地死去。在读中领悟孙悟空出手快,身手好,打得狠,打得毫不留情,打得果断。2.孙悟空:我一定要打

6、妖精,是因为 。3.孙悟空的三打怀着除恶务尽的坚定信念。我想用一些四字词语形容他 : _ _ _ 唐僧三责 再请一位同学读唐僧责怪的句子。唐僧三次阻拦,才让白骨精一次又一次死里逃生。2.唐僧:我看到悟空打妖精,就要拦,是因为 。3.唐僧的三责实在是迂腐。我想用一些四字词语形容他 :_ _板书:善恶不分当堂练习 1.俗话说事不过三,在历史上,文学作品中有很多的三,例如,三顾茅庐、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我还知道 。 2.歇后语(答案不唯一,可多个)白骨精跟悟空斗 白骨精开口 唐僧念紧箍悟空打骨白精B、古诗词诵读(二)预设交流,感悟情感诵读与默写1.有感情的吟诵词两首。(各小组检查熟读背诵情况,教师

7、个别抽查。)2.默写如梦令和渔歌子。(同桌互纠)感悟情感预设交流如梦令1.如梦令和我们学过的古代诗歌有一点不同,这是一首词。关于词的知识你知道多少?(什么叫词牌? 2、词怎样进行分类的?)2.如梦令这首词的词牌名是什么?我还能说出几个 。3.介绍作者。(南宋婉约派词人)她的代表作有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夏日绝句等。4. 有感情的诵读,练习背诵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花自飘零水自流。轻解罗裳, 一种相思,独上兰舟。 两处闲愁。云中谁寄锦书来? 此情无计可消除,雁字回时, 才下眉头,月满西楼。 却上心头。 5.这首词记叙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说说词人所描绘的情境。6.古人说:诗言志

8、。意思就是写诗歌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某种意愿或心境。那么,在这首词中,作者描绘了这么一种美妙的场景,表达了她的什么意愿呢?(表达了作者郊游以后无限愉悦的心境,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板书:热爱大自然 热爱生活预设交流渔歌子1.渔歌子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简介作者)2.用自己的话说说词人所描绘的情境。词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当堂练习:(1)渔歌子是_代诗人_写的,词中描绘的是江南_(季节)的景色,词中描写的景物有: 。(2)词中写渔翁在雨中乐而忘返的词句是 。 (3)渔歌子这首词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江南风味的“垂钓图”,塑造了一位_的渔翁形象,赞美了渔家生活的情趣,抒发了作

9、者_。“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思是:不须归的原因是:_。C、走进古代寓言(三)预设交流,领悟道理1.复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言故事。2.当堂练习:(1)螳螂捕蝉的意思是:_。(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像这样的八字词语我还知道有 。(3)这篇寓言故事写了一位少年用“_,_”的故事,劝阻吴王_的故事,警示人们_ 。板书: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设计理念:平时在每篇课文中学到的零碎知识系统化,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内容,以阅读为核心,发掘课文中蕴含的训练因素,提高课堂复习的效率。三、查漏补缺(层层过关)第一关:征服字词(学生小组讨论理解,进行主旨、人物形象、写法特点的概括)1、体会加线词

10、对表现人物形象的好处:(1)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2)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下来。(3)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2、体会加线字词的意思。A(1)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2)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B(1)你今天穿的这条裙子真漂亮。(2)这个球打得漂亮极了!第二关:“笑”林高手(课件展示,学生抢答)1、跟笑有关的词:2、含有笑的成语:3、从“笑”中看情绪: 怪声狂笑( ) 眉开眼笑( ) 含泪带笑( ) 嫣然一笑( )第三关:名著知晓(准备两分钟,师检测)1、下面故事分别是出自哪部书,请写出书名、作者。(1)过五关斩六将( )( )(2)西天取

11、经( )( )(3)刘姥姥进大观园( )( )(4)逼上梁山( )( )(5)负荆请罪( )( )2、我知道的优秀文学作品,传记类的有 ,科普类的有 ,历史类的有 ,童话类的有 。设计理念:闯关游戏,使原本复习的有些疲惫的同学身心得到调节,再一次振奋学习精神以昂扬的激情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中去。四、综合运用1、同学们,紧张的闯关游戏结束了,下面我还要大家来进行一场文才展示会。请大家写一段话,可以就复习完本单元后的一点感想,一点收获,一点建议;可以是针对其中一篇诗文表达你的夸奖和赞美;还可以描述复习时的心情和想法要是能巧妙地运用我们刚才复习的一些成语、诗句,那就更好了。 2、学生开始写话。3、学生交流片段。设计理念:在知识具体化之后,再次进行综合归纳,并拓展延伸,这是迁移知识的过程迁移。着眼于对平时阅读感悟、习作经验进行整合,让学生在学会自由表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会更好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这样设计有利于学生回顾整合习作经验,综合提高习作水平。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