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小作品内容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0689162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小作品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12小作品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小作品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小作品内容(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背景材料:惟妙惟肖是临摹的基础。学习书法首先要临摹,这个点已经是无可争辩的共识。所谓临摹,就是把历代书法作品中的精华拿到自己手里。学习前人首先要必恭必敬,他怎么写你就怎么写,要弄懂他的含义,学习他的形态。一是不要有私心杂念,要抛开自己习惯的写法,一笔一画地依葫芦画瓢。二是不要随便乱造,不要自认为某一笔画不好看,给他改一下。临摹还应该注意方法,不能死临,“熟能生巧”这句话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来说是能够的,但对艺术来讲是不合适的。我们需要熟练,但不能“俗”。所以,我们要带着脑子去临摹,确切地说要“带着贼脑子去临摹,做人要诚,做艺术要贼”。不能认为只要天天写、天天练,写来写去就能写好,不见得!多写固然

2、是写好字的因素之一,但是,如果不用心去揣摩,将永远被拒之于艺术殿堂的门外,古人强调心摹手追”、“字为心画”的道理大概就在于此吧。“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学习书法的基本方法是“临摹”,并在练习中严格地按照要求,一笔一画地“依葫芦画瓢”,写好基本的点画。教学重点: 知道学习书法的基本方法是“临摹”,一笔一画地“依葫芦画瓢”,写好横钩、横折等基本的点画。教学难点: 把“临摹”的要求用到书写实践中,一笔一画地“依葫芦画瓢”,写好横钩、横折等基本的点画,把外型写准确。教学过程:一、 学生坐的姿势、握笔姿势,强调姿势的重要性。组织学生换水和调整工具。二、 教师展示书法作品,引导鼓励学生仔细观察每一个字形的

3、特点,可提问抽查学生观察字型的效果。三、 教师讲解,学习书法的基本方法是“临摹”,一笔一画地“依葫芦画瓢”,写好一个个字的外形,其是横钩、横折等基本的点画。集体练习,写其中一个笔画,教师以口述笔法要领的方式组织引导学生书写,学生根据节奏书写笔画,教师即时点评。给认真练习,书写有进步的学生加分。四、 结合字形例如:“大”字,练习笔画,教师纠正笔法动作,可请小老师下位协助同学。五、 学生书写动作展示。并请同学注重与互相点评。六、 组织学生还工具,检查清洁情况。督促学生安静出教室。书法故事 僧智永,本姓王,名法极,陈、隋间会稽人。是晋代书法大家王羲之的第七世孙。他早年出家当和尚,后来云游到浙江省吴兴县善琏镇,就曾在永欣寺里住了整整三十年。在这里,智永深居简出,每天雄鸡报晓即起床,磨上一大盘墨,然后临摹王羲之的字帖,从未间断。 智永还在屋内备了数支容量为一石多的大簏子,练字时,笔头写秃了,就取下丢进簏子里。日子久了,破笔头竟积了十大簏。后来,智永便在永欣寺窗前的空地挖了一个深坑,把所有破笔头都埋在土里,砌成坟家,称之为退笔冢。后人讲“退笔成冢”的典故就是从这儿来的。课后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