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对玫瑰痤疮的观点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0691584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4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对玫瑰痤疮的观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西医对玫瑰痤疮的观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西医对玫瑰痤疮的观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对玫瑰痤疮的观点(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玫瑰痤疮,又叫酒糟鼻,中医称之为鼻赤、酒渣鼻,是一种主要累及面部皮肤血管和毛囊皮脂腺 的慢性炎症。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面部中央(主要为面颊、鼻、口周)皮肤的阵发性潮红或红斑, 并可能出现丘疹、脓疱、毛细血管扩张,晚期出现鼻赘。少部分可表现为肥大增生性皮损,常常 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敏感症状如干燥、灼热或刺痛,少数可伴有瘙痒。本病多见于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但男性患者病情较重,皮损好发于面部中央,对称分布。常 见于鼻部,两颊,眉间,颏部。主要症状有鼻子潮红,表面油腻发亮,持续存在伴有瘙痒、灼热 和疼痛感。临床表现:根据此病发展过程,临床多呈现以下三种分期或者分型表现:1、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期:表现为以面

2、中部为主的红斑,亦可累计面颊、前额及下颏。最初表现 为红斑,可在进食辛辣刺激食物、气温骤变及精神情绪紧张兴奋时明显,久之变成持久性红斑, 并逐渐出现毛细血管扩张,呈树枝状,主要分布在鼻尖及鼻翼。常伴有毛孔粗大和皮脂分泌增多。 可持续数月至数年,之后转为丘疹脓疱期。2、丘疹脓疱期:在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的基础上,反复出现痤疮样毛囊性丘疹、脓疱,但无粉 刺形成。皮损有时可表现为深在的炎症性结节或囊肿。3、鼻赘期:由于长期充血,反复感染,鼻部结缔组织增殖、皮脂腺异常增大,形成大小不等的 隆起性结节,导致鼻尖部外观肥大,畸形如赘生物。鼻赘表面可见明显扩大的皮脂腺口,挤压时 有条状白色粘稠皮脂溢出。严重的

3、鼻赘多见于 40 岁以上的男性。除了以上三期表现外,还有一种比较常见,那就是眼型:多见于绝经期后的女性和鼻赘期的男性。 表现为眼睑炎,结膜炎,偶尔引起角膜炎和虹膜炎,患者可出现眼睛干燥、异物感、流泪、畏光、 视力模糊等症状。病因病机1、西医观点:目前该病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除了遗传因素外,皮肤屏障受损是最重要的诱发因素。由于 体内外各种有害因子的作用(比如 过度清洁、乱用含有激素、重金属的护肤品,不合理护肤等), 使患部血管舒缩神经功能失调,毛细血管长期扩张所致。嗜酒、吸烟、刺激性饮食、消化道功能 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调(尤其绝经期)、精神因素、病灶感染、心血管疾患、肠寄生虫,长期作用于皮肤

4、的冷热因素如高温工作、日晒、寒冷、风吹等均可诱发和加重本病。2、中医观点:中医认为酒糟鼻多与肺胃积热,毒热蕴结,血热亢盛,气血瘀滞,肝郁气滞等原因有关。病机为 肺胃积热上蒸,或因嗜酒,或喜食肥甘厚味,助升胃火、肺胃积热、熏蒸颜面,而生红斑、丘疹、 脓疱。再饮风寒外束、气血淤滞,而形成鼻赘。治宜清热凉血、活血化瘀。1、肺经积热肺开窍于鼻,感受外邪,郁而化热,热与血相搏,毒热外发肌肤,蒸于肺窍而发为本病。2、脾胃积热脾胃素有积热,或素嗜饮酒,过食辛辣之品,故生热化火,胃火循经熏蒸,则络脉充盈,鼻部出 现潮红。3、寒凝血瘀湿热积于胃,蒸于肺,复遇风寒之邪客于皮肤,或以冷水洗面,寒主收引,以致瘀血凝结,鼻部 先红后紫,久则变为黯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